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高中语文学考备考策略及考场作文复习PPT课件
浙江高中语文学考备考策略及考场作文复习PPT课件
显
能力
2.正确处理高考与学考的关系 抓学考打基础,促提高为高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
二、学考说明解读
1.考试时间
语文学考的固定日期和时间安排表(每年的10月和4月)
日期
下午
第二天 (周六)
语文
3:40-5:00
2.考核要求和考核等级
采用等级制,设A、B、C、D、E 5个等级,E 为不合格。 高中学考科目的等级划分
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表达应用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表达应用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8)正确理解和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 理解、
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分析综合
(9)了解识记基本篇目涉及的有关文化常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命意作文) 首页 上页 下页
40 末页
课内课外 课内课外 课内课外 课内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外 课外 课内 课内课外 课内课外 课外
10
每年会有微调,主要体现在:
1.考查方式变化 (1)衔接题、修辞题、表达得体题、文化常识题(季节节 日等) (2)填空默写有单一默写、情境默写和“文学常识+默写”三 种模式 2.课内课外变化 文学类阅读 3.写作要求变化 跟着高考走
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21.氓/《诗经》★
6.赤壁赋/苏轼★
22.离骚(节选)/屈原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23.蜀道难/李白★
8.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
24.登高/杜甫★
9.六国论/苏洵★
25.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6.虞美人/李煜★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7.雨霖铃/柳永★
代 科学类文章)
(6)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阅பைடு நூலகம்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综合
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 ( 包 括 诗 歌 、 散表达艺术
分析综合
文、小说、戏剧)(4)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
理解
文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阅 读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
(8)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
识记
*默写范围为基本篇目中《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4 版)要求背诵的内容
浙江高中语文学考备考 策略及考场作文复习
2016.7.9
2020/5/16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
一、学考与高考的关系
1.高考学考不同点比较
学考
高考
性质 过关
选拔
题型 选择题为主,文字题为 文字题为主,选择题
辅
为辅
题量 20题
26题
总分 100分
150分
时间 80分钟
150分钟
特点 较密切、较基础、较浅 重运用、重拓展、重
等级
A
B
C
D
E
人数比例% 15
30
30
20 不超过5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
3.学考考试内容与要求
内容类别 考试要点与要求
能力要求
基础知识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识记
及运用 常用规范汉字
(2)理解常用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正理解、表
确使用
达应用
(3)能辨析常见的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理解
品的艺术魅力
鉴赏评价
(5)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鉴赏评价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 理解
古 的意义和用法
代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 诗 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
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
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l~5)基 本篇目如下: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7.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2.劝学(节选)/《苟子》★
18.鸿门宴/司马迁
3.师说/韩愈★
19.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4.想北平/老舍
20.雷雨(节选)/曹禺
识记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
实用类和论述类文 (1)理解文中重要慨念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
本阅读(实用类文 本包括访谈、调查 报告、新闻、传记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
等,论述类文本包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理解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现 括自然科学和社会 (5)分析语言特色
(2)题型比例 客观题,16题左右,约占50%(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主观题,4题左右,约占50%(其中简答题约占10%,写作 题占40%)。
(3)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占70%。 稍难题,约占20%。 较难题,约占10%。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
题型 题序 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填空 17 简答 18 19 作文 20
12.荷塘月色/朱自清
28.《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
13.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9.项脊轩志/归有光
14.祝福/鲁迅
30.长亭送别/王实甫★
15.五人墓碑记/张溥★
31.逍遥游(节选)/《庄子》★
16.品质/[英]高尔斯华绥
32.兰亭集序/王羲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
(1)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
表达应用
(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表达应用
(3)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写 作
(4)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5)能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恰当地运用记叙、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表达应用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表达应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
4.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及运用,约占30%。 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约占30%。 写作,占40%。
题点
赋分
字音
3
字形
3
成语运用
3
语病
3
衔接
3
修辞
3
常识
3
古今义
3
翻译
3
诗歌理解与分析
3
实词解释(文言选段阅读)
3
虚词用法与意义(文言选段阅读)
3
赏析(文言选段阅读)
3
理解与分析(现代文选段)
3
概括(论述类小阅读)
3
理解与分析(论述类小阅读)
3
名句默写
3
对文中内容作简要说明(文学类选段阅读)
4
简析两篇选文的语言表达技巧(文学类选段阅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