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近视防控之角膜塑形镜行业研究报告 (OK镜行业研究)

2021年近视防控之角膜塑形镜行业研究报告 (OK镜行业研究)

• 随着近视的度数加深,眼轴不断拉长,当眼轴拉的过长至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时,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会发生变化 ,眼部疾病发生率也会明显增加。比较正常人群来看,青 光眼的发病率升高14.4倍,视网膜病变升高7.8倍,白内 障发病率升高3.3倍,继发性视网膜脱落等致盲性眼病的 风险升高4-100倍。
1.3 青少年近视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角膜接触镜
软性接触镜
适用人群:一般为成年人,适用于矫正近视、 可逆、无创
每月100-300元不等,散光
视佩戴频率,日抛一 原理:通过光学原理,改变光线折射角度,区
副5-12元
别于框架眼镜,直接接触角膜
硬性接触镜RGP 适用人群:成人、儿童,尤其是近视、远视、散 可逆、无创 光、屈光参差,尤其是圆锥角膜及角膜瘢痕等
一副2000-3000/年 所致的不规则散光可优先考虑选择 原理:通过光学原理,改变光线折射角度,区 别于框架眼镜,直接接触角膜;材料及形状稳 定,在 一定程度上矫治屈光不正
角膜塑形镜
适用人群:8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人
原理:患者配戴一种中间平坦,周边陡峭的
一 副 5000-15000 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镜片加上
• 按近视发生改变的结构可分为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如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眼球 前后径(即眼轴)变长,超过正常平均24mm,致使平行光线入射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而不能成像清晰,轴性近 视占比约为90%,最为常见;当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增加300度。
• 屈光性近视是指眼轴在正常的范围指内,由于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而导致的近视;眼部各屈光成分出现异常,或者是 各成分间组合异常,平行光线进入眼部,经过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前形成近视。
不等
眼睑的力量对角膜产生轻微压迫,从而延缓/
改变角膜形状,使角膜中央光学区变平坦,从
而降低近视度数和散光度数。
可逆、无创
优缺点 安全性高;主要针对假性近视 优点:最简单安全的矫正器具,无创矫正,安全便宜 缺点:青少年使用中有每年度数加深、严重的可能;或不 适合特定场景,如剧烈运动
优点:使用便利,佩戴美观,视野宽阔 缺点:镜片附着在角膜上,阻碍泪液交换;长时间佩戴会 引起眼部不适,易引发感染、干眼症等问题,透氧性差不 舒适;每次配戴不应超过24小时
2016年10月 2018年6月
2018年8月
2019年起陆续 签署
2019年4月 2020年1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体育 总局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 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 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 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6部位
随着近视低龄化、近视率逐年提高,近年来关于近视眼防控的政策频繁出台,引起国家层面重视: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 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视防治指南》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 施方案》
《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 合防控工作责任书》 《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 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 通知》 《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
优点:用于矫正近视和远视,透氧系数高,佩戴时间长、 视觉效果更好,对散光角膜的良好矫正作用、对疾病角膜 如圆锥角膜等的屈光矫正 缺点:由硬质材料制成,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验配比较普 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过程要复杂
国家卫生健康委
注重早期发现,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校等 多渠道的视力筛查工作,实现近视的早发现、早干预;实施科学 教育,营造良好用眼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保健服务
从幼儿园时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 膜曲率和眼底等,建立儿童眼屈光发育档案,从而分档管理并制 定相应干预措施。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应加强定期随访, 进行重点防控。并明确了单纯性近视的矫正措施如OK镜
02. 近视主要治疗手段源自2.1 近视治疗的主要手段:角膜塑形镜有效延缓近视
方法类别 针灸按摩 框架眼睛
具体措施
矫正原理
可逆性
——
放松睫状肌,缓解肌肉紧张程度
可逆、无创
——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不同年龄阶段
可逆、无创
成 本 : 200-1000 元 原理:通过光学透镜改变光线聚焦点,使成像
不等
落在视网膜上
近视防控之角膜塑形镜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8月
CONTENTS
目 录
01 我国青少年近视概况 02 近视主要治疗手段 03 角膜塑形镜发展历程 04 角膜塑形镜基本原理 05 市场规模 06 主要玩家与竞争分析
01. 我国青少年近视概况
1.1 我国青少年近视总人口或超1.15亿人
•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成为正视 (Emmetropia); 若不能在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则成为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屈光不正包 括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其中近视最为普遍。
• 2019年4月,卫健委发布《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我国青少年(从幼儿园到高中)总体近视率为 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2%,高中生为81%。估计2018年中国青少年总近视人数达 到11513万人。
1.2 青少年近视以轴性近视为主,占比超过90%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 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 以上;学校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每学期开展2次 视力监测,提高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医疗卫生机构 要从2019年起实现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 %以上,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县级以上综合医院 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
从2019年起,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 防控工作评议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规范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规范眼视光医疗器械使用行 为,严禁医疗机构虚假、夸大宣传;严格眼视光医疗器械的注册 审评审批,规范产品适用范围及禁忌症。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的基本要求、筛查方法、转 诊建议及筛查后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