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俄天然气协议(最实用的)

中俄天然气协议(最实用的)



中俄天然气大单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影响】 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的最终落实意味着我国 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中国石 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我国天然气进口东北、西北、 西南及海上四大通道的布局最终敲定,有助于实现 天然气进口多渠道、多来源与多品种,对于保障我 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为治理大气污染,天然气成为我国推动能源结 构转型重要选择。 这条管线建成将加快全国基础性骨干管网的建 成,并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民生就业和经


在谈判中,俄罗斯一直要求中国按照对 欧出口方式计价,也就是与油价挂钩的模 式。在市场上,天然气价相比油价低很多, 将天然气价与油价挂钩联动,就会导致气 价较高,这就是俄罗斯的“小九九”。中 国当然不愿答应,要求参照中亚进口气模 式来计价。
虽然对于签订的最后协议价格没有公 开,但实际上中国是在最后做出了让步, 因为中国是答应了俄罗斯,气价按照与油 价挂钩的模式来计价,并且附加了照付不 议的条款。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肯定的 说,中国出的价钱并不会低,至少要比当 前进口的中亚气贵。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目前的做法,给予进口方中石油一定 量的财政补贴,虽然不能完全覆盖亏损,但是通过管道经营等弥补一部分。但目 前的局势是,中石油在挂牌出售管道,未来预计管道将走向独立,那么当前的部 分财政补贴做法就难以长久进行下去。 另外,就是进行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改 革的潜台词就是涨价,这是必然的趋势。在进口较贵的俄罗斯天然气后,也只能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消化,否则,进口气价格倒挂的问题就长久得不到解决。
判焦点:定价机制
• 中俄天然气协议一直谈不拢,最最关键的问题是气价 分歧。由于单子巨大且跨度年限超长,气价的每一个细小 让步乘以几百亿方再乘以30年,最后的结果都非常惊人, 正因为如此,一寸一寸地磨气价,就是这十几年来中俄天 然气谈判的核心问题。而所谓的谈气价,核心议题又在于 定价机制。原油形成了美国纽约WTI、英国伦敦布伦特、 中东迪拜三大基准油价,但国际天然气贸易还没有形成全 球性的统一价格中心,气价怎么定、参照什么就很关键。 目前,国际上的管输天然气贸易主要有两种定价模式, 一种是与原油挂钩,以原油价格为基准再加上热值、交货 地点等系数来确定,如俄罗斯对欧洲出口天然气就主要采 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按体积、热值计价,比如中国从中 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就采用这种方式。
俄罗斯总理:中俄签署价值 4000亿美元天然气协议
• 据美国彭博通讯社5月20日报道,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透露,俄罗 斯与中国签署一项供气协议,中俄就该协议已协商了20年,交易价值 约为4000亿美元。
• 俄罗斯商界及政界人士已表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俄罗斯天然 气工业公司打算在普京访华期间与中国石油集团签署一项合同。中国 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为945亿美元。中国是联 合国安理会唯一未就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对其进行谴责的成员国。
中俄天然气大单: 中国赚还是赔???
中俄天然气博弈20年 专家称价钱不是最重要的
外交部副部长 程国平: 此访将进一步对中俄 关系进行战略引领和顶层 设计,是当前中俄关系的 大事。
中俄天然气合同对全球格局的战略影响
• 中俄签署天然气协议,好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 有政治上的,甚至是全方位的。特别是中俄模式一 旦在上合、金砖国家之间推广,特别是如果在亚信 范围内转起来,然后在亚欧之间转起来,那美元的 国际地位就不存在了。美元地位一旦失去,美国就 面临崩溃。如今,国际博弈已到如火如荼的地步, 大家都是真刀真枪,绝对含糊不得,未来一轮博弈 谁输了谁就将为这一轮巨大的经济危机埋单,谁就 会出现大倒退甚至崩溃。关于这些内容,读过《货 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和《大博弈 中国 之危与机》系列的战友应很熟悉。 • 可以预见,中俄在签署供气协议后,中国在东海和 南海将会更加强硬,俄罗斯在对欧美时会更有底气, 后续国际博弈局势如何发展我们继续关注,拭目以 待。
济发展。
商业考量:俄罗斯赚大了
• 根据中石油最新发布的数据,中俄天然气合作实际供气要到2018年,前 5年渐增期气量为年50亿至300亿立方米,第6年起每年合同气量为380亿 立方米。粗略估算,价格区间在363美元/千立方米和410美元/千立方米 之间,更精准一些可能是在385美元左右。 这个价格是不低的。目前,中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约为320美元(另有资 料显示更低,为200美元),俄罗斯对欧出口天然气价格在400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这次协议签订的价格接近俄罗斯对欧出口价、远高于中国从中 亚的进口气价。 单纯从生意角度来讲,俄罗斯是赚大了。根据不同管线走向,俄罗斯对 华输气的成本只有190~260美元/千立方米,利润空间非常之大。从投入 上看,对中国出口成本也比对欧洲出口低很多,但价格却差不了多少。 另外,在2013年的第一和第二对欧出口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难题,尤 其是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的各种制裁。
• “我们预计中俄天然气协议最终会在普京总统访问期间签署,而且价 格条款对中国不会太苛刻,”里昂证券在香港的油气研究主管表示。 “我们只有一个数字之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 AlexeyMiller在飞往北京与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5月17日进行会晤之 前接受俄罗斯官方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现在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 基本的起步价。”
国际经济合作
中俄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
视频简介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简称(亚信)
• 普京这次参加的是什么会?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 会议,简称亚信。这是一个有关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其 宗旨是在部分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 施。峰会和外长会议均为每四年举行一次,两会交错举行, 间隔两年。2010年6月前,亚信主席国一直由哈萨克斯坦 担任,自第三次峰会起,土耳其接替哈萨克斯坦担任主席 国。 • 亚信会议现有26个成员国、12个观察员国和组织,横 跨亚洲各次区域,涵盖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 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广泛代表性。亚信的宗旨是通过制定 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 稳定,现已制定军事政治、新威胁新挑战、经济、生态、 人文等五大领域信任措施


