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核电厂的安全系统
正常运行和停堆情况下堆芯冷却
• 正常运行时,一回路冷却剂在流过反应堆堆芯时受热,而 在蒸汽发生器内被冷却。 • 反应堆停闭时,堆内链式裂变反应虽被终止,但燃料元件 中裂变产物的衰变继续放出热量,即剩余释热。为了避免 损坏燃料元件包壳,应通过蒸汽发生器或余热排出系统, 继续导出热量。
事故工况下堆芯冷却
反应堆的安全功能——反应性控制
• 反应性控制类型: (1)紧急停堆控制。迅速引入负反应性,紧急停堆。 (2)功率控制。动作迅速,补偿因负荷、温度和功率水平 变化引起的反应性瞬态。 (3)补偿控制。补偿燃耗、裂变产物积累,也用于改变堆 内功率分布。反应性当量大,动作过程缓慢。
反应堆的安全功能——反应性控制
反应堆的安全性——固有安全堆
池式快堆IFR (Integrad Fast Reactor)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GR (Modular 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过程固有最终安全反应堆PIUL(Process Inherent Ultimately Safe Reactor) 。
• 在反应堆失去正常冷却的事故工况下,有以下导出堆芯热 量的方法: (1)由辅助给水系统提供给水,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旁路 系统排入大气。 (2)当一回路温度和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由余热排出系 统冷却。一回路处于大气压力下时,可由堆换料水池冷却 净化系统排出余热。 (3)当蒸汽管道出现破口时,安全注射系统向堆芯注入含 硼水,以补偿由于堆芯过冷所丧失的冷却剂装量。 (4)当一回路系统出现破口时,堆芯产生的功率将由破口 流出的液态或汽态的冷却剂带到安全壳内,安全壳喷淋系 统动作,进行循环冷却。
反应堆的安全功能——包容放射性产物
• 事故工况下,下列系统或装置将参与各道放射性屏障功能 的控制。 第一道屏障:反应堆紧急停堆系统 第二道屏障:稳压器安全阀 第三道屏障:有以下系统或装置动作: ① 安全壳自动隔离; ② 安全壳喷淋系统, 用于降低安全壳内压和减少大气放射 性碘; ③ 氢气复合装置,消除失水事故情况下产生的氢气,防止可 能出现的氢爆; ④ 砂堆过滤器过滤排放,防止安全壳超压; ⑤安全壳内废气及废液的外泄漏分别由碘过滤器及核岛排气 及疏水系统收集后重新送回安全壳。
非能动安全性(例4)
Containment pressure reduction following a LOCA using steam condensation in suppression pools
非能动安全性(例5)
非能动安全性(例6)
反应堆的安全性
(3)能动的安全性必须依靠能动设备(有源设备),即需 由外部条件加以保证的安全性。
第2章 核电厂的安全系统
本章内容
• 2.1 反应堆的安全性(掌握) • 2.2 反应堆的安全功能(掌握) • 2.3 核电厂专设安全设施(熟悉)
安全功能的内容和实现
控制堆芯反应性 安全功能 有效冷却堆芯 包容放射性核素不 向外释放
反应性控制 系统
反应堆保护 系统
专设安全设 施
反应堆的安全性
• 四种安全性要素: (1)自然的安全性只取决于自然科学法则的安全性,事故 时能控制反应堆反应性或自动终止裂变,确保堆芯不熔化。 如: 内在负反应性系数(冷却剂温度系数、空泡系数) 控制棒藉助重力落入堆芯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注入系统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注入系统
• 低压安注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系列。 – 每个系列由一台低压安注泵、通往换料水箱和安全壳 地坑的吸水管道和一回路冷、热管段的注入管道和阀 门组成。 – 低压安注泵在直接注入阶段从换料水箱吸水,再循环 注入阶段从安全壳地坑吸水,排出的水送到高压安注 泵入口,或当泵出口压力高于一回路压力时直接注入 一回路。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注入系统
• 蓄压箱注入系统为非能动系统,不用安注信号启动任何电 气设备。在失水事故情况下,一旦一回路系统的压力低于 蓄压箱的注入压力时,蓄压箱内氮气压力使逆止阀打开, 蓄压箱内的含硼水迅速注入堆芯,每个蓄压箱的水量可淹 没半个堆芯。 • 发生大破口失水事故时,一回路压力迅速下降,应急堆芯 冷却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将全部投入。启动高压安注泵和低 压安注泵有时间延迟,且流量也受限制,蓄压箱注入系统 可靠、迅速地向堆芯注入大量含硼水,保证堆芯得到及时 冷却。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注入系统
• 蓄压箱注入系统:蓄压箱注入系统图如图所示。该系统由安 装在安全壳内的三个蓄压箱及其与一回路冷管段相连的管道 和阀门组成。
AP1000非能动安全注入系统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壳系统
