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

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


第三节
全站仪采集碎部点的测量方法
外业测绘时,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控制点),经定向 后自动地同时测定角度和距离,按极坐标法计算出碎部点的坐 标和高程。 一、测区的划分 二、人员安排
注意:绘图员必须与测站保持良好的通信关系,使草图上的 点号与全站仪内存上的点号一致。
三、碎部点的确定
碎部点的选择应选择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2、测点的属性,即地形点的类型及特征信息。
3、测点的连接关系,据次此可以将相关的点连成一个地物。
二、地形要素的分类和编码
国标GB1404-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编码》,地 形图要素分为九类:
1、测量控制点。
2、居民垣栅。
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4、交通及附属设施。 5、管线及附属设施。 6、水系及附属设施。 7、境界。 8、地貌和土质。 9、植被。 三、连接信息 连接信息可分解为连接点和连接线型。 线型是指直线、曲线或圆弧线。
一、草图法数字测记模式 数字测记模式是一种野外测记、室内成图的数字测图方 法。
使用带内存的全站仪,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记录在全站仪 内存中,同时配画标注测点的工作草图,到室内通过通信电 缆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结合工作草图利用数字化成图软件 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人机交互编辑形成数字化地图。
分为有码作业和无码作业两种方式。 有码作业是用约定的编码表示地形实体的地理属性和测 点的连接关系,野外测量时,除将碎部点的坐标数据记录入 全站仪内存中,还需将对应的编码人工输入到全站仪内存, 最后与测量数据一起传入计算机,数字化成图软件通过对编 码的处理就能自动生成数字地形图。
三、展点
四、绘平面图
五、绘制等高线
六、加注记
七、加图框
八、绘图输出
第六节
等高线的绘制与修改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构建三角网) 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则 格网点或三角网点的的平面坐标(X,Y)和其地物性质 的数据集合,如果此地物性质是该点的高程Z(H),则 此数字地面模型又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三、GPS RTK 测绘模式
第二节 地形要素分类编码和野外数据采集的记录格式
一、地形点的描述 数字化是将野外采集的成图信息经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处 理(自动识别、自动检索、自动连接、自动调用图式符号 等),经过编辑,最后自动绘制所测的地形图。 数字化测图中对地形点的描述必须具备三类信息:
1、测点的三维坐标,确定地形点的空间位置,是地形图最基 本的原始信息。
2、一步测量法 即在图根导线选点、埋石之后,图根导线测量和碎部测 量同时进行。 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点的角度、边长等观测数据, 紧接着在该测站进行碎部测量。
第四节 内业处理
数据采集完成后,应进行内业处理。内业处理 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第Leabharlann 节一、定显示区基本作图
二、选择测点点号成图法
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
电子平板通常是指安装有数字化测图软件的笔 记本电脑。电子平板测绘模式是用笔记本电脑模拟 电子平板,在野外直接将全站仪与笔记本电脑连接 在一起,测量数据实时传入笔记本电脑,现场加入 地理属性和连接关系后直接成图。 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图形编辑现场同步完成。
修改数字地面模型(修改三角网)
一、删除三角形 二、过滤三角形
三、增加三角形
四、三角形内插点 五、删三角形顶点 六、重组三角形 七、删三角网 八、修改结果寸盘 注意:修改了三角网后一定要进行此操作,否则修改无效。
绘制等高线
等高线的整饰 一、注记等高线 二、等高线修剪 三、切除指定二线间等高线 四、切除指定区域内等高线
地形点: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的总称,也称碎部点
特征点:地物或地貌在平面方向上的转折点或坡度变化 点。 对于地物的选择,主要是选测决定地物形状与大小的转 折点、交叉点、曲线上的变换点和独立地物的中心点。
对于地貌,主要应选测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和山 谷线等特征线上,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坡度 变化处。
5、成果的深加工利用
6、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
第一节
野外数据采集模式
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方法目前主要是采用全站仪 GPS RTK 等测量仪器,在野外实地采集地形图全部 要素信息,以电子数字形式纪录测量数据,再经过计 算机的进一步处理,生成数字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 的作业模式,取决于使用的仪器和数据的记录方式。 目前野外数据采集有三种模式:草图法数字测记模式、 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和GPS RTK 测绘模式。
五、等高线滤波
六、等高线局部替换
绘制三维模型
无码作业是用草图来描述测点的连接关系和实体的地理
属性,野外测图时,仅将碎部点的坐标和点号数据记录入全站 仪的内存中,在工作草图上绘制相应的比较详尽的测点点号、 测点间的连接关系和地物实体的属性,在内业工作中,再将草 图上的信息与全站仪内存中的测量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联合处 理。
无码作业采集数据方便、可靠,是目前大多数数字化测图 系统和作业单位的首选作业方式。
四、全站仪在一个测站上采集碎部点的操作过程 1、测站上安置仪器。
2、打开电源。
3、仪器参数设置。
4、定向。
5、角度和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 6、绘制工作草图。 7、结束测站工作。
五、数字测图碎部测量常用的方法 全站仪测定碎部点的位置,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坐标法,此外 还可采用“一步测量法”,即在图根导线选点、埋桩以后,图根 导线和碎部测量同步进行。 1、极坐标法
数字地形图测绘
一、数字化测图简介
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与内外业机助制图系统结合,形成一 套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全过程的、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 的测量制图系统,亦称机助制图。 数字化测图主要包括:全野外数字化测图(亦称地面数字 化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摄影测量和遥感数字化测图。 二、数字化测图的优越性: 1、点位精度高 2、便于成果更新 3、避免因图纸伸缩带来的各种误差 4、能以各种形式输出成果
四、野外采集数据的记录内容和格式
数字测图野外采集的数据有以下几种: 1、一般数据。包括测区代号、观测日期、小组编号、手簿记 录序号、观测者、记录者等。 2、仪器数据。主要是仪器类型、型号等。 3、测站数据。主要包括测站点号、定向点号、仪器高、观测 时间等。 4、控制点数据。包括点名、类别、坐标、高程。 5、碎部点观测数据。包括测点点号、连接点点号、连接线型 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