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工作基础知识【篇一:组织工作知识汇编】目录1、宿城组工精神………………………………………………(1)2、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定………………………………(2)3、组工干部“五条禁令”………………………………………(5) 4、组工信息宣传调研写作基础知识…………………………(6) 5、干部工作应知应会知识……………………………………(20) 6、干部监督应知应会知识……………………………………(32) 7、人才工作应知应会知识……………………………………(36) 8、工资业务应知应会知识……………………………………(52) 9、基层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62) 10、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应知应会知识…………………(74) 11、招商引资考核应知应会知识……………………………(80) 12、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使用应知应会知识 (85)宿城组工精神公道正派严谨细致勤学善思务实创新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定第一章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组织人事干部要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坚持党的原则,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和组织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公正无私,唯贤是举。
第一条任人唯贤,搞五湖四海,不准封官许愿,拉拉扯扯,搞小圈子。
第二条扶正祛邪,自觉抵制以不正当手段谋取职务升迁或者职务变动的行为,不准为跑官要官者提供方便。
第三条秉公办事,刚直不阿,不准在工作中掺杂个人好恶,或者讲人情,看关系。
第四条全面地、历史地、客观公正地看待同志,不准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评价干部,重才轻德或者重德轻才。
第五条作风民主,善于听取各种意见,不准搞个人说了算。
第二章严守法纪,按章办事组织人事干部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坚决维护组织人事工作的严肃性。
第一条发展党员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办理,选拔任用干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不准违反工作程序,擅作主张,随意表态。
第二条如实反映情况,敢讲真话,不准弄虚作假,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第三条提高政治警觉性,不准玩忽职守,麻痹大意。
第四条严格保守工作秘密,不准泄露有关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察情况,干部任免调配的讨论情况和尚未公布的干部任免调配决定,干部和党员的审查情况,干部档案内容以及其他属于组织内部掌握的情况。
第三章牢记宗旨,端正作风组织人事干部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工作。
第一条关心群众疾苦,自觉接受监督,做党员和干部的贴心人,不准脱离群众,对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漠然臵之,甚至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
第二条深入实际,讲求实效,不准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第三条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勇于同不良倾向做斗争,不准对错误言行熟视无睹。
第四条知过必改,有错必纠,不准文过饰非,或者争功诿过。
第五条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改革创新,勤奋敬业,严谨细致,不准懈怠懒散,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粗枝大叶。
第四章拒腐防变,廉洁从政【篇二:组工干部业务知识】组工干部业务知识一、干部工作(一)干部管理权限2、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乡镇干部(含行政编制内职工)、县直党群系统干部、县政法系统干部(含编制内职工)、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正股级干部、局级以上单位的专职人事、纪检干部、局级以上单位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
3、县人社局管理的干部:县直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副股级以下(含副股级)干部(含行政编制内职工)。
4、有关部门管理的干部:教育局、卫生局直接管理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副股级以下(含副股级)的干部。
5、科级干部退(离)休或离岗退休审批权限:由县委组织部把关,办理有关具体手续和核发工资由人事部门办理。
(二)干部任免工作1、干部任免的原则(1)党管干部原则。
是干部任免最基本的原则,其他原则都必须服从于这个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党管干部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干部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由党统一制定。
二是对干部的职务任免决策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领导职务,不论是采取何种任免形式,都必须在党管干部这个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绝不允许脱离这个总的指导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是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是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
德才兼备,要把德放在前面,以德为先,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种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群众分认度和干部工作实绩是选拔干部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对民主推荐票低的不列入考察对象。
凡是多数群众不拥护不赞成好,不能提拔使用。
(4)分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就是要倡导公平的环境,坚持竞争择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环境。
按照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今后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
机关中层以下领导职务除特殊岗位外,要以竞争上岗为主要选拔形式。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是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的主要保证。
讨论干部,必须经过集体讨论。
(6)依法办事的原则。
涉及选任制干部,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2、干部任免的形式(1)选任制。
