专题地图设计
在广泛收集编图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 分析、评价和处理。通过详细研究制图资料和地图内容特点, 进行必要的试验,并对开始的设计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制定 出详细的编图大纲,用以指导具体的地图编绘工作。
编图设计大纲的主要内容有: (1)编图的目的、范围、用途和使用对象; (2)地图名称、图幅大小及图面配置; ( 3 )地理底图和成图的比例尺、地图投影和经纬网格 大小; (4)制图资料及使用说明; (5)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及要素的分布特征; ( 6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图例符号设计和地图概括 原则; (7)地图编绘程序、作业方法和制印工艺。
2. 图例符号设计 在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信息特征都是用符号表达的,它是对客观世 界综合简化了的抽象信息模型。地图符号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只有通过图 例才能解译出来,才能被人们所理解。通过地图来了解客观世界,就必须先 掌握地图图例的内涵。所以,地图例是人们在地图上探索客观世界的一把钥 匙。 图例是编图的依据和用图的参考,所以在设计图例符号时,应满足以 下要求: (1)图例必须完备,要包括地图上采用的全部符号系统,且符号先后顺序要 有逻辑连贯性; (2)图例中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应与其所代表的相应地图内容一致。其 中,普染色面状符号在图例中常用小矩形色斑表示; (3)图例符号的设计要体现出艺术性、系统性,易读性,并且容易制作。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一、专题地图设计的一般过程
专题地图的设计过程与普通地理图相似,包括地图设计、 原图编绘和出版前准备三个阶段。 1.编辑准备 专题地图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与普通地图相比,它的 用途和使用对象有更强的针对性,要求更具体。因此,对编辑 准备工作来说,首先应研究与所编地图有关的文件;明确编图 目的、地图主题和读者对象。 在明确编制专题地图的任务后,首先拟订一个大体设计方 案,并绘制图面配置略图,经审批同意后,即可正式着手工作。
3. 作者原图设计 由于专题地图内容非常广泛,所以其编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当制 图人员完成地图设计大纲后,专业人员依据地图设计大纲的要求,将专题内 容编绘到工作底图上,这种编稿图称为作者原图。专业人员编绘的作者原图 一般绘制质量不高,还需要制图人员进行加工处理,将作者原图的内容转绘 到编绘原图上,最后完成编绘原图工作。 对作者原图的主要要求有如下几点: (1)作者原图使用的地理底图、内容、比例尺、投影、区域范围等应与编 绘原图相适应。 (2)编绘专题内容的制图资料应翔实可靠; (3)作者原图上的符号图形和规格应与编绘原图相一致,但符号可简化; (4)作者原图的色彩整饰尽可能与编绘原图一致; (5)符号定位要尽量精确。
色彩的感觉和象征性是 人们长期生活习惯的产物。利 用色彩的感觉和象征性对专题 内容进行设色,会收到很好的 设计效果。 总之,为使专题地图设 色达到协调、美观、经济使用 的目的,编辑设计人员对色彩 运用应有深入理解、敏锐的感 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能针对不 同的专题内容和用图对象,选 择合适的色彩,以提高地图的 表现力。
资料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由一种量度单位转换成另一种量度单位。如把 “亩”换成“公顷” 。 数量指标的改变。如把总产值改为人均产值;把 月产量改为年产量等。 改变分类标准。如水浇地、旱地合成为耕地。 改变数量分级指标。如居民点按人口数分级的变 化。 把各种数据资料换算成统一的度量系统,如长度、 面积、重量、浓度、统一时间等。 计算制图对象数量的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如按 行政单元计算人口总数或人口密度等。
四、专题地图内容的设计
1. 表示方法的选择 专题地图的内容十分复杂,几乎所有的自然和社会 经济现象都能编绘成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既能表示有形的 事物,又能表示无形的现象;既能表示现在的各种事物, 又能表示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既能表示出事物现象的数量、 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又能展现出事物内在的结构和动态 变化规律。由于地图内容的千变万化,专题地图在展现专 题内容时,就要采用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由此,形成了 每幅专题地图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符号系统。 表示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专题内 容的形态和空间分布规律,制图资料和数据的详细程度, 地图的比例尺和用途,以及制图区域的特点等都会对表示 方法选择产生影响。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专题内容的形 态和空间分布规律。
主图的方向 地图主图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但如果遇到制图区域 的形状斜向延伸过长时,考虑到地图幅面的限制,主图的方向可作适当偏离, 但必须在图中绘制明确的指北方向线。移图和破图廓 为了节约纸张,扩大 主图的比例尺和充分利用地图版面,对一些形状特殊的制图区域,可采用将 主图的边缘局部区域移至图幅空白处(图7―4),或使局部轮廓破图框(图 7―5)。移图部分的比例尺、地图投影等应与原图一致,且二者之间的位置 关系要十分明晰。另外,破图廓的地方也不易过多 图7-4 移图的处理 图7-5 破图廓的处理
三、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
