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n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 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 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 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 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 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 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 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 坏、污染和影响。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n “八五”期间,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大会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 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 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后中国又制 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 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 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确定了污 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加大了执法力度,积 极稳步推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措施,环境保 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n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 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 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 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 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 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 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 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等等。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二、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n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世纪50、60年 代开始孕育,70年代,我国的环保事业 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 路。1972年6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 类环境宣言》,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 议事日程。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n “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颁布了一系列 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 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 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 章等。2002年,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立 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标志 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 全过程控制转变。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n “十一五”时期,国家进一步加大环境保 护力度,制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 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管 理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节能降耗、污 染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和制度,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 步发展。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n “九五”期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 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 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 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 得以实施。期间,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得 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 快速发展时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 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污染 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 工程规划》,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 (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保护工基础业知识(1污) 染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n 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根本大法, 这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以后的环境 立法提供了宪法依据。国务院及其有关 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保护 环境与资源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一、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n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 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 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 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 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 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 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 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三、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n 我国的环保立法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 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对象制定、 颁布和修订了多项环境保护专门法以及与环境保护相 关资源法,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 和标准体系,为环保领域实现有法可依奠定了基础。 1973年,国务院批转《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 定》,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 环境立法逐渐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治法、资源和 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 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 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 境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2020/11/23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前言
n 工业的发展无可避免环境污染。但发展工业是为了经 济发展、社会需要...所以为了降低工业污染、保障人类 生活环境…只有提高科学、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保护 环境。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 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 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 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 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 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 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保护管理发展
n 我国把环境执法放在与环境立法同等重 要的位置,从90年代起,国家开始进行 全国环境执法检查,对污染和破坏环境 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环境违法犯罪 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近年来,国家积极 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执法力度进一步 加大。目前,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 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 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 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 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国家对环 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环律境保护实基础施知识(1情) 况
四、环境保护管理发展
n 我国在建立健全环境法律体系的同时, 也重视环境管理体制建设。已经逐步建 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 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 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体制。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管理发展
n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有环境与资源保护 委员会,负责组织起草和审议环境与资 源保护方面的法律草案并提出报告,监 督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法律的执行,提 出同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有关的议案, 开展与各国议会之间在环境与资源保护 领域的交往;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由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成员组成,是国 务院环境保护工作的议事和协调机构, 省、市、县人民政府也相应设立环境保 护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务院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 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省境保护、基础市知识(1、) 县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n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 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 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 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保事业 的第一个里程碑。《规定》提出了防治污染措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后来成为我国第一项 环境管理制度,至此,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 起步。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n (4)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 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 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 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 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 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 方面的突出表现。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n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 行)》的颁布,带动了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全 面展开。把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 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也标志 着我国的环境法制体系开始建立。之后,国家 陆续颁布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法规,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 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环境保护条例。 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 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 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n 二十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环境立法发 展十分迅速,特别是90年代,全国人大 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加快了 资源环境立法的进度。在资源和生态保 护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土地管理 法》、《矿产资源管理法》、《水法》、 《煤炭法》、《水土保持法》等;在防 灾减灾方面,制定了《防震减灾法》、 《防洪法》和《气象法》等;在污染防 治方面,我国先后制定了《大气污染防 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 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等。2002年我国第环一境保护部基础循知识(1环) 经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n 1、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 境的自净力;
n 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 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 污染比重明染日渐突 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 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n 4、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世界八大著名公害事件(三)
n 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滨 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 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是大气产生严 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