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九调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九调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九调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片水域中为淡水水体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有关图中铁路及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7月份沿该铁路由西向东,月降水总量逐渐减少B. 图中铁路所穿越的河流,均以积雪补给为主C. 图中铁路由西向东运输的货物中,煤所占比重大D. 图中铁路经过的国家中,有3个国家地跨两大洲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

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海拔3500米处为林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A. 亚高山草甸带B. 常绿阔叶林带C. 山地荒漠草原带D. 针叶林带4.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A. 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B. 随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增大C. 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D. 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5.贡嘎山东坡A. 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B. 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C. 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D. 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某地理研究小组在宁夏南部山区对不同覆盖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

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3毫米,无霜期123天;当地马铃薯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收获。

下表是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全膜覆盖相比,半膜覆盖烂薯率更高,主要原因是半膜覆盖A. 土壤的保温作用较差,易导致低温冻害B. 地温变化幅度较大C. 雨水下渗较多,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D. 防鼠害、虫害作用差7.与露地种植相比,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更高,主要是因为全膜覆盖A. 烂薯率较高,增加土壤肥力B. 减少外力侵蚀,保水保肥效果好C. 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有机质消耗D. 减小昼夜温差,减缓有机质分解8.据该表推测,该地马铃薯最合理的种植方式是A. 全程全膜B. 全程半膜C. 前期全膜,后期半膜D. 前期全膜,中期半膜,后期露地冰岛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3.4万(2017年2月),畜牧业发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当地建筑物的特点是A. 密度大B. 高度低C. 墙体薄D. 屋顶平10.该国养殖稀少的牲畜品种是A. 奶牛B. 马C. 猪D. 绵羊11.该国人口密集的区域是A. 西南部B. 西北部C. 东南部D. 东北部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2.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脐橙是目前鲜销柑橘的重要品种,赣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优质鲜食脐橙生产基地,其中大约有95%为纽荷尔脐橙。

纽荷尔脐橙为中熟品种,11月中下旬集中上市。

由于成熟期集中,价格变幅较大,常出现果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该地果农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通过使用生物技术降低落果和延缓果皮衰老。

这样使得柑橘留树保鲜到第二年3—4月,可形成“花果同树”的奇观;5月还有新旧果实同时挂树,称之为“父子同床”。

上万亩橘林如海,黄色柑橘掩映在绿叶中,白色橘花点缀之间,散发着芳香,“花果同树”的奇观令人眼界大开。

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更高,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材料二有些果农采用柑橘套袋技术,即果农把幼果装入特制纸袋,套袋时先把果袋完全撑开,袋口置于果梗着生部上端,将袋口折叠收缩紧,用封口铁丝缠牢,不能把树叶套进袋内,严格遵循一果一袋,实现了柑橘高产增收的效果。

下面左图为“花果同树”景观示意图,中图为江西省示意图,右图为赣南地区地形示意图。

(1)简述柑橘套袋技术对实现柑橘高产增收的作用。

(2)花是今年的花,果子是去年的果,柑橘的成熟期推迟后或者鲜果保留到次年采摘,赶上花期,就会出现“花果同树”的奇观。

试归纳为了保证鲜果顺利过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3)以赣南地区为例,简述“花果同树”技术种植柑橘能够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见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

当时,菜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十分艰巨。

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联邦德国和荷兰在瑞士巴塞尔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

经过不懈治理,今天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得较好的一条河流。

下图为欧洲西部示意简图。

(1)图中甲地钢铁工业所需的绝大部分铁矿石靠进口,甲、乙两地钢铁公司进行联营。

简述将炼钢厂建在甲地,炼铁厂建在乙地的主要原因。

(2)分析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自然原因。

(3)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及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原因。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谷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下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下图右照片)。

分析圣贝内泽断桥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该断桥能保护至今的自然原因。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华北平原多年来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是我国严重的高氟水地区。

人类若长期饮用氟含量高的水,会出现腿疼、胳膊疼、牙黄、胳膊伸不直等各种疾病。

高氟水的形成受到背景岩石、气候、地温环境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下图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氟含量与岩石氟含量的相关关系示意图。