地理基础——即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它是专题地图的骨架,用 来表示专题内容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之间 的关系,也是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底图上各种地理要素的选取和表示程度,主要取决于专题地 图的主题、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如气候与道路网无关, 因此,每天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图上,就不需要把道路网表示出来; 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无需把地势表示出来;随着地图比例尺 的缩小,地理底图内容也会相应的概括减少。 普通地图上的海岸线、主要的河流和湖泊、重要的居民点等, 几乎是所有专题地图上都要保留的地理基础要素。 专题地图的底图一般分为两种,即工作底图和出版底图。工作 底图的内容应当精确详细,能够满足专题内容的转绘和定位。相应比 例尺的地形图或地理图都可以作为工作底图;出版底图是在工作底图 的基础上编绘而成的,出版底图上的内容比较简略,主要保留与专题 内容关系密切,便于确定其地理位置的一些要素。 地理底图内容主要起控制和陪衬作用,并反映专题要素和底图 要素的关系。通常底图要素用浅淡颜色或单色表示,并置于地图的 “底层”平面上。
图名 图名能反映一幅地图的中心内容,应放在醒目的位置上,如 图幅上中位置常在北图廓线上方,亦可在其下方,或位于图廓内的左上方 或右上方。 图例、比例尺 图例一般安排在图幅的左下方或右下方;比例尺大 多采用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两种形式表达,一般安排在图名或图例的 下方。 附图、附表 附图和附表用以补充主题内容,或扩大显示主图中的 某些重要部分。附图和附表的位置安排要合理,与主图的配合要协调,往 往配设在面积较大的非制图区处,但不能影响制图区内容的表达。
统计与实测数据 各种经济统计资料,如产量、产 值、人口统计数据等;各种调查和外业测绘资料;各种长 期的观测资料,如气象台站、水文台站、地震观测台站等 都是专题制图不可缺少的数据源。 文字资料 包括科研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 、相关论著、历史文献、政策法规等,是编制专题地图的 重要参考文献。 2. 专题地图资料的加工处理 资料的分析和评价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 评价,确定出资料的使用价值和程度,并从资料的现势性 、完备性、精确性、可靠性、是否便于使用和定位等方面 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使编辑人员对资料的使用做到 心中有数。 资料的加工处理 编制专题地图的资料来源十分广泛 ,其分级分类指标、度量单位、统计口径等都有很大的差 异性,需要把这些数据进行转换,变成新编地图所需要的 数据格式称之为资料的加工处理。
5. 地图的色彩与网纹设计 色彩对提高地图的表现力、清晰度和层次结构具有明显的作用,在地图 上利用色彩很容易区别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也有利于事物的分类分级 ,并能增强地图的美感和艺术性;网纹在地图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 是在黑白地图中,网纹的功能更大,它能代替颜色的许多基本功能;网纹与 彩色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彩色地图的表现能力,所以色彩和网纹的设计也 是专题地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图的设色与绘画不同,它与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有关。如呈面状分布 的现象,在每一个面域内颜色都被视为是一致的、均匀布满的。因此,在此 范围内所设计的颜色都应是均匀一致的。 专题地图上要素的类别是通过色相来区分的。每一类别设一主导色,如 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耕地用黄色表示,林地用绿色表示,果园用粉红色表示 等;而耕地中的水地用黄色表示,早地用浅黄色表示等。 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变化时,对于连续渐变的数量分布可用同一色相亮 度的变化来表示,如利用分层设色表示地势的变化;对相对不连续或是突变 的数量分布,可用色相的变化来表示,如农作物亩产分布图、人口密度分布 图等。
4. 图面配置设计 一幅地图的平面构成包括:内容有主图、附图、附表、图名、图例及各种 文字说明等。在有限的图面内,合理恰当地安排地图平面构成的内容位置和 大小称为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面配置与整饰都有统一的规范要求,而专题地 图的图面配置与整饰则没有固定模式,因图而异,往往由编制者自行设计。 图面配置合理,就能充分地利用地图幅面,丰富地图的内容,增强地图的 信息量和表现力。反之,就会影响地图的主要功能,降低地图的清晰性和易 读性。因此,编辑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地图图面的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主图与四邻的关系 一幅地图除了突出显示制图区域外,还应当反映 出该区域与四邻之间的联系。如河北省地图,除了利用色彩突出表示主题内 容外,还以浅淡的颜色显示了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山西、河南、山东 和渤海等部分区域。这对于了解河北省的空间位置,进一步理解地图内容是 很有帮助的。主图的方向 地图主图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但如果遇到制 图区域的形状斜向延伸过长时,考虑到地图幅面的限制,主图的方向可作适 当偏离,但必须在图中绘制明
2. 原图编绘 在编绘专题内容之前,必须准备有地理基础内容的底图,然后将专题内 容编绘于地理底图上。由于专题图内容的专业性很强,一般情况下专题地图 还需要专业人员提供作者原图。这点是与普通地图编制不同的地方。制图编 辑人员将专题内容编绘于地理基础底图上,或者将作者原图上内容按照制图 要求,转绘到基础底图上,这就是专题地图的编绘原图。 3. 出版准备 常规专题地图编制工作中的出版准备与普通地理图的方法基本相同。主 要是将编绘原图经清绘或刻绘工序,制成符合印刷要求的出版原图。同时还 应提交供制版印刷用的分色参考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