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厂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工程合同杏坛龙潭欧村工业区4号地块-厂房施工合同。

二、工程施工图纸杏坛龙潭欧村工业区4号地块-厂房的厂房1、2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三、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规范四、工程应用的主要图集五、工程应用的主要标准五、工程应用的主要法规六、其他文件执行体系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3)ISO9000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及ISO18000健康管理标准文件4)业主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5)设计交底及有关图纸答疑第二章工程总体概况一、总体简介各责任主体名称二、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厂房1、2位于杏坛龙潭欧村工业区4号地块,是杏坛龙潭欧村工业区4号地块-厂房的一部分。

三、结构设计概况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组织一、项目施工组织系统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总部授权管理,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0)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项目经理部按照公司颁布的《质量保证手册》、《CI工作手册》等执行。

根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职责,落实工队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项目经理:1名项目技术负责人:1名施工员:1名质量检查员:1名资料员:1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二、管理机构职责划分根据本工程项目技术要求高、作业标准高的特点,实现公司在本工程项目创优,并按规定工期、质量要求优质完成,公司组建成了项目班子,下设技术、质安、施工、物资、动力、勤保等部门。

(一)项目经理1.负责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编制与实施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2.贯彻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领导项目各职能部门行使其质量职责与职权;3.执行工程项目合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与标准的要求;4.配备项目实施要求的资源(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以及方法),合理组织施工,搞好全过程管理;5.定期做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内部管理评审工作;6.抓好工程各专业施工队伍的配合协调工作。

(二)生产施工部门(即项目法施工中的项目班子)1.认真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负责实施项目质量保证计划;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确保分部分项工程符合规定与标准要求;3.认真做好质量记录;4.接受技术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监督;5.负责实施对总承包范围内各专业施工队伍的管理;6.组织QC小组的活动;7.负责工程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

(三)技术部门1.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负责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2.负责图纸会审、技术核定更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3.负责工程图纸、建筑工程文件、资料管理、质量记录的管理;4.负责工程材料、物资的试验和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试验工作,负责试验设备的管理;5.组织QC小组活动。

(四)质安部门1.认真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负责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2.按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与市有关规定,独立行使质量检查、监督权;3.做好质量记录;4.帮助其它部门人员做好质量控制工作;5.参与QC小组活动;6.制定质量问题、事故处理、纠正和预防措施。

(五)勤保部门1.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划部门提供的劳动力需用计划安排组织劳动力供应,保证劳动力素质和数量;3.负责组织劳动力进场的登记、审核、教育;4.负责特殊工种人员的资格审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5.负责人员的调动;6.负责与公司联系、组织人员培训工作。

(六)物资部门1.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划部门工程材料、物资需用计划,编制采购文件,组织材料、物资供应;3.负责进场材料、物资的检验;4.负责材料、物资的搬运、贮存和保管。

(七)动力部门1.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划部门提供的机械需用计划,安排组织机械的供应,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负责机械的保养和维修;3.代购机械设备、配件、材料;4.做好质量记录。

第二节工程任务划分三、单位负责范围四、工程物资设备采购划分五、工程使用大型设备情况第三节施工部署原则本工程结构质量、装修标准高,但工期紧,为保证基础、主体、装修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酝酿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

六、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因南方高温多雨,要注意边坡的稳定性,保证基础与主体结构的质量及外装修的施工质量。

七、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根据施工工程量和现场实际条件投入机械设备。

第四节工程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根据业主的要求,本工程的工期已确定,为了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均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保证工程施工和施工质量,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总控制计划,要确立各阶段的目标时间,阶段目标时间不能更改。

施工设备、资金、劳动力满足阶段目标的前提下进行配备。

第五节主要劳动力计划一、主要劳动力计划表第六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现场施工条件1.施工现场道路由两条路进入,道路畅通,能够满足各种车辆的驶入。

2.业主在现场已设置一台630KVA的变压器,能够满足施工及生活用电,施工及生活用电均设置一级配电箱从变压器室的配电柜引用。

3. 施工现场周边业主已设置市政供水管网,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二、现场施工平面布置1.厂房1、2混凝土搅拌机一台,砂浆搅拌机一台,供零星混凝土浇筑和砌砖砂浆、批荡砂浆的拌制。

2.在搅拌楼旁边设置钢筋加工场一个。

3.厂房1、2设置一级、二级配电室各一个。

各种机械、设备分别设置三级配电箱一个。

4.现场临建设置:值班室、养护室、工具室、水泥库房、小型厕所供施工人员使用。

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技术准备一、试验工作计划第五章分项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测量一.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复核因本工程开工进场后,即依据设计图纸对现场已有的坐标点进行复核。

