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世纪70年代末衣食住行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衣食住行的变化
1977年生
• 小学生时代没什么特别的,"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还是他们的口号,不过。连环画是越来 越少,这是他们的悲哀;中学生时代世界已 经变得异常丰富,男孩子爱打电子游戏机。 女生爱看席娟之类的书。这也累坏了家长, 觉得现今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如果不是太 笨的孩子,今年也该大学毕业了,但就业压 力越来越难大了。
女子服装
设计师充分运用裁片分割的手法来设计服 装,服装的造型结构更加合理。主要服裝 式样有:春秋装、衬衫、西装套装、羽绒 服、各式大衣、皮夹克、皮风衣,喇叭裤、 健美裤、牛仔服等。 (1)春秋装。翻领,翻驳头,门襟钉3粒
纽,两只有袋盖的暗袋。 (2)女衬衫。长尖型硬领,荷叶边。 (3)西服套装。 翻驳领。两粒纽,只有袋盖 的暗袋。 (4)羽绒服。以涂层尼龙布为面料,内部填 充羽绒或羽毛。
1975年生
小学生时代总是很有理想,学过"长大要当科学家" 之类的课本;80年代中国发生很大事情。尚不能对 他们构成影响,只关心考试时的"时事政治题";流 行广交笔友的活动;在越来越多的国产歌星面前, 开始接触"崔健";流行的"青春美文"纷纷倾倒他们 面前的同时,喜欢"俏黄蓉"多于"傻郭靖",许多女 孩子的学业被耽误了;他们开始觉得应该和1974年 前出生的同龄人活得不一样。开始做出逃学等叛逆 行为。
行
1976年生
• 跟前面的人相比,他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 但他们的年轻也够让人羡慕的;他们是与唐 山大地震共同出现的;他们赶上"计算机要从 娃娃抓起"的时代,所以今天的大学计算机专 业才那么火爆;他们其实是90年代的"中学生 和大学生".若从思想角度看,也可以算准下 一代了;上中学时正经历"汪国真"热。那些 蹩脚的诗就这样留在了他们的毕业纪念册上 了。
(5)健美裤。一种黑色弹力针织踏脚裤。
食--70年代
烤红薯
萝卜白菜,咸菜
木耳、西红柿、蘑菇...
住
当时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 位给房。筒子楼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 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
70年代末期,永久、凤 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 车开始风靡中国。其中 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 凰牌。那时,有一辆自 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 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 是骑“永久”就像开奔 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 “凤凰”就像现在有一 辆皇冠一样。
1979年生
• 又一批幸福的"独生子"出生,所喝的"可口可乐"是 7O年代出生的人当中最多的;读中学的女生已经被 告知。"遇到不法侵犯时,请拨11O!"因为他们的 父母总是担心满大街都是坏人。孩子们会被欺侮。 事实上他们自己也不排斥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恋 情已经超越了学长们的朦胧羞涩和拉手送花,往往 有实质性的行动,他们的学长在大学里犹豫着是否 和心上人一起偷食禁果的同时,他们在中学校园里 已经有人开始实践了。这"扮酷"的时代与他们的青 春时代巧合在一起,所以,最酷的也就是他们了!
来品品当时的流行
衣 食 住 行
服饰
世界 中国
男子服饰
西装再次流行,并且普及到了 中国农村。便裝有夹克。猎装、 风衣、编织的棒针衫和运动装 等,不仅款式多样,而且也使 用了驼色、酱红、湖蓝、米色 等传统的女子服饰用色。冬装 有了皮夹克、羽绒服、运动型 棉夹克等。下装经历了由喇叭 裤到牛仔裤的演变过程,而后 就是一种中档和裤脚口的尺寸 相一致的直筒裤。
走进中国-改革开放前
2,你们出生在还是贫瘠的农村,或 者还是很困苦的城市小镇,你们的记忆中还有粮票, 还有供应卷,即使没有亲历也有人天天说起。记忆 里你还是吃过玉米饼子,白馒头只有过节的时候吃, 至于饺子什么的简直是奢侈。你的记忆里还有公社 的概念,还记得全村的人都上山干活,一起吃饭的 景象。你小时候也记得自己干农活的时候,直到现 在你看见家乡有的孩子黑黑廋廋的样子还能看见自 己的身影。
1978年生
• 据说,真正的"计划生育"就从他们这年开始 的,所以这一年出生的孩子肯定都有过"小皇 帝"之类的称呼;想想不太可能,可事实就是, 这一拨人初中毕业时,中国人才第一次吃上" 麦当劳";在大城市的迪厅或酒吧,总有那么 几个爱做作的女孩叼着香烟玩深沉,不知道 自己该呆在学校里好好念书才对,上大学的 第一件事不是买世界名著或参考书,而是买 一本《中国可以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