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模式详解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模式详解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模式详解要把远近不同的物体拍清楚就要调整照相机镜头的焦点,这个过程就叫对焦,也叫调焦。

老式相机是用手转动镜头筒,直到取景器里看到最清楚的影像,这叫手动对焦(MF)。

现在的相机有强大的自动对焦功能,相机能自动测量到被摄主体的距离,利用马达驱动镜头里的一些镜片移动位置以往主体最清晰。

自动对焦的不同方式叫对焦模式。

常用的基本对焦模式有两种单次对焦模式(AF—S)和连续对焦模式(AF—c),有的相机还有一种自动对焦模式(AF—A}。

在相机的菜单里面可以选择相机的对焦模式。

1.单次对焦模式单次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0NE SHOT 尼康标记为AF—s)在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完成对焦,半按快门的手指不松开(也不继续按下去)就会锁定焦点,这时不管怎样转动方向,或者镜头前的景物移动位置对焦点都不会改变。

单次对焦模式下取景器里选定的对焦点会闪亮,一般情况是,焦点无法对准时对焦框变成黄色。

焦点已经对准时对焦框变成绿色。

在拍摄实践中拍摄对象的主体部分并不总在画面中央,而是经常偏左或偏右一些,比如在拍摄留念照时。

如果直接对着前方半按快门那么相机就会以正前方的物体为对焦点把距离较远的建筑树术等拍得很清晰而较近的.人物反而模糊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单次对焦模式。

首先把相机对准站在画面边上的人物轻轻半按下快门这时取景器里会在人物身上显示出一个绿框表示焦点对在这里,然后手指不要动,轻轻转动相机取景把人和背景都放在台适的位置,再轻轻地彻底按下快门,这样拍摄的照片,焦点就在较近的人物身上,人物是最清楚的。

所以,单次对焦模式适台拍摄对象静止可以从容构图的情况。

2.连续对焦模式连续对焦模式下{佳能标记为AI SERVO,又称人工智能伺服AF尼康标记为AF-C),在半按下快门按钮的时候相机对拍摄对象持续进行对焦,拍摄对象在画面里即使不断改变位置和距离。

相机也时刻保持它最清晰。

随时完全按下快门,都可以拍到主体清晰的照片。

我们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试验一下,这种模式下半按快门,可以听到相机里面的吱吱声,这就是自动对焦系统在连续工作。

AI伺服模式下取景器里选定的对焦框不闪亮,即使对焦目标不移动,自动对焦系统仍然“吱吱”地连续工作。

比如有一个人从对面跑过来,在他离我们15米远的时候我们对准他半按快门,这时相机就锁定他为对焦点,他继续往前跑,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时相机就会始终把他作为对焦点持续进行调整,不管他离你8米还是5米,你随时彻底按下快门拍下照,片中跑步的人都是清晰的。

因为这个模式下相机一直在对焦,所以如果我们拍摄的对象是固定的这种模式反:想用好连续对焦模式就要深入了解其特性。

相机取景器里面分布着很多对焦点每种相机大约是从3个到51个不等,用户可以激活任何一个对焦点,也可以激活全部对焦点。

A.激活一个对焦点:半按快门时始终由这个对焦点进行对焦,移动镜头,面对的景物发生了变化,相机就对新的目标进行对焦。

比如一个人从我们面前跑过,一开始他在对焦点上,所以他最清晰,但是后来他离开了对焦点,对焦点对准的是远处的楼房,那么这时按下快门,远处的景物就会清晰而近处的人反而不清晰。

这种方法适合拍摄面对镜头或背对镜头纵向移动的景物。

B.激活全部对焦点:这时相机会自动分析画面选定一个对焦点作为对焦目标, 如果镜头移动或者画面里的景物发生了运动,相机就会重新自动分析画面,选定一个新的对焦点作为对焦目标。

这种操作方法,在完全按下快时,最清晰的对象可能是最初的目标,也可能不是最初的目标,这是摄影师无法掌控的。

这种非锁定连续对焦方法适台拍摄没有特定目标的群体性活动。

C.激活全部对焦点,用中心点对准对焦目标.这时中心点的景物就会被锁定为对焦目标,移动镜头或者对焦目标移动位置,那么其他的对焦点就会继续以这个被锁定的景物为对焦目标,在任何时候完全按下快门都可保证最初锁定的对焦目标最清晰。