根据复核结果再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依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用轴线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放样出主轴线的位置,布设成一级矩形控制网。

根据矩形控制网与建筑物轴线关系放样出各基础轴线和柱列轴线的位置。

根据建筑物的外形以及视线情况,在结构外设置控制网点。

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如下图示:三.施工层轴线测量因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限制,故本工程将采用“内控”投测方法进行施工楼层的测量放线。

1.根据现场的轴线控制网点,在首层结构楼板施工完成后,将事先确定的楼层轴线控制点投测在首层楼板上,经复核无误后,作为主体轴线控制原点。

2.每层结构楼板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3.投测方法(1)安置:将三脚架置于测站点上,仪器安装在三脚架的基座强制中心孔内,锁紧基座制动手轮,使仪器稳固。

调节三脚架高度,使望远镜使准轴约于人眼等高,并使仪器圆水泡居中,旋转仪器目镜,使分划板刻线清晰,转动调焦手轮,使对中标志成像清晰。

(2)整平:转动仪器照准部,使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以相反的方向等量转动此两脚螺旋,使气泡正确居中。

将仪器转动90°,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用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到仪器旋转到任意位置,水准泡最大偏离值都不超过四分之一值为止。

(3)对中:先旋转对点器目镜,使分划板清晰,再旋转对点器调焦手轮,使对中标志清晰。

滑动仪器,使测站点居于分划板的十字丝中央。

将仪器照准部转动180度后检查仪器对中情况,然后拧紧中心固定螺旋。

仪器整平后再精确对中一次。

(4)照准:先转动望远镜目镜使分划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调焦手轮使目标在分划板上成像清晰,并尽量消除视差,及当观测者轻微晃动眼睛时,十字丝与目标之间不能有明显的移动,若有则继续以上步骤,直至满意为止。

(5)向上投点:如果仪器已校正好,当仪器整平后,则视准线可以作为垂准线,只需一次观测精度也足够了。

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垂准精度,可以将仪器照准部旋转180°,获得第二个观测值,取其中数(中点)就是正确的垂准位置。

量时,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控制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靶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靶心最小之点,此点既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

其余的控制点用同样方法向上投测。

4.将所有控制点都投到最上一层的结构楼上后,根据控制点之间的关系,采用经纬仪、钢卷尺等将该楼层的墙、柱、梁的位置在结构板上准确标出。

5.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以上每个施工楼层的施工放线。

6.因所使用的垂准仪精度为1/30000,随着施工楼层高度的增加,系统误差也相应增大。

因此,为减少误差,在结构施工完六层后,再重新设置一次控制点,上部施工楼层放线时,即以该层的控制点为准向上投测。

四.高程测量在地上部分主体施工期间,采用井架向上传递高程。

井架对安装后的垂直度要求较高,虽然井架施工时自由段左右晃动,但其上面的控制线的上下移动很小,其产生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具体操作为: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将本工程的相对±0.00高程投测在井架的塔身上,并作好红油漆标记。

并在每层测量时,事先测设井架的沉降.采用50米钢尺向上拉尺传递。

即在每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钢卷尺以此控制线为起始点,按层高在塔身上做好相应的高程线,用红油漆做好标志,再用水准仪引测到楼层墙竖向钢筋上。

五.沉降观测本工程进行沉降观测,建筑沉降观测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的测量任务,为了真实反映建筑物的沉降量,必须在结构施工阶段就开始设置观测点。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方法至关重要,将决定沉降观测点的使用是否安全有效。

2.制作方法一个7070的电气预埋盒,一个20直螺纹套筒穿过盒底。

PVC或镀锌铁皮盒盖,可以用螺丝将盒盖固定在电线盒上的螺丝孔上。

用20钢筋制作成90度弯头的观测头,水平段套丝,长约6CM,垂直段长约4CM,端头用砂轮机打磨成锥形,锥尖即为观测点。

3.设置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或建筑物结构特点,确定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一般观测点设置在承重结构的0.00M标高部位。

在主体结构施工时,首层柱墙结构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准备好的电线盒固定在观测点位置,直螺纹套筒从电线盒底穿过,用电弧焊将20直螺纹套筒焊在观测点内柱或墙的主筋上,封闭模板时,注意检查电线盒必须紧贴外模。

结构模板拆除后,即可看到预埋的电线盒及盒中的直螺纹套筒。

4.观测使用每次使用时,打开观测点盖子,旋转20钢筋弯头,将弯头套在套筒上,保持观测点在垂直面上,即可进行观测,记录每次观测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