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words (3)引言 (3)一、网络文化管理界定及特点 (3)(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4)(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4)1.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 (4)2.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 (4)3.网络文化内容的全民参与 (4)4.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 (5)5.网络文化发展的强势 (5)(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 (5)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5)(一)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混乱 (6)1.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复杂 (6)2.网络文化内容良莠不齐 (7)3.网络文化道德迷失 (8)(二)政府对网络文化管理力度不足 (8)1.欠缺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 (8)2. 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10)3.网络文化管理技术落后 (10)4.网络文化管理人才缺乏 (10)5.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10)三、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 (11)(一)政府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力度 (11)1.网络文化管理机构集中化 (12)2.网络文化管理规章制度化 (12)3.网络文化管理人才专业化 (12)4.网络文化管理关系协调机制化 (13)5.网络文化管理技术科技化 (13)6.政府贯彻落实网络文化管理工作 (14)(二)社会加强网络文化道德建设 (14)1.倡导行业自律,创建高质量网站 (14)2.引导网民自律,文明上网 (14)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5)浅谈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文化管理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难题。

本文将对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管理涵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从政府管理和社会自律两大方面探索网络文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网络文化管理;问题;对策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social culture,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values, behavior and way of life,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the focus problem of interest to the government. 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the 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existing at the present stage,China's network culture management problem in the work, and then from the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social autonomy to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ulture two aspects.Keywords: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ulture; problem; countermeasure引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测算,截至2014年4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0%。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0年来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的虚拟性、全球同步、全民参与、个性化等特点使其迅速成为了社会公众接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网络文化也成为时代主流文化。

然而,与网络文化的繁荣相较,我国网络文化管理虽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着网络文化环境混乱、网络文化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

加强网络文化管理,规范网络文化经营秩序,营造充满活力、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文化管理界定及特点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网络文化。

探索网络文化的概念、特点,网络文化管理的涵义,对分析现阶段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网络文化,英文译名为“Web Culture”或“Network culture”。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网络上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具体表现为音乐、游戏、表演、动漫等文化产品[《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51号令,2011年2月17日)]。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 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载体, 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 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2]通俗点说,即是一种快速变化的“快餐文化”。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从网络文化的概念可以了解,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

据此,笔者将网络文化的特点归纳为:空间的虚拟性、传播的全球同步、内容的全民参与、服务的个性化、发展的强势。

1.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有一幅漫画,一条狗对另一条正在上网的狗介绍经验说:“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

”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电子化传输系统,运用语言数字化,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构筑一道新颖的文化风景。

由于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构建,空间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点。

2.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在人类既往文明交流史上,由于地理阻隔、语言不通和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不同地域的文化很难进行交流,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地域性,也决定了各地文化的不同步,拥有各自的文化时空。

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彻底改变了文化交流地域、时空限制。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互联网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即时、平等的互动空间,不分疆界,不分文化。

由于在虚拟空间进行交流,全球同步是网络文化的一项重大突破。

3.网络文化内容的全民参与囿于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以往文化的掌控者主要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人数虽少,但却牢牢把持着文化话语权。

网络世界开放、双向的信息传播方式,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网络公民不仅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也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网络文化内容的全民参与,促使网络文化成为一种“平等文化”。

4.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较之传统主流文化,全民参与的网络文化表现出一种“自媒体”或者说“个人媒体”的特征,博客、微博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形式。

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

在网上,每个人都可能有一种自己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内容的全民参与使其成就了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体化的统一,个性化的网络文化服务是关键。

5.网络文化发展的强势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都紧密伴随时代科技革命的步伐。

21世纪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革新,刺激了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参与者的队伍规模更是愈来愈壮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至3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净增4188.2万户,达到8.15亿户,已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据主流。

便捷的使用方式、丰富的移动应用、不断降低的资费,增强了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意愿,这些都促使网络文化发展愈来愈强势。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网络文化管理是对网络中出现的网络文化和在网络中的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的管理。

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运作产生虚拟的管理,虚拟的管理产生虚拟性的管理文化。

虚拟性管理文化中,管理者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物质基础上,利用信息、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种协作关系,确保以最优的方式运作,建设、发展和巩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20年风云际会,中国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文化繁荣的态势,网络文化凭借其全球同步、全民参与、个性化等特点,让广大网民平等、民主的享受文化。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全民参与、强势等特点不仅导致政府网络文化管理的难度加大;同时,其也纵容了一些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的滋生,譬如:网络暴力、淫秽色情、恶意诽谤、网络恶搞、炫富拜金等低俗甚至恶俗现象在网络肆虐。

本节对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与政府网络文化管理两方面入手,具体如下——(一)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混乱网络世界的开放,使得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并进一步呈现出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网络文化管理对象的复杂、网络文化内容的良莠不齐以及网络文化道德的迷失,这三大方面都导致了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的混乱局面。

1.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复杂网络文化世界的平等、全民参与都极大的吸引了整个世界的人们的眼球,愈来愈先进的网络技术,愈来愈多的参与群体,以及网络本身的特性都决定了网络文化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1.1网络文化管理身份虚拟化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却可以网上学习、交友、娱乐等,手机即时通信产品陌陌、网络游戏等网络产品便是基于网络公民身份虚拟性的特点应运而生。

在网上如果你不告诉别人,那么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

身份虚拟化,是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复杂的因素之一,也是网络文化管理难点之一。

1.2网络文化管理群体全球化截至2014年6月9日,全球 gTLD 域名注册总量为136,142,421 个(表一)。

据eMarketer 预测,2017年全球社交网络用户数量23.3亿。

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构筑了一个全球化的公共空间,它容纳的无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网络文化管理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表1 全球主要国家通用顶级域名注册数1.3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全民化《媒介与儿童—2013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全国儿童家庭中,普及率最高的是手机(97.8%),其次是电视机(97.0%),然后是电脑(95.40%);44.5%的儿童拥有自己的手机,67.7%的孩子接触过平板电脑;51.4%的儿童拥有微博,45.7%的孩子拥有微信,38.%的孩子每天使用微信联络亲朋好友,其中,有54.2%会经常使用朋友圈。

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化了。

2.网络文化内容良莠不齐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堪称今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大变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