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群行为诸相关概念分类新框架

集群行为诸相关概念分类新框架

2. 西方有关集群行为的分类 西方国家往往从社会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对集群 行为进行特征描述或现象分析, 强调参与集群的 群 体心理!或 集体意识!, 强调集群行为的自发性、无 组织性和不稳定性。Popeno e 就曾按照活动的组织 化程度、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将非 制度性集体行动分为 集群行为!和 社会运动!, 他 认为为改革、革命、抵抗运动和表意运动等社会运动 更具有目的性, 有更加牢固确立的领袖和内部组织 模式, 持续时间也较长, 并且往往具有有意识的资源 动员过程和深刻的政治内涵。相对而言, 集群行为 更具有自发性, 并可进一步细分为: ( 1) 初级集群行 为, 如谣言、闲话、宣传和公众舆论, 这些都是让人们 共享信息和思想的方式, 即可以作为集群行为的形

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陈 浩 薛 婷 乐 国 安 集 群 行 为 诸 相 关 概 念 分 类 新 框 架
57



陈 浩 薛 婷 乐 国 安 集 群 行 为 诸 相 关 概 念 分 类 新 框 架
58
式, 也可作为引发恐慌、骚乱等集 群行为 的初级阶 段; ( 2) 大众行为( m as s behavior ) , 指的是发生在分 散群体中的集群行为, 参与者往往互不相识或联系 很少, 如恐慌、流行、时尚、大众歇斯底里, 灾后行为 等。[2] 但该分类中, 并没有把游行、示威、罢工、球迷 闹事、非法集会等中国学者普遍关注、已具备集群行 为概念内涵基本特征的、可能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 会治安的群体活动进行明确归类, 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特别是西方国家 天赋 人权!的思想与西方社会学的传统研究视角, [ 8] 而这 也为本研究扩充集群行为概念外延留下了空间。
按照 Blumer 的观点, 可将集群分为: ( 1) 偶合集 群( casual crow d) , 又叫 临时集群!, 这是结构最松 散的集群形式, 成员的感情投入和互动程度最低, 很 少或没有共同的目标, 如对交通事故、商店节日展销 给予临时性关注的人群; ( 2) 常规集群( conventional cr ow d) , 这种集群较具结构特征, 其成员通常遵照已 建立的社会准则或常规进行活动, 但成员间互动程 度较低, 如剧院观众和飞机乘客所组成的集群; ( 3) 表意集群( express iv e cr ow d) , 这种集群往往通过手 舞足蹈等活动来表达情感或释放内心的紧张, 但没 有一定要达到的目的, 如各种仪式、节日的纪念活动 等; ( 4) 社会连带集群( s olidaris t ic crow d) , 即能给其 成员提供强烈的社会团结感和统一感的集群, 可以 作为表意集群的一种特殊形式; ( 5) 行动集群( act ing cr ow d) , 指的是正在参加暴乱、骚乱或从事极端活动 的人群, 其成员往往经受着强大的社会压力, 并且这 种压力是普遍的和广泛流传的, 他们的活动具有违 规、短暂和不稳定等特征。[ 2] [ 5] ( P19~ 20)
类进行梳理。 1. 西方有关集群行为的定义 对集群行为的研究最早出现在 18 世纪的法国,
受当时法国大革命, 以及 1848 年至 1871 年欧洲其 他革命的影响, 一些学者开始观察和探究这些革命 中出现的集群行为现象。作为第一位研究集群行为 的现代理论家、法国人 L eBon, 就将一大群人突然在 同时做出了违反常规的行为称为 群众行为( Crow d behavior) !, 并认为这种行为完全不同个体单独行动 时的行为, 而是奇怪的、病态的、情绪骚动的、无组织 的以及具有破坏性的。[ 3] 后来英国心理学家 M cD ou gall 又将之改称为 团体行为( group behav io r) !, 但 在 M cDoug al l 看来, 团体行为具有忘我、牺牲及效忠 等道德色彩, 并且能够做出个体不能做出的高级精 神行为。[ 6] 美国社会学家 Park 受 LeBon 的影响和启 发, 于 1904 年用德文撰写了∀集群与公众#一书, 开 始了他对集群行为的研究。后来, Park 在芝加哥大 学任教期间, 与 Burg es s 合著了∀社会学科学导 论# 一书, 第一次对集群行为( collect ive behavior, 国内 还翻译成 集合行为!) 做了全面阐述, 从而将集群行 为正式纳入到社会学研究领域中, Park 认为集群行 为是一种在共同和集体情绪冲动的影响下发生的个 人行为, 是一种冲动。换句话说, 集群行为是社会互 动的结果, 没有他人在场, 没有社会互动, 也就不会 有集群行为。[ 4]
*
集群行为诸相关概念分类新框架
陈 浩, 薛 婷, 乐国安




