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10.《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11.《绿色建筑评估》;1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1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4011-2007);15.《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DBJ01-83-2003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7.《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2 工程概况工程简介2.1 2.1-1表2.2 建筑概况表2.2-12.3结构概况 2.3-1 表32HRB4008-的钢筋采用滚轧直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8mm 直螺纹钢筋接头形式8螺纹机械连接,其余为绑扎搭接800 ×700×800、800、700×700)柱(mm250 墙(mm、350)、300 结构断面尺寸9××1200、300、1250×1200800×1200、900 梁(mm)1150 900×、800、900×800250220 mm板()、120、反料集防预碱以内C类碱集料,混凝土单方碱含量控制在3kg/m10 3应类别3 施工部署3.1绿色施工方案的原则与意义3.1.1.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3.1.2贯彻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1.3施工企业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对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3.2绿色施工组织机构:3.2.1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图如下:木钢专加材周砼预安收劳管消保临管计资质技测试现防管保转工料业工工筋算全料理动术量检量料验理管材采工工工工订员员员员员员员力员员员理电卫护场防员员料长长长购货长杨彭安刘赵徐任胡刘黄董杨胡杨孙张李张孟易恩自胜全心文胜杨秀景恩兴继繁立丽师青思哲化统坤科开安伟化星双涛芳思光生文高瑞3.2.2.绿色施工责任划分:现场洒水降尘:杨青生土方覆盖:刘文涛车轮冲洗:胡胜化节水、节电、防油料渗漏:朱小立材料损耗、固体废弃物:张秀开噪声控制、水污染、职业安全:彭自哲3.3绿色施工的一般规定:3.3.1.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项目部由劳资部门组织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自有员工、工程承包单位的领导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它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大(如产生强噪声、产生扬尘、产生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3.3.2.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3.3.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总包与进入施工现场的各工程承包方签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责任书》(见《工程承包方控制程序》)。

3.3.4.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除按绿色规程组织和进行绿色施工外,还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北京市和集团的相关文件等。

资源节约44.1节约土地4.1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的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4.2 扰动,本工程采用土钉墙及护坡桩作法。

4.2节能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4.2.1. 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4.2.2.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度,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效率。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

室外照明宜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4.2.3. 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4.2.3.1 4.2.3.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4.2.3.3 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项系统时,宜使用三项平衡。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4.2.4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

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4.2.4.1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工区应分别计量,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提高节电率。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4.2.4.2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场淋浴可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

4.2.4.3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4.3节水4.3.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

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并进行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

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4.3.2 用水标识。

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

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冲车池及洗车池设沉4.3.3 淀池及清水池,对洗车、冲车污水进行重复循环利用。

4.3.4施工工艺采取节水措施。

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保水养护独立柱混凝土采用包裹塑料布养护墙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

4.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4.4.1材料消耗量。

有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耗量,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4.4.2.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钢筋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量的,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2.5% 利用短的废旧钢筋焊接马凳。

废旧竹胶板作为后浇带盖板。

4.4.2.1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 4.4.2.2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4.4.2.3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4.4.2.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4.4.2.5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4.4.2.6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

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4.4.2.7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4.4.2.8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

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4.4.2.9.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 环境保护5.1扬尘污染控制5.1.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混凝土硬化10cm厚。

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礁渣、铺碎石等)。

裸露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

5.1.2.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5.1.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5.1.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5.1.5.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5.1.6.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C20混凝土地面)。

5.1.7.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5.1.8.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m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预3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

对工程剩余的预拌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5.1.9.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无齿锯砂轮切割时前方放置挡尘板聚集粉尘,防止扩散。

5.1.10.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5.1.10.1垃圾站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大型或群体工程可视现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分别存放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若因场地狭小无法搭设封闭垃圾分拣站时,现场可设施工垃圾临时存放处,但垃圾必须袋装且苫盖并及时清运。

5.1.11. 办公区、生活区垃圾箱5.1.11.1要求:施工现场可统一购买垃圾桶,也可自制垃圾箱。

垃圾箱每三个为一组。

施工现场办公区设置一组,生活区200人以下设置一组,200人至500人设置二组,500人以上设置三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