以385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中值来计算,俄气价格大概是2.4元/立方米,这是 交付价。如果加上管输费、税费等,将比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价格高(目前上海的民 用天然气价格为2.50元/立方米)。大规模的俄气进口,必将推动国内天然气价格 上调。
从中国方面来看,本次谈判的底牌 较前几年要多,一方面是俄方在2013年 的第一和第二对欧出口还面临着一系列 的政治难题,尤其是乌克兰危机之后欧 洲的各种制裁。俄罗斯目前正面临急于 找到大客户的心态,另一方面,中国已 经从中亚获得了较为稳定的进口起源, 第三方面则是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对天 然气的价格有较大的冲击。因此,中国 方面期望能以较低的价格达成协议。
数据分析:天然气储备量
• 世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73.08万亿立方米。
• 俄罗斯的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47.57万亿立方米,占世 界总储量的27.5%,居世界第1位。
• 我国常规天然气的总资源量为38.4万亿立方米,最终可 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13.2万亿立方米。从分布上讲, 存在着西多东少的特点。总探明储量8.4万亿立方米当前, 我国天然气产量仅居世界第19位,占世界总储量的1%。
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这次会议的背景是什么呢?是俄罗斯在乌克 兰问题上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斗法之时,是美国在中国周边不断 挑事之时,这个时候中俄继续走近、抱团取暖就是为了共同对抗 美国。在这一点上,在中俄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 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中有非常详细 的体现,其内容之广泛前所未有。 中俄不但在全球政治外交协作上展开了准盟友的合作,在经济上 也走得越来越近,特别是中俄要建立能源伙伴关系将会直接改变 全球能源和经济格局。可以预见,未来在上合之内中俄能源伙伴 关系将会推广,上合一旦推广开了接着就可以通过亚信来实现更 广泛程度的推广。亚洲人口占全世界的67%,这完全是在构建一 套脱离于西方体系的亚洲新的游戏规则。而且,中俄在中欧经济 整合进程也达成了一致,俄罗斯充分支持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 济带,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也充分考虑了俄罗斯的利益。 这意味着,中俄将在未来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俄将 不单单是准战略盟友 。
俄罗斯的竞争
• 几天前消息:中国签约的压力不大。乌 克兰危机使俄罗斯今年与西方关系日趋紧 张,而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 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 西亚的液化天然气协议已经在手。 • 牛津大学独立研究能源机构、高级研究 员James· Henderson评价:对俄罗斯,中 国有很强的谈判筹码。西伯利亚东部的天 然气哪儿也去不了,只能输往中国。


俄气冲击:推高国内气价
• 买了俄罗斯并不便宜的气,怎么消化会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国内气价倒挂的情 况下,进口气面临着非常大的市场压力。中石油年报显示,2013年天然气与管道 板块销售进口中亚天然气274.53亿立方米,亏损人民币(6.2363, 0.0015, 0.02%)282.59亿元,大概是每一方气亏损一块钱左右。这是相对便宜很多的中亚 气,那么更贵的俄罗斯气怎么办?
线路分析:俄罗斯原本运输线路
• 第一条线路是由东至西横穿乌克兰的多条管道组 成。这些管道经乌克兰后,向西通往斯洛伐克、 捷克、德国和奥地利,向南通往摩尔多瓦、罗马 尼亚、保加利亚。 • 第二条线路是绕过乌克兰、由东至西穿越白俄罗 斯和波兰,进入德国的“亚马尔-欧洲”管道。 • 第三条线路是经过乌克兰东部、由北至南穿越黑 海至土耳其的“蓝溪”管道。 • 俄罗斯输欧天然气均需经第三国中转,其中80% 过境乌克兰,剩下的主要通过途径波兰和白俄罗 斯的“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入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