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从经典叙事学到新叙事学(大学课件)(PPT)

第1讲-从经典叙事学到新叙事学(大学课件)(PPT)


差异与共性
普林斯《叙事学辞典》 托多洛夫:认为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 形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 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究 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 事的普遍结构。 热奈特:认为叙事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 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 也不试图去概括故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 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 语式、语态等等。
普洛普《民间故事类型学》
普洛普的研究旨在从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中抽象出 它们共同具有的模式,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 四个例子:
①沙皇赏赐给主人公一只苍鹰,这只苍鹰负载着主人公到了 另一个国度。 ②老人送给苏申柯一匹骏马,这怕骏马负载着他去了另一个 国度。 ③巫师给了伊凡一只小船,小船负载着伊凡去了另一个国度。 ④公主给了伊凡一个指环,从指环里面跳出了年轻人,背着 他去了另一个国度。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 与《〈十日谈〉语法》
托多洛夫于1969年出版的《〈十日谈〉语法》一 书,就是一个结构主义者试图将纷繁复杂的叙事 文本简化为容易把握的结构和规范的尝试。他为 自己规定的研究课题是总结“叙事语法”。所谓 “叙事语法”就是潜藏在一切叙事作品之中的共 性,即普遍而抽象的结构。 “……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 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 的科学。”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 自我的唇上飘落。你的手指 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 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 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
俄国形式主义
托马舍夫斯基在《主题》一文中提出“事序结构” 与“叙事结构”的概念。 事序结构:事件的自然延续,素材; 叙事结构:“故事”被陌生化、艺术性之呈现。 《轻轻的呼吸》 奥莉娅· 梅谢尔斯卡娅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许子东)
第1章 “文革”叙述中的灾难起因与前兆 1,灾难之前,女主人公善良美貌、生活幸福
2,灾难之前,女主人公的感情生活不无缺憾 3,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有某种缺点或缺陷 4,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被认为犯有过失 5,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犯错而不自知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文革”叙述中的灾难降临方式 “文革”叙述中的拯救主题 “文革”叙述中的反思与忏悔 “文革”小说中的不同叙事模式
克劳德· 列维-斯特劳斯“二项对立”
列维-斯特劳斯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于对神 话的研究。他力图从纷繁多样的神话中抽 取出神话素(类似于语言学的音位),找 出这些神话素之间对立与类比的关系,从 中得出原始人思维方式的基本运作模式。 几个故事及其研究:
何谓“叙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 涯苦作舟。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 相同。 踏歌 一个小孩打开了门。 乒乓球落在地板上。 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 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叙事学”的任务
经典叙事学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 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 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 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 新叙事学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 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 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 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
对小说文本的生产守则或法则持怀疑态度。
虚构叙事的成功之处不可能预先制定,相反,健 康的艺术能够贴近并复制生活„„获得自由。
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
强调艺术的自律性,批评的着眼点应回到作品本身。 雅各布森:“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 学性,即那个使某一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第二种类型:叙述话语
叙述话语就是叙述故事的方式。 故事与叙述话语的区分(里蒙-凯南):
卡达莫斯寻找他 的妹妹:被宙斯 骗走的欧罗巴 俄狄浦斯与他的 母亲约卡斯结婚
斯巴达人互相残 杀 俄狄浦斯杀死了 他的父亲莱奥斯
卡达莫斯杀死了 这条巨龙
拉布达考斯(莱 奥斯之父)=瘸子? 莱奥斯(俄狄浦 斯之父)=左撇子?
