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折射现象理论分析及应用

双折射现象理论分析及应用

双折射性
当光射入各向异性晶体(如方解石晶体)后,可以观察到有两束折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双折射现象。

两束折射线中的一束始终遵守折射定律这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通常用o 表示,简称o光;另一束折射光不遵守普通的折射定律这束光通常称为非常光,用e表示,简称e光。

光轴、主平面
当光在晶体内沿某个特殊方向传播时将不发生双折射,该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光轴是一特殊的方向,凡平行于此方向的直线均为光轴。

若光轴在入射面内,实验发现:O光、e 光均在入射面内传播,且振动方向相互垂直。

若沿光轴方向入射,O光和e光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和相同的波速,因而无双折射现象。

单轴晶体:只有一个光轴的晶体
双轴晶体:有两个光轴的晶体
主平面:晶体中光的传播方向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光的双折射现象
晶体有正晶体和负晶体。

正晶体: ne> no 负晶体: ne< no
惠更斯原理:O 光在晶体内任意点所引起的波阵面是球面。

即具有各向同性的传播速率。

e 光在晶体内任意点所引起的波阵面是旋转椭球面。

沿光轴方向与O光具有相同的速率。

e 光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传播速率Ve,在该方向的折射率ne主
e 光在其它方向上的折射率在n0~~~~~ne主之间。

平行光倾斜入射,光轴在入射面内,光轴与晶体表面斜交
如果光轴不在入射面内,球面和椭球面相切的点,就不会在入射面内,则O 光、e 光振动方向并不相互垂直。

平行光垂直入射,光轴在入射面内,光轴与晶体表面斜交
出射两束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光
平行光垂直入射,光轴在入射面内,光轴平行晶体表面
出射光沿同方向传播,具有相互垂直的偏振方向。

双折射现象的应用
尼科耳棱镜:两块特殊要求加工的直角方解石,如图:光轴在ACNM 平面内方向与AC 成480,入射面取ACNM 面
方解石的折射率n0=1.658, ne=1.486。

加拿大树胶的折射率n=1.55,O 光入射角大于其临界角arc sin(1.55/1.658)=69012’,被全反射,在CN 处为涂黑层所吸收。

出射偏振方向在ACNM 平面内的偏振光.
波晶片(波片)
厚度为d ,光轴与两个表面平行的双折射晶体薄片称为波片。

当自然光垂直入射时,由晶体 出射的是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 线偏振光,它们沿原入射方向 同向传播,但传播速度不同。

对于方解石晶体e 光比O 光快。

对于石英晶体e 光比O 光慢。

O 光和e 光两者到达波片的另一 表面时,必然有相位差。

设δ为O 光超前于e 光的相位,则 其光程差为: 若O 光和e 光的相位差为:d=2kπ 则 ,2,1,±±=-=
k n n k d o
e λ 该波片称为波长片或全波片。

若O 和e 光相位差为 d=(2k+1)π 则 ,2,1,0,)(2)12(±±=-+=k n n k d o e λ 称为二分之一波长片或半波片。

若O 和e 光相位差为 (2k+1)π/2 ,光程差是1/4 波长的奇数倍. 则 ,2,1,0,)
(4)12(0±±=-+=k n n k d e λ称为四分之一波片。

波片的作用是使通过它的O 光和e 光有相位上的 改变,因此也称为相位延迟器。

在偏振光分析 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d
n n o e )(-=∆λπδ/2)(d n n o 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