浩 薛
婷 乐 国 安
集 群 行 为 诸 相 关 概 念 分 类 新 框 架
[ 摘 要] 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集群 行为的定义 和分类进行 梳理、分析的基础 之上, 提出了较为 全 面且更加契合中国社会时代背景的集群行为相关概念分类新框架, 认为集群行 为属于非制度性集 体行动 范畴之内, 而集群行为范畴中包含群体性事件。研究者期望 该分类框架成为之 后集群行为研究与 学术交 流的参考框架之一。
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集群行为可能涉及不同 类型的集群, 不同集群的特征也相应体现了不同集 群行为的特点, 而在这些集群中, 研究者较感兴趣的 是集群行为中更容易涉及的 表意集群! 社会连带 集群!和 行动集群!。
三、西方有关集群行为的 定义与分类
长久以来, 集群行为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实 践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但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 面的差异, 不同国家、地区学者的研究在程度、角度 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为了整体上把握集群行 为的本质和类别, 需要先对国内外的相关定义和分
Key Words: col lective behavior; mass crow d ev ent; co llect ive act ion; cat e
gorizat ion f ramew ork
一、引 言
群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反社会性,
集 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 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 的普遍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跨学科、跨历史和跨地域 的研究领域。而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 学科的研究者和社会实践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其 进行定义和分类, 这很容易造成对集群行为的认识 混乱, 既不利于学术上的交流, 也不利于深入研究和 认识集群行为的本质。鉴于此, 本文在对以往国内 外有关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 上, 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且更适合中国社会时代
56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资助课题 网络行为 社会学研 究与定量 指标! ( 2010C B731404) ; 中央高校 基本科研 业 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 ( N K ZX B10146) 。
群众! 聚众!) 来特指集群行为中的群体。集群行 为研究的先驱 LeBo n 就将集群定义为 一群人的聚 合!, 并认 为 这 种聚 合 具 有单 个 个体 所 没 有的 特 征。[3]( P45~ 53) 之后, 社会学家 Park 又将集群和公众进 行了区分, 认为集群参与的才是集群行为, 公众参与 的公众行为不是集群行为, 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互 动方式的不同, 前者的成员间没有讨论和思考, 只是 简单的骚动。后者是一种有理性的行为。[ 4] P openoe 将集群定义为 有着共同的关注点而临时聚集到一 起的人群!, 并认为 集群与其他更为普遍的社会群 体区别开来的特征是不确定感和紧迫感。集群中的 每个人并非都有同 样的期望。其 情景相 对模糊不 清, 情景本身也无结构性特征, 目标不明确。不过集 群中的成员都会感到有事将要发生。![2] 这基本上代 表了目前学界对集群这一概念的普遍认识。
[ 关键词] 集群行为; 群体性事件; 集体行动; 分类框架 [ 中图分类号] C912.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3- 8179( 2010) 06- 0056- 05
A New Categorization Framework for Collective Behavior related Concepts
CH E N H ao, XU E T ing , Y U E Guo an
( N ankai Uni ver sit y , T ianj in 300071, Chi na)
Abstract: On t he basis o f sort ing and analyzing t he definit ions and cat ego ri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 ES ( Phil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 ion)
第 32 卷第 6 期 2010 年 11 月
VOL. 32 NO. 6 N O V . 2010
3. 集体行动与集群行为 社会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中有一个与集群行为 密切相关 的概念 ∃ ∃ ∃ 集体 行动( collect ive act ion) , 厘清集体行动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认清集群行为在 人类行为谱系中的坐标。 实际上, 所有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一起行 动的团体活动都可称为集体行动。集体行动可分为 两大类: 一类是在既定的制度规范内的集体行动, 即 制 度性 集体行 动! 。这 类集 体行 动的 最 大特 点 是在 行动方向、行为标准、角色扮演和组织系统上都具有 可测性, 即行动往往是建立在共同信念和期望以及 明确目标的基础上, 并具有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和 一定的规则、制度, 如组织行为。另一类是指超越既 定制度规范的集体 行动, 即 非制 度性集体行动!。 与前者相反, 这类集体行动的最大特点是在行动方 向、行为标准、角色扮演和组织系统上都是难以预测 和控制的。许多行动都没有形成共同的信念或公认 的原则, 并且缺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行动目 标。大多数学者和社会实践者更关注于具有一定破 坏性、反社会性、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消极影响的非制 度性集体行动, 如激烈的暴动、商业恐慌、战争中的 歇斯底里!等, 因此又有人将这类集体行动称为 反 制度性集体行动! 。[9] (P432~ 454) [ 10] 由此可见, 集体行动 ( collect ive act ion) 应该是 集群行为的上一级概念。而且, 相对于例如组织行 为这样的制度性集体行动, 集群行为缺乏事前确定 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 [ 2] 应该属于非制度性集体 行动范畴之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