安蒂戈涅埋葬了 他的兄长波吕涅 克死而臵禁令于 不顾 ( 1)
厄特克勒斯杀死 他的兄弟波吕涅 克斯 (2)
主要参考书目:
【荷】米克· 巴尔:《叙述学》 【美】戴卫· 赫尔曼:《新叙事学》 【美】华莱士· 马丁:《当代叙事学》 【美】希利斯· 米勒:《解读叙事》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胡亚敏:《叙事学》 杨义:《中国叙事学》……
写在前面
叙述作为生活的组织方式 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理论的综合与拓展
民间故事四项基本原则
1,人物的功能在童话中是稳定的,不变的因素, 它如何实现,由谁来实现,与它毫无关系,功能 构成童话的基本要素。 2,童话已知的功能数量是有限的。如人物充当 角色的仅有“主人公”、“假主人公”、“坏人” 等七种,人物的行为功能(譬如“一个艰巨的任 务交给了主人公”、“任务完成了”等)也只有 31种。 3,功能的次序总是一致的。 4,就结构而言,所有的童话都属于一种类型。 普洛普抽象出来的行为角色和功能体现了故事事 件的共性,为对故事进行系统分类提供了依据。
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 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 理关系”,即研究同时要素间的关系。
叙事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巴特、克劳德· 布雷蒙、热拉尔· 热奈特、格雷马斯、托多洛 夫等人创立的叙事学是整个结构主义研究的一个分支。 叙事学遵循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把具体故 事看作是由某种共同符号支持的具体叙事信息。索绪尔认为 “语言”高于“言语”,关注重点是语言符号的结构元素与 组合原则;叙事学家们同样也将一般叙事臵于具体叙事之上, 主要关注点是基本结构单位(人物、状态、事件,等等)在 组合、排列、转换成具体叙事文时所依照的跨文本符号系统 原则。 积极方面,语言学为叙事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果的视角, 如巴特“描述层”,托多洛夫“故事层”“话语层”等; 叙事学也受到了它用作范式的语言学模式的限制; 形式、序列;分类、描述;如何表达意义;力求建立叙事诗 学而非叙事批评。
(二)大致研究类型
聚焦于被叙述的故事,着力建构故事语法,探讨 事件的功能、结构规律、发展逻辑等。 集中对叙述话语展洛普“民间故事类型学” 静态结构:列维-斯特劳斯“二项对立” 动态发展:如布雷蒙关注故事表层发展逻辑模式 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兴起后,居主导地位。
卡德摩斯
卡德摩斯之妹欧罗巴被天帝宙 斯骗走,他于是四出寻找,途 中杀死一条巨龙,引起斯巴达 人互相残杀,后在那里建立忒 拜城。
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王死后,他的两个 儿子,为争夺王权,于决斗 中双双毙命。国舅克瑞翁承 袭王位并颁布法令:处大太 子波利尼斯暴尸荒野,不准 任何认为之下葬,违令者斩。 安提戈涅认为克瑞翁的法令, 上违天理,下悖人道。两次 冒死为兄长波利尼斯埋尸祭 奠,被克瑞翁抓获并处极刑。 与安提戈涅深深相爱的克瑞 翁之子海蒙为安提戈涅求情 未果,安提戈涅终被克瑞翁 压上死亡山洞。海蒙赶往山 洞,见安提戈涅已死,遂拔 剑自刎殉情。此时又传来克 瑞翁之妻自杀的消息。
二、经典叙事学及其研究类型
(一)理论背景 (二)大致研究类型 (三)经典叙事学小结
(一)理论背景
现代小说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
现代小说理论
西方小说是从史诗——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的传奇作为过渡——发展而来,严格意义上大多 数诞生于17或18世纪,19世纪发展到高峰,20世 纪以来又有不少新的试验和动向。 20世纪前,印象式、传记式、历史式批评。 亨利· 詹姆斯 只要关于小说的讨论仍然只强调题材与内容,而 无视当时在文学批评和美学中非常重要的形式问 题,小说在文学研究中就仍然只会是一个不能升 堂入室的文类。
第一讲 概说:叙事学的定义、 发展历史、及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叙事学? 二、经典叙事学及其研究类型 三、新叙事学的基本特征
一、什么是叙事学(Narratology)?
叙事学,也称“叙述学”,是受结构主义影响 而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如果以1969年茨维 坦· 托多洛夫在其《〈十日谈〉语法》一书中, 首次提出“叙事学”术语算起,已走过近40年 的发展历程。 “叙述”概念的悠久复杂与“叙事学” 柏拉图《国家篇》中“纯叙述”与“模仿”的 区分:“纯叙述”指诗人用自己的语气概述人 物的言辞;“模仿”则指诗人假扮人物,模仿 人物的声音说话。在当代叙事理论中,这一区 分一般只与书面叙事相关,涉及引语的直接程 度和通过文字体现的不同口吻。
语境 信息 说话者 接触 符码 受话者 情感功能 交际功能 元语言功能 关联功能 诗的功能 意动功能
陌生化:“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 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 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 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诗的功能与下次的约会
俄狄浦斯杀死了 斯芬克斯(狮身 人面兽)
俄狄浦斯=肿痛的 脚? ( 4)
(3)
(1)“过高估计血缘关系”;(2)“过低估价了血缘关系”; (3)人杀死一些怪物;(4)神话主人公名字的含义。
二项对立狂热
二项对立结构作为叙事学大厦最基本的建筑材料。 布雷蒙情节分析,主人公两条路线选择其一; 热奈特:同叙述叙事/异叙述叙事(叙述者是或不 是故事中的人物)、外叙述叙事/内叙述叙事(叙 述者的叙述行为发生在故事之内还是之外)、外 聚焦/内聚焦; 对二项制和分类法的重视凸现出叙事学的两个普 遍特征:对科学性(通过“准”语言学的形式主 义和经验性)和描述性的终极追求。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言语行为(language)
语言(langue)/言语(parole)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指使言语行为得以实现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整体语言规则。 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