尼康相机把这种对最初对焦点的跟踪功能称为“3D跟踪模式”可以在菜单里面进行设定。

例如,一个骑着自行车从画面左边较远处斜着骑过来,用中心点对准他半按快门一秒钟,然后不松开快门,镜头右移重新构图,这时最左边的对焦点开始发挥作用,对焦距离可能是l0米,然后骑车人到达画面中央时,中间的对焦点发挥作用,对焦距离可能是5米,然后骑车人移到右边更靠近我们的地方,那么右侧的对焦点发挥作用,对焦距离可能是2米。

这样,尽管开始锁定的拍摄对象在画面里到处移动,但是相机一直在跟踪这个对象把其定为拍摄的焦点,随时按下快门都可以得到拍摄对象清晰的相片。

这种锁定目标连续对焦方法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特定目标。

3.自动智能对焦模式自动智能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AI FOCUS,尼康标记为AF-A)下.相机首先假定拍摄对象是不动的,半按快门自动焦,对焦点闪亮。

保持半按快门状态下面会有3种情况。

(1).拍摄位置不动,拍摄对象不动。

移动相机方向重新构图,这时对焦点不发生任何变化,耳朵贴近相机也听不到“吱吱”的对焦声,完全等同干单次对焦。

(2)拍摄位置前后移动或拍摄对象前后移动。

相机会开始自动连续对焦,这时可以听到“吱吱”的对焦声,原对焦点工作但是对焦点不闪亮。

这相当于用单点连续对焦拍摄迎向镜头或背向镜头的纵向运动目标。

(3).先改变距离再改变镜头方向或原对焦目标离开原对焦点相机自动重新对焦。

A.如果这时激活的是单个对焦点,就以这个对焦点为目标重新对焦。

取景器里的对焦点不闪亮,可以听到持续不断的“吱吱”对焦声。

这时相当于连续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AI-SERVO,又称人工智能伺服AF;尼康标记为AF-C)。

3种状态中的第一种状态,如果原来是画面里的个人清楚现在此人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对焦点所对准的新的物体就变为清晰的了。

B.如果这时激活的是全部对焦点,相机就会自动选定一个新的对焦点,新的对焦点可能是原先的对焦点,也可能不是原先的对焦点。

取景器里的对焦点不闪亮,可以听到持续不断的“吱吱”对焦声。

这时就相当于连续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AI-SERVO,又称人工智能伺服AF,尼康标记为AF-C)3种状态中的第二种状态。

相机测光模式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大多数都具备这几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

这几种测光方式基本可以应付目前所有的拍摄,但是在影楼以及一些专业场合或者广告拍摄,摄影师依旧依赖测光表的数值来进行拍摄。

一、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或简称: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平均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平均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

中央平均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

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官元件会将相机的整体测光值有机的分开,中央部分的测光数据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

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格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

例如尼康的相机采用的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尼康相机的中央部分测光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75%(这个比例各家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渐延伸至边缘的测光数据占据了25%的比例。

在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

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适用拍摄用途: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二、中央部分测光(或称:局部测光)中央部分测光和中央平均测光是两种不同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是以中央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助的测光方式,而中央部分测光则是只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测光范围大约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进行测光。

中央部分测光模式是适合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此时需要得到更准确的曝光,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的照片。

中央部分测光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能更加确保相机处理器计算出画面中央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

在舞台、演出、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最为合适,不过由于分割测光(矩阵测光)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现在已经逐渐较少在相机中出现了。

而佳能是坚持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的厂商,一直到最新推出的EOS 30V胶片相机以及EOS 20D数码单反相机中都设计了9%区域范围的局部测光,这可以让没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在拍摄一些光线复杂条件下的画面时减小光线对主体的影响。

局部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

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最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第一二种测光方式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适用拍摄用途:特定条件下需要准确的测光,测光范围比点测光更大时。

三、点测光(SPOT)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虽然可以充分的表现整个画面的光线反应,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精准的小范围物体曝光准确时,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有时范围也有些大。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些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POT)测光模式来避免光线复杂条件下或逆光状态下环境光源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

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

由于点测光的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字相机微距拍摄时大放光彩上,这样可以让微距部分曝光更加准确。

因此喜爱微距拍摄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则画面中的中间小区域来作为测光基准点。

点测光在人像拍摄时也是一个好武器,可以准确的对人物局部(例如脸部、甚至是眼睛)进行准确的曝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

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18%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18%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

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

点测方式使用不当会添乱。

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