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徒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摘要: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正式的职业学校产生之前,传统学徒制曾经是人们学习的普遍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学徒制的发展演化过程,分别对传统学徒制和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内容和特点,并对现代学徒制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传统学徒制职业资格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一、学徒制――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遗产(一)传统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的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它最早出现在手工业领域,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在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中由父向子传授祖传技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业主逐步向外招收除儿子以外的学徒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于是这种以父子关系为基础的学徒制开始转向以契约形式为基础的师徒分工合作生产模式。
在12到13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手工业的日益壮大,为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同行的手工业者们建立了行会组织,原来的学徒制职业教育不再是分散无组织的,行会开始转向严格监督和控制学徒制。
在13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中期,学徒制逐渐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公共性质的制度。
可以说,学徒制是中世纪手工业行会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是与行会一同建立起来,在14、15世纪达到全盛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传统的人力手工制造。
旧的学徒制已经不适应甚至阻碍了规模化的集体生产,生产方式的改变要求劳动培养形式的改变,使得传统学徒制逐渐被学校式职业教育所取代。
(二)传统学徒制的特点1.学习方式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学徒亲自动手操作,边看、边干、边学。
2. 学习动机上: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教学内容,以出色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驱动力。
3.学习期限上:传统学徒制采取单独教学,学习期限特别长,效率不高。
4.师徒关系上:师徒关系一旦建立,师傅对徒弟负有全面教育责任,因此师徒之间难免保留着亲密的父子关系。
二、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发展回顾工业革命是传统师徒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西方国家自18 世纪下半叶到二战后,学徒制始终处于低迷、衰微的状态。
进入20世纪90 年代以后,西方学徒制实现了升华,由传统学徒制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现代学徒制。
(一)英国和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和发展英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最直接动机是解决中等技术水平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政府鼓励企业主恢复和重振他们的学徒制培训,促进和推动各行业尤其先前没有学徒制培训的领域发展学徒制培训。
20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设想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现代学徒制,并于1993 年正式宣布实施“现代学徒制”计划。
到1995 年,此计划在全国54个行业部门被普及推广。
现代学徒制是年轻人在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之外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重要途径,它的引入力求通过统一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青年人提供除学术性之外的发展道路,解决中高级水平技术人员的供给问题。
英国现代学徒制演进为当前基础现代学徒制(FMA)和高级现代学徒制(AMA)两个阶段,基础现代学徒制旨在培养具有16岁(包含16岁)以上初级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达到NVQ2级资格水平。
高级现代学徒制旨在培养从FAM中毕业的学徒和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较高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培训目标导向是NVQ3级资格水平。
(NVQ(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是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能力为考评依据的一种新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NVQ中有5个级别,每个级别反映了实际工作中该级别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工作中拥有的责任和权利,它既包括职业方面的学习,还包括关键技能的学习。
)二战结束后,工业化进程有力地刺激了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发展,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是为适应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学徒培训制的现代模式。
“新学徒培训制”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了帮助青年人、学校辍学者和失业者重返劳动力市场,为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市场的灵活性而推出的重大举措。
澳大利亚于1998 年1 月1 日开始实行“新学徒培训制”,并逐步取代传统的学徒制。
所有的“新学徒培训制”培训项目授予的学历都与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中规定的学历相吻合。
新学徒制中,学徒在职业学校的学习主要由澳大利亚各州和地区内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TAFE) 承担,也可以在其他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校和场所完成。
新学徒制的培训项目和依据标准是澳大利亚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和在资格框架下的培训包( Training Package) 。
各培训机构都是以这两个标准来开设课程并对学徒进行培训,按培训合同规定的要求达到所要求的能力标准,使学徒在培训学习结束后获得全国统一的资格证书。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1.实施范围逐渐扩大英国现代学徒制较传统学徒制的内涵有了延伸,突破了传统的手工业领域,开始向许多新兴领域扩展,诸如旅游服务、商务管理、信息技术等。
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行业还包含了众多其他职业领域。
目前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培训已包含3500个职业。
同样,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也让更多女性和不同种族的公民纳入到这种新的培训体系当中。
2. 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英国现代学徒制在传统学徒制现场教学基础上发展出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做法是:整个学徒期一般持续4-5年,第一年徒工脱产到继续教育学院或“产业训练委员会”的训练中心去学习,在以后几年中,培训主要在企业内进行,徒工可利用企业学习日每周一天或两个半天带薪去继续学院学习,也可去继续学院学习一些“阶段性脱产学习”的部分时间制课程,徒工完成整个学徒训练计划,通过相关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澳大利亚学徒的培训同时在企业、公司和职业学校中进行。
企业培训是学徒培训的主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学徒人员在工作场所所学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对所学科目的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3.培训方式灵活多样英国现代学徒制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在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外,允许学得快者增加学习内容,这些额外增加的学习内容都会在文凭中加以记录,它也允许学得慢者在与雇主协商后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政府在学习延长期仍然给予资助。
采用“用户选择”和“灵活教学”的方式是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培训的主要特点。
“用户选择”是指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教师和考核办法等。
如果雇主和受训者对院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转到其它院校或机构。
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实行弹性学习课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既可全日制,也可半日制或利用业余时间,在较长时间内运用灵活方式逐步完成学业。
三、现代学徒制的前景展望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可以说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生产信息化对职业教育变革的要求,是在弥补学校教育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保证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平稳过渡。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实行了现代学徒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学徒教育模式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不少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学徒教育模式是实现产教结合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形式,在个别国家它已成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
但是不可否认,在现代学徒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现代学徒制培训者的辍学人数逐年增长问题。
在英国,学徒中只有一半左右的青年人完成学徒培训或者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中心发布的有关学徒培训制的数据统计资料,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学徒与接受培训的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特别是在1998 年新学徒培训制计划实施以后,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培训者的辍学人数也在逐年增长。
2.关键能力培养困难。
“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是澳大利亚所使用的术语,在英国称“核心技能”(core skills),由于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各方缺乏对职业能力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很多人认为这些关键技能与学徒培训的工作岗位无明显相关性。
因此,各行业未能很好地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对关键能力进行具体的解释与说明,使得关键技能受到各方尤其是雇主方的抵制。
因此,如何在现代学徒制的培训中加强关键技能的培养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0- 60.[2]匡瑛.英国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新举措: 为了每一个人的成功[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2) .[3]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4]蔡泽寰.英国现代学徒制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蔡晨辰.英国现代学徒制中徒工中断培训原因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4).[6]金开先,曲学勇.澳大利亚TAFE管理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3,(11).[7]刘育锋.分析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证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2).[8]黄日强,张霞.英国学徒制度的现代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