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9月考年级高三科目地理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无法比较2.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B.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D. 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3.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 12点B. 15点C. 18点D. 21点【答案】1. B 2. C 3. C【解析】【分析】【1题详解】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

故选B。

【2题详解】③区域部分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B错误;①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120°W与150°W之间,所以③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C正确;②区域位于③区域东侧,②区域向③区域最短航线是向西北再向西南飞行,D错误;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级稍扁的椭球体,所以,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略短,A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时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为9点,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故选C。

【点睛】本题以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教学楼在喷水池的正西方向B. 学生宿舍在在教学楼的西南方向C. 食堂在喷水池的西北方向D. 学生宿舍在食堂的东南方向6.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A. A4纸(29.7cmx21cm)B. B4纸(36.4cmx25.7cm)C. A3纸(42cmx29.7cm)D. B3纸(51.5cmx36.4cm)【答案】4. D 5. B 6. B【解析】【4题详解】因为选中选项为喷水池,建筑面积是最小的,应为④。

故D正确,A、B、C错误。

【5题详解】依据图中面积大小对比可知,①为食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④为喷水池。

图中无指向标与经纬线,因此方向判定遵循“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原则,教学楼应在喷水池的正东方向,学生宿舍在在教学楼的西南方向,食堂在喷水池的东北方向,学生宿舍在食堂的正南方向。

故B正确,A、C、D错误。

【6题详解】从题干可知,图中比例尺是1:1000,实地距离长为300米=30000厘米,则图上距离长是30000*1:1000=30cm;实地距离宽为220米=22000厘米,则图上距离宽是22000*1:1000=22cm,则纸张的长宽要比图上距离稍大,所以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36.4 cm x 25.7cm。

B4纸张合适,故选B。

7.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 山脊B. 陡崖C. 断块山脉D. 峡谷【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河流峡谷地貌。

【详解】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所以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是陡崖,则两条400米等高线附近为峡谷两侧坡度陡峻谷岸,图中310米等高线位于陡崖下方,灰色部分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故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整个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为峡谷。

故选D。

读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A. 4843米B. 2843米C. 3800多米D. 4000多米9. 图中河流()A. 均为降水补给B. a河流落差大于b河流C. a为内流河,b为外流河D. b河流总体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答案】8. C 9. D【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8题详解】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图中最高山峰的高度是4843米,最低的范围在1000—2000米之间,故该区的高差范围在2843—3843米,选项B、C在此范围,但题目中问“最大”。

故选C。

【9题详解】此题考查河流的水温特征,做题关键在于定位。

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断,此地区在祁连山一带,a河流是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补给形式为高山冰川融水,但是外流河。

b河流补给形式也是高山冰川融水为主,但为内流河(该河流终入荒漠中)。

排除A、C。

a河流流经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左右,而b河流由3000——4000米的高原流经1000—2000米,故落差b河流落差大于a河流,排除C。

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特征为西南高,东北低,所以b河流的流向是从西南流向东北,D正确,故选D。

【点睛】10.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A. A地海拔较高,适宜远眺B. B地距离较近,身临其境C. C地视线通透,俯视全村D. D地地形平坦,视野开阔【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实际应用。

【详解】读图,根据等高线图,图中A点海拔较高,但与甲村落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拍摄,A错。

B点距离较近,与甲村落部有一小山丘阻挡视线,不能拍摄,B错。

C点地势较高,与甲村落间视线通透,能俯视全村,C对。

D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但不能俯视村落,拍摄全景,D错。

故选C。

【点睛】下图为根据2017年各国某要素数值大小绘制的变形世界地图,数值越大,图中国家面积越大。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图中反映的要素最可能是A. 海岸线长度B. 国土面积C. 国民生产总值D. 人口数量12. 与常规的世界政区图相比,该图A. 综合表达多要素的优势更突出B. 能够准确判断各国的位置范围C. 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D. 更精确地读取各国某要素的具体数值【答案】11. D 12. C【解析】【11题详解】由题干可知,数值越大,图中国家面积越大。

图中面积最大的为中国和印度,因此图中反映的要素最可能是人口数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因为按海岸线长度、国土面积和国民生产总值排列,面积最大的分别是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所以ABC项错误。

综合分析,D项正确。

【12题详解】A. 综合表达多要素时,同一个国家的差异较大,不易表达。

A项错误。

B. 因各国面积因表达要素的差异发生形变,所以不能够准确判断各国的实际范围。

B项错误。

C. 该图以面积大小表示某要素数值,可以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C项正确。

D. 因各国形状为不规则图形,所以通过变形后的面积不便精确地读取各国某要素的具体数值。

D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 下图为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

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①地形条件②建筑物分布③植被种类④人口密度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为山区,“之”字型道路可以减缓坡度,图中的道路修建主要是为了联系更多的居民点,方便居民外出,可知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和建筑物的分布,可知①②正确。

植被种类和人口密度是不会影响到该区域的道路的形状的,可知③④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项。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区道路多呈“之”字形,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减缓坡度,可以降低施工难度,且便于行路。

14. 专家发现,由于北回归线每年大约以14.4米的速度由北向南移动。

北回归线南移的结果是导致A. 黄赤交角数值增加B. 回归年周期变长C. 温带面积扩大D. 全球气温更加升高【答案】C【解析】【详解】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即为黄赤交角的度数,而黄赤交角的变化又影响五带范围的变化。

从题干中得知北回归线南移,说明北回归线的度数变小,则黄赤交角也变小,A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回归运动,北回归线度数变小,则回归周期会变短,B 错误;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小而温带范围变大,C正确;全球气温与之无关,D 错误。

15. 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图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 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B. 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C.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D.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详解】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

地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

所以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随着水的下漏按逆时针方向运动,A错误;在赤道以南时,观察水面的花朵按顺时针方向运动,B正确;赤道上不偏转,CD错误。

故选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A.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 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17. 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 连续而不规则B. 主要由岩石组成C. 无固定空间位置D. 主要由气体组成【答案】16. B 17. A【解析】【1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具有蒸腾作用,表示生物圈;乙具有下渗作用,为水圈;水圈的水下渗到岩石圈,丙表示岩石圈,甲为大气圈,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题详解】乙圈层为水圈,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A正确;岩石圈主要由岩石构成,B错误;水圈主要位于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C错误;大气圈主要由气体构成,D错误。

故选A。

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富埃戈火山猛烈喷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