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5th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中国海洋大学(刘尊英老师)

35th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中国海洋大学(刘尊英老师)


腌制的影响因素 (溶质分子量 、温度、溶质的 摩尔浓度、腌制剂)
轻盐轻糖化
营养保健化 品种多样化 天然化 方便化
腌制食品致癌物: 亚硝胺 烟熏食品致癌物 苯并芘、二苯并蒽
烟熏方法 (冷熏法、热熏 法、温熏法和液 熏法)
师生总结,难点解答
腌制与 烟熏
腌制食品的未来 发展趋势 烟熏过程的控制
选择合适的发烟 材料 控制熏烟浓度 选择烟熏方法 致癌物的控制
23.94% 4.23% (17人) (3人)
满意度71.83%
推广应用(东西部课程联盟-----智慧树网)
三、几点建议
(1)晚改不如早改,被动改不如主动改;
(2)教学活动以是否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重要标准
(3)学生评价老师的问题
(学生打分+教师互评+督导评价+管理评价等+教学业绩+……)
感谢倾听!
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非常满意 满意 中立 10% (7人) 不满意 0% (0人) 第二次调查(2016.01.04) 37.14% 52.86% (共70人) (26人) (37人)
满意度90.00%
第一次调查(2015.10.14) 19.72% 52.11% (共71人) (14人) (37人)
混合课程实施
——课程导学,学年教学活动安排 ——章节学习任务单 ——线上学习,在线测试
——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总结与指导(面对面)
(探究学习、小组讨论、小组Presentation、反思报告等) (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师指导、学生主体) ——食话食说交流论坛,线上讨论 ——提交反思报告、讨论提纲等,进行学习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
“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海洋大学 刘尊英
2017年7月17日
主要内容
一、这两天的体会 二、《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三、几点建议
一、这两天的体会
• 教学研究,先行一步很重要;
背景: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性;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发展速度快,先行一步很重要!
考试题目举例:综合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有哪些主要收获呢?从知识、思想方法、技能方面 展示一下。 (1) 请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输出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可打破章节顺序); (2) 在本课程的小组讨论、反思报告、PPT讲述等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如何
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论述
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1. 在线学习,在线测试
2. 小组协作学习与Presentation
3. 小组讨论(教师下发讨论主题,学生撰写讨论大纲,师生一起讨论)
打破了大班制不能开展讨论的瓶颈!
4. 研究性学习与思维导图
5. 撰写反思报告
6. 轻松交流食话食说
7. 师生总结,思维导图,难点解答
1 6 5 2
(3) 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呢,通过解决下列问题检测一 下自己的实际技能吧(请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5选2,多做不附加分数)。
——鲜活梭子蟹物流半径短的问题;
——猕猴桃贮藏过程中的软化问题; ——鲜虾贮藏过程中的褐变问题; ——鲜活食品网络物流最后1公里品质控制问题; ——氮气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问题;
比较分析
传统课堂 ——教师PPT讲述2学时 ——课堂提问、课后复习 ——期末考试 混合教学 ——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单
——学生在线学习知识点,完成在线测试(课后1学时)
——协作学习,制作讨论提纲或PPT(课后1学时) ——研究性学习、课堂讨论(课堂0.5学时) ——师生讨论总结,思维导图,答疑(课堂0.5小时) ——撰写讨论总结或反思报告(课后1小时)
盐水注射机 、真空滚揉 机、烟熏设 备
腌制方法(干腌 、湿腌、注射腌
制与混合腌制)
8. 学习评价
过程考试(50%)+ 期末闭卷考试(50%) 过程考试计分比例(不同学期会有调整):
线上学习(10%):完成单元7-10的学习,在线时间大于300min,以网站后台统计为准;
在线测试(30%):完成单元1-10的在线测试,按具体得分折算;
混合教学课程“软件”建设(教学模式实施管理,体现以学生中心)
-------知识点设计?如何展开? -------任务单如何设计?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如何监管任务的有效完成? -------如何设立讨论主题?如何分组?什么形式?如何开展实施? -------如何进行考试和评价?如何监管课程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Bloom’s Taxonomy
分类学顶层的内容再 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 “教出来”,我们一 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Bloom’s taxonomy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词
• 信息化技术手段
被动学习(Passive learning) 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


微视频、微课程、翻转课堂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混合教学出发点与归结点-----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 自主构建与实践 混合教学
Bloom’s taxonomy
传统课堂
二、《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混合教学课程“硬件”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梳理知识点 -------按知识点录制微视频 -------设计课程任务单 -------设计章节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及其小组讨论主题 -------设计章节在线检测、期中、期末试题库 -------微课单元封装、调试与上线
考试题目举例:知识点应用
(1)食品冻结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食品低温保藏技术的学习与讨论,请论述:
(2)最大冰结晶生成带,冰晶体大小与食品品质的关系,如何控制冰晶体
的大小?
(3)除了课堂上讨论的快速冻结的特点,速冻技术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如 何改进? (4)分析下我国鲜活食品物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5)现有新鲜牛肉10吨,其水分含量为75.6%,蛋白质含量20.1%,脂肪 含量10.2%,冰点温度为-1.9℃。如将最初温度为10.6 ℃的牛肉在冻结室 内冻结并降温到-26.8 ℃,试计算牛肉冻率87.6%时的冷耗量(已知C0、 Ci分别为0.5、1.45[kJ/( kg.K)],γ冰为334.72kJ/kg)。
小组讨论(20%,4次):围绕讨论主题进行组内或组间讨论,提交讨论报告并进行小组自评; 反思报告(20%,4次):围绕章节主要知识点进行反思,撰写反思报告与绘制思维导图 小组PPT(10%):围绕所给主题组织材料,PPT讲述,并进行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
参与食话食说论坛情况(10%):发帖和回帖总数 ≥3个,网站后台统计,于20字,内容恰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