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

江西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

附件江西省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方案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

为进一步摸清我省重点区域林木种质资源种类、重点树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变异状况,充分挖掘、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加快推进我省林木良种选育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14-2025)》和《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等规定,经研究,决定从2017年开始,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开展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

为确保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通过开展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进一步摸清我省重点区域林木种质资源种类、重点树种遗传多样性及变异状况,获得树种遗传变异和多样性分布,以及优良种源和优良单株分布的重要基础数据,并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制订全省林木种质资源长期保护利用规划和遗传改良策略,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科学有效监管和合理利用,促进我省林木良种事业发展和森林质量提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3—基础。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一)调查单位及对象1、调查单位根据我省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罗霄山脉、怀玉山脉、武夷山脉、九岭山脉、幕阜山脉、南岭山脉(大庾岭、九连山)、雩山山脉等地的特点和专家意见,此次调查选定47个县(市、区、单位)作为全省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重点调查单位,具体名单如下:(1)赣州市(12个):龙南县、全南县、安远县、寻乌县、大余县、信丰县、崇义县、上犹县、会昌县、石城县、赣县区、宁都县。

(2)宜春市(5个):明月山、宜丰县、靖安县、奉新县、铜鼓县。

(3)上饶市(6个):玉山县、三清山、铅山县、婺源县、德兴市、广丰区。

(4)吉安市(6个):青原区、永丰县、井冈山市、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

(5)抚州市(6个)资溪县、黎川县、南丰县、金溪县、乐安县、宜黄县。

(6)南昌市(1个):湾里区。

—4—(7)九江市(4个):武宁县、修水县、庐山市、瑞昌市。

(8)景德镇市(1个):浮梁县。

(9)萍乡市(3个):芦溪县、武功山、莲花县。

(10)新余市(2个):分宜县、亚林中心。

(11)鹰潭市(1个):贵溪市。

2、调查对象:(1)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采种林、遗传试验林、植物园、树木园、种质资源保存林(圃)、种子库等专门场所保存的种质资源;(2)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原始林、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内处于野生状态的种质资源;(3)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在造林工程、城乡绿化、庭院绿化、苗木基地、经济林果园等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

(二)调查范围1、调查范围为全省11个设区市47个县(市、区、单位),重点调查林木良种基地、种质资源库、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内的种质资源和林木品种。

2、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林木良种基地、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由所在单位自行组织开展调查,其他单位纳入所在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进行调查。

3、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在47个县(市、区)现有栽培、—5—引进范围内调查。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在全省重点山区和重点林业县范围内调查。

(三)调查内容1、查清47个县(市、区)范围内主要乔木、灌木、竹类和藤本等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记录分布地点的群落类型及生长环境。

2、调查主要树种种内的变异类型、来源、经济性状、抗逆性、保存状况等。

(四)调查方法采用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外业踏查,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

同时,将调查数据现场输入平板电脑。

三、组织领导(一)省级层面1、成立省厅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领导小组。

由厅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造林处、计财处、科技处、绿委办、种苗局、野保局、工作总站、规划院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1)研究解决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有关重大问题;(2)落实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经费;(3)审定全省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成果。

2、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林木种苗—6—和林场管理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为:(1)组织协调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日常工作;(2)调度督促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进度和成果提交;(3)负责与国家林业局领导小组、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咨询组的联系;(4)制定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主要树种目录;(5)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成果审定评审会;(6)管理使用省级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经费;(7)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成立专家技术咨询组。

聘请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校为全省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专家技术咨询单位。

由以上单位各自抽调植物分类、林木育种和种质资源调查方面的专家组建技术咨询组,按区域分片负责技术咨询指导。

同时委托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林业分会、省花木产业协会协助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

各咨询单位具体分工如下:(1)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林业分会。

咨询指导重大技术问题;审定调查工作方案、操作细则、树种目录及相关技术文件;提供47个县(市、区)林木种质资源基本分布信息;参与技术培训和检查验收;参与调查成果的审核论证。

技术咨询组负责人—7—为游环宇教授级高工。

(2)省林业科学院。

咨询指导重大技术问题;审定调查工作方案、操作细则、树种目录及相关技术文件;负责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上饶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支撑:参与技术培训,树种识别和标本制作,现场指导主要树种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的调查和选择;参与调查成果的审核论证。