通过民主选举方式确定人选担任某种职务的形式。
分为直接选取任和间接选任两种。
(2)委任制。
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干部担任某种职务的形式。
实质是任免机关对干部的一种带有指令性的责任和权力的托付,通过这种托付任用,使政府的管理职能得以实施。
委任制是我们任用干部的主要形式。
(3)聘任制。
用人单位通过契约形式任用工作人员的一种制度。
(4)考任制。
通过公开考试和考核方法来选拔所需要的各种人员。
3、干部任免程序(1)组织部召开部务会讨论干部任免的计划和打算,再由组织部长向县委主要领导请示报告。
(2)干部组审查单位申报材料或查验领导个人署名的推荐材料,并提出初步意见及民主推荐方案。
同时,查阅个人档案,进行任职资格审查。
个别特需人选,可由组织提名。
(3)党政正职缺额,由县委委员会议推荐提名或组织部根据空缺职位的实际,规划出人选,由全委会成员书面差额推荐,(特殊情况的,由常委会提出初步人选,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
(4)干部组将初步意见及民主推荐方案报分管副部长审核。
分管副部长将初步意见及民主推荐方案向部长汇报。
(5)经部长审批同意后,召开部长办公会议,讨论民主推荐方案。
(6)组织民主推荐。
(7)召开部长办公会,听取民主推荐的情况汇报,提出考察对象。
其中有些对象还需提交县委集体确定。
(8)干部组作出考察方案。
将考察方案报分管副部长审核。
分管副部长将考察方案报部长审批。
(9)在规定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
(10)考察。
(11)召开部长办公会,听取考察汇报,形成初步任免意见。
(12)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意见,进行酝酿协商。
(13)组织部向县委书记报告民主推荐、考察以及部长办公会议的情况。
(14)召开“五人小组”酝酿会议(政协主席、人大常务副主任列席参加),听取组织部民主推荐、考察、初步任免意见等情况,并进行酝酿协商。
(15)组织部作出任免方案。
(16)请示市委组织部同意召开常委会议,听取组织部对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对任免方案,讨论决定。
(17)公示。
(18)任职。
(19)材料归档(即考察文书档案和任免文书档案)。
4、干部任免工作应注意几个问题:(1)乡镇党委书记拟任人选,由全委会票决或县委委员书面差额推荐后,报市委组织部审批,由市、县委组织部共同考察。
(2)属双重管理以县委为主管理的科级领导干部的任免,在任免决定前,由县委组织部书面征求市主管部门的意见。
(3)县几套班子领导成员配偶、直系亲属、秘书拟提拔任用的,任命前均需报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
(三)干部调动工作干部调动需经过以下几个程序:1、单位审批。
干部调动需经过调入、调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和审批部门同意(盖章确认),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填写?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呈批表?)2、档案审核。
由调入单位分管组织人事部门开具调档函件,向调出单位商调干部档案,审核干部成分以及履历情况。
3、申请编制。
完成档案审核后,调入单位需向编制部门申请编制,在缺编的前提下,由编办开出编制使用通知卡到调入单位分管组织人事部门。
4、办理调动。
调入单位分管组织人事部门开具商调干部函件到调出单位分管组织人事部门,双方单位办理干部、党员、工资等相关转移手续。
(四)干部监督工作1、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精神,主要有4个方面的工作:(1)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
报告的内容涉及有领导干部婚姻、出国、房产、子女从业等情况。
(2)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届满、任期调任、轮岗、免职、辞职、撤职等都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的内容是重点对履行岗位职能、执行财政财务、个人廉洁自律三方面形成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3)开展与纪检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和信息交流。
开展组织部门与纪检执法部门(纪委、检察院、公安局、审计局、信访局、计生局、人社局)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主要是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信息梗阻、渠道不畅等问题,杜绝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情况不明、用人失误等现象发生。
(4)执行提醒、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
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防止小问题酿成在大错,在收到群众的举报和通过其他途径了解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尚未构成纪律处分的,由组织部门或者与纪检部门一道对其进行提醒、诫勉谈话和函询。
2、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1)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市县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这四个监督办法从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任前要核查、离任要检查,到失察要问责、违规要追究,形成了一个监督链。
总的要求就是要按照?条例?选拔任用干部,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2)扎实开展“一报告两评议”活动。
县委每年要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报告两评议”活动,在全委会上,县委对本年度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向全体县委委员进行报告,全体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列席人员对县委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本年度新提拔的党政正职进行民主评议,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3)对选拔任用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或抽查。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各级党委一把手和组织部门,检查的重点内容两个方面:一是提拔任用干部是否符合?条例?规定的资格、条件、【篇三:分析组织人事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摘要:关键词:国家社会和经济形势大好的背景之下,组织人事干部的作风和素质问题就成为了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组织人事干部的基本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干部的选拔,更加决定着整个国家社会跨越性发展能否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非常有必要在认识到组织人事干部基本素质重要的基础之上良好培养之,本文当中主要对组织人事干部基本素质的内容和本质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