分析华北地区高氟水的成因,并给出两种减轻当地高氟水危害的措施。

参考答案1.D2.B【来源】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解析】1.图示①为大西洋、②为黑海、③为里海,均为海域或内陆湖泊,水体是咸水,所以A、B、C均错误。

④处水域位于河流中部,因宽度稍大积水而成。

此处有河流汇入,也有水量流出。

所以保持了水量和低盐度的稳定,该处水体为淡水,故D正确。

2.铁路所穿越的整个欧亚大陆,西段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段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欧洲西海岸至我国新疆,7月份降水量逐渐减少;自我国新疆向重庆则降水明显增加,故A错误。

图中两条河流是指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这两条河流的主要水源地是俄罗斯中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冬季积雪量大,积雪融水称为主要的河流补给水源,故B正确。

铁路西端为经济发达的欧洲,向东进入发展中的中亚和中国,所以由西向东运输的货物应是工业制成品比重大,故C错误。

图示铁路沿线只有2个国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跨亚欧两大洲,故D错误。

3.D5.D【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随着山脉的增高植被也随着发生变化,垂直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的降低,植被从常绿阔叶林,向叶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过度,图中b为针阔混交林,a为针叶林,选择A。

4.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随海拔的升高有时增加,有时减小,A错;随着高度增加,气温的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时增加,有时减小,B错;从图中看在a、b植被过渡带(2500-2700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大,C对;均受植被类型的影响,D错。

5.次生阔叶林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小,说明微生物活动强,分解快,A错;林线附近(3700m以上)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慢,B错;a植被(2900m)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1900m),C错;a植被处(2900m)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1700m),D对。

6.C7.B【来源】【全国百强校word】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等四大名校2018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6.马铃薯烂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铃薯不耐涝,雨涝或湿度过大都会导致其烂薯。

宁夏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半膜相对于全膜会增加夏季雨水下渗,但半膜覆盖也减弱了水分蒸发,因此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导致烂薯。

故C正确。

A、C、D不是马铃薯烂薯的原因。

7.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故B正确。

土壤有机质不是来源于烂薯,故A错误。

“杂草生长”结果是杂草与马铃薯争夺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不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C错误;昼夜温差对有机质的分解影响不大,且有机质的分需长期的过程,D错误。

8.“前期全膜”,有利于提高播种期土壤的温度,“中期半膜”有利于生长期雨水的下渗,“后期露地”有利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因土壤过湿导致烂薯。

故D正确。

A、B、C错误。

9.B10.C11.A【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九调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9.据材料可知,冰岛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3.4万,说明地广人稀,建筑物密度较小,故A项错误;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建筑物较低,故B项正确;纬度高气温低,墙体较厚,故C项错误;降水较多,屋顶较陡,有利于雨水的滑落,故D 项错误。

10.冰岛农业部门中的畜牧业占较主要地位,牧场草地面积广大,适合养殖奶牛、马和绵羊,故养殖稀少的牲畜品种是猪,C项正确。

11.考查人口的分布特点。

该国西南部地区,地形平坦,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较大,气候温暖,人口分布密集,故A项正确。

12.(1)作用:防止风疤,日灼、网纹、药斑,提高果实外观品质;防止病虫害对果面的侵害与污染,减少落果现象的发生;通过套袋护果,可减少用药次数,避免果实与农药直接接触,减少农药残留;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冬季将树干及大致涂白,可消灭越冬菌源、虫卵;覆盖有机物或地膜,可预防冻害发生;在主干基部培土,春季实时增施肥料;开沟排水,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和摇落霜雪;及时进行花前富剪,通过控花蔬果来提高果品质量;采用生物激素,降低落果和延缓果皮衰老;冬季低温时,采取园内熏烟、树体覆膜等保温措施。

(3)有利于保持水土,提高森林覆盖率;可推出农家乐等旅游体验活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能有效提高柑橘的品质,实现错季销售,增加当地经济收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九调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本题以江西脐橙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考查农业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据材料可知,果农是在幼果时就把果子装入特制纸袋套袋的,可防止风疤、日灼、网纹、药斑,即可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果品的危害,提高果实光洁度等外观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