技术咨询组负责人为刘光正研究员。

(3)江西农业大学。

咨询指导重大技术问题;审定调查工作方案、操作细则、树种目录及相关技术文件;负责南昌市、新余市、宜春市、抚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支撑:参与技术培训,树种识别和标本制作,现场指导主要树种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的调查和选择;参与调查成果的审核论证。

技术支撑团队负责人为裘利洪教授。

(4)赣南师范学院。

咨询指导重大技术问题;审定调查工作方案、操作细则、树种目录及相关技术文件;负责萍乡市、吉安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支撑:参与技术培训,树种识别和标本制作,现场指导主要树种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的调查和选择;参与调查成果的审核论证。

技术支撑团队负责人为刘仁林教授。

(5)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咨询指导重大技术问题;审定调查工作方案、操作细则、树种目录及相关技术文件;负责赣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支撑:参与技术培训,树种识别和标—8—本制作,现场指导主要树种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的调查和选择;参与调查成果的审核论证。

技术支撑团队负责人为彭丽教授。

(6)省花木产业协会。

协助开展苗木基地中乡土优良绿化树种种质资源调查;协助开展苗木基地中引进绿化树种种质资源调查;参与技术培训。

技术咨询组负责人为张虹秘书长。

4、确定调查支撑单位。

委托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承担全省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技术支撑任务,由其负责起草调查工作方案、调查操作细则,开展技术培训、外业调查现场指导和质量管理,指导调查数据输入,负责调查数据汇总、审核和分析,编制相关调查成果。

(二)设区市层面设区市林业局要相应成立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建议由市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木种苗管理部门。

设区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本行政区域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导;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县(市、区)调查数据的审核、汇总,以及成果总结和上报工作;3、配合调查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咨询组开展工作;4、筹集本级调查工作经费。

—9—(三)县(市、区)层面有关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相应成立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建议由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具体负责:1、组建调查队伍,完成辖区调查任务;2、为调查工作提供后勤保障;3、筹集调查工作经费;4、购置和落实必要的调查设备及工具;5、负责本县(市、区)调查数据审核和汇总、成果总结和上报。

四、调查队伍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调查组,负责完成辖区内的调查任务。

全省计划组建50个左右调查组。

每个调查组由3~4名技术人员构成,其中1人为林业调查设计队技术人员,人选由县(市、区)领导小组推荐,经设区市领导小组初核同意后,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支撑单位审核。

调查人员应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具备林业调查工作经验。

五、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一)开展技术培训1、培训目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调查方法,确保调查人—10—员充分掌握调查要求,提高调查成果质量。

2、培训人员:全体调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

3、培训方式:室内授课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其中野外实习不少于2天。

4、培训内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管理办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江西省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操作细则》和《江西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质量管理办法》等。

(二)严格质量管理1、实行定期汇报和情况通报制度:各调查组定期汇报外业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汇总分析阶段性调查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定期情况通报制度。

2、实行检查验收制度:省、市林业主管部门设立专职质量检查组,负责本次调查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检查数量按国家标准执行。

六、时间安排(一)前期准备(2016年5月-2017年8月)1、成立省市县三级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咨询组,确定技术支撑单位;2、制定和印发《江西省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源调查工作方案》;3、确定林木种质资源主要调查树种名录;—11—4、参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培训;5、制定《江西省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操作细则》;6、开发江西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数据输入系统,统一购置外业调查输入设备。

(二)外业调查(2017年9月-2018年7月)1、组建调查队伍;2、召开全省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启动会,开展技术培训工作;3、收集整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基础资料和调查底图;4、准备调查工具、仪器设备、辅助用品及其他;5、开展外业调查。

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根据操作细则要求,进行实地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三项:一是填写调查表格;二是在地形图上勾绘种质资源分布位置;三是拍摄照片。

分别拍摄完整植株、叶、花或果的照片。

对不认识的树种,填表时注明暂定名,将拍摄的照片传给包片的植物分类专家鉴定树种,并立即在调查表上填写树种名称。

四是采集标本。

对不认识的树种须采集标本并进行预处理。

6、外业调查指导及质量检查。

省、市质量检查组根据调查完成情况,开展外业调查指导、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