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改进与创新——赵晓萍
《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改进与创新——赵晓萍
三、设计思路
针对教材中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原型所 存在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材料,改进实验,解 决问题。
四、改进后的实验器材 两个三角架、 铁丝(金属丝)、酒 精灯、蜡烛、火柴、刀、铁钉。
2、实验装置及说明
(1)改进前
(2)改进后 一端加热
中间加热
四、实验过程
1、做蜡环。(用刀把蜡烛切成3mm左右厚 的圆柱,太薄易碎,然后用烧热的铁丝飞快地 打一个小洞)
八、实验效果
改进用套蜡环代替汤匙柄滴蜡加热的实 验,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降低了匙柄加热 使蜡烛熔化不太明显,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九、自我评价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改进、创新实验仪 器,优化实验教学设计能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 学的有效性。充分地组织利用好手中的实验材 料能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地完成科学实验。在 这个改进的实验中,我仅仅只是把汤匙柄前端、 中间和末端分别滴上蜡换成蜡环、影响实验效 果不明显的问题。竹夹换成两个三角架,同时 又安全、方便节省人力。 实验现象、实验结 论 都一目了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在铁丝上每隔1~2厘米套上一段蜡环。 3、把穿好蜡环的铁丝放三角架上,调节 好三角架、蜡环之间的距离。
4、点燃酒精灯,在铁丝的一端给铁丝加热。
5、记录好蜡环掉下来的顺序。 6、重复几次上面的实验,记录结果。 7、在蜡环正中间的地方给铁丝加热,记录 实验结果。
六、实验创新之处
1、用套蜡环的方法代替 汤匙柄前端、中 间和末端分别滴上蜡,解决了实验原型中由于 汤匙柄细,匙柄传热 使蜡烛熔化不太明显,不 利于演示实验,影响实验效果 的问题。另外, 实验可以从 铁丝的一端或从中间加入,实验过 程也变得简单、省时、易于操作。 2、改用蜡环解决了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 并且蜡环容易做,方便适用。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①点燃蜡烛,,在金属汤匙柄前
端、中间和末端分别滴上蜡,等其凝固。②用试管夹夹住金 属汤匙 ,用酒精灯分别在汤匙前端、中端加热,观察不同 位置上蜡烛熔化的情形。
2、不足之处:
由于汤匙的匙柄细,匙柄传热使蜡烛熔化不 太明显,不利于演示实验,学生不能很明显得出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另外 用试管架夹住汤匙浪费人力也不安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改进)
一、实验或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 用
《 热的传递》是苏教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单元第 二单元《冷与热》第2课第一个实验,通 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 端传向较低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叫做传导。并 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知识的积累和铺 垫。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充分地组织利用好手中的实 验材料能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地完成教材中的科 学实验。
3、用三角架代替 竹夹,直接把穿有蜡 环的铁丝放到三角架上,既不用 竹夹夹住匙 柄,同时又安全、方便。 4、实验时,可以随意从铁丝一端或中间 加热,这样更灵活。
七、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热通过铁丝传递到套蜡
环的地方,蜡环受热会融化,先后掉下来, 由此实验知道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 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