• 安全壳是包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气密承压构筑物。其主 要功能是: – 发生失水事故和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时承受内压,容 纳喷射出的汽水混合物,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向环 境的释放,作为放射性物质与环境之间的第三道屏障。 – 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放射性辐射提供生物屏蔽,并 限制污染气体的泄漏。 – 作为非能动安全设施,能够在全寿期内保持其功能, 必须考虑对外部事件(如飞机撞击、龙卷风)进行防 护和内部飞射物及管道甩击的影响。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注入系统
安全注入系统,又称应急堆芯冷却系统 • 系统功能: – 当一回路系统破裂引起失水事故时,安全注入系统向 堆芯注水,保证淹没和冷却堆芯,防止堆芯熔化,保 持堆芯的完整性。 – 当发生主蒸汽管道破裂时,反应堆冷却剂由于受到过 度冷却而收缩,稳压器水位下降,安全注入系统向一 回路注入高浓度含硼水,重新建立稳压器水位,防止 反应堆由于过冷而重返临界。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注入系统
系统组成:安全注入系 统必须能够根据事故引 起一回路系统压力下降 的情况,在不同的压力 水平下介入。因此,安 全注入系统通常分三个 子系统: – 高压安全注入系统; – 蓄压箱注入系统; – 低压安全注入系统。
专设安全设施——安全注入系统
• 高压安注子系统: – 一回路小的泄漏或发生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引起一回 路温度和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高压安全注入系统投 入,向一回路注入含硼水。 – 高压安全注入系统由换料水箱、高压安注泵、浓硼酸 再循环回路和通往一回路的注入管线及相关阀门的管 道组成。每个系列上由一台空气冷却的高压安注泵和 一台水冷的低压安注泵。 – 高压安全注入系统由两个系列A和B组成。每个系列提 供百分之百的应急冷却水。 – 高压安注系统的工作分为直接注入和再循环注入阶段。
专设安全设施
实现手段: 1 独立冗余; 逻辑组合2/3,2/4等; 2 保护参数多样性; 如LOCA,RCS系统压力,安全壳压力,湿度,放射性剂量 3 覆盖所应对的所有事故谱; 4 保护通道独立 可靠仪表电源,实体隔离, 5 失效安全
专设安全设施
• 系统按设计基准事故确定的冷却性能须满足如下要求: – 燃料包壳最高温度保持低于1204℃。 – 最大包壳氧化程度不超过包壳总厚度的17%; – 最大产氢量不超过包壳-水化学反应产氢量的1%; – 安全壳内压力保持在设计压力以下。 – 堆芯保持可用的冷却流道。
反应堆的安全性——固有安全堆
池式快堆
反应堆的安全性——固有安全堆
池式快堆
反应堆的安全性——固有安全堆
模块化高温气冷堆
反应堆的安全功能
• 反应堆安全设施有特定的安全功能:
反应堆的安全功能——反应性控制
• 受控的反应性: – 补偿堆芯长期运行所需的剩余反应性, – 调节反应堆功率的水平适应负荷, – 作为停堆的手段。 • 凡是能改变反应堆有效倍增因子的任一方法均可作为控制 反应性的手段。 – 向堆芯插入或抽出中子吸收体; – 改变反应堆的燃料富集度, – 移动反射层, – 改变中子泄漏等等。
• 吸收体引入堆芯的方式: 1)控制棒:分为补偿棒、调节棒和安全棒三种。 控制棒是由中子吸收截面较大的材料制成。应耐辐射、抗 腐蚀和易于机械加工等。 2)可燃毒物:中子吸收截面较大的物质钆(Gd)或硼(B) ,吸 收截面比燃料的大,比燃料更快烧完少可移动控制 棒的数目,简化堆顶结构,还能改善堆芯的功率分布。 3)可溶毒物:一种吸收中子能力很强的可以溶解在冷却剂 的物质,如硼酸。优点是毒物分布均匀和易于调节。化学 补偿控制只能补偿由于燃耗、中毒和慢化剂温度变化等引 起的缓慢的反应性变化。
专设安全设施
专设安全设施设计原则: 1)高度可靠。安全停堆地震时,设施仍能发挥功能。 2)有多重性。应设置两套或两套以上执行同一功能的系统, 并且最好按不同的原理设计。 3)各自独立。不共用其它设备或设施。对重要的能动设备 必须实体隔离。如,辅助给水系统的汽动泵和电动泵应采 取隔离措施,以防止一台故障而飞散的碎片击毁另一台泵。 4)能定期检查。 5)有可靠电源。在发生断电事故时,备用电源应在规定的 时间内达到额定的输出功率。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也 具有独立性、多重性和检查的可能性等特点。 6)充足的水源,要在发生失水事故的情况下,自始至终都 能满足使堆芯冷却和安全壳降压所必需的水量。
砂堆过滤器
专设安全设施
在压水堆核电厂,一旦发生失水事故时,即使紧急停堆, 也会因堆芯的贮热和裂变产物衰变热,使燃料包壳烧毁,甚 至堆芯熔化;冷却剂的大量泄放,会引起安全壳内压力升高, 危及安全壳的完整性。为此,设置了专设安全设施。 这些设施具有下列功能: (1)发生失水事故时,向堆芯注入含硼水; (2)向安全壳大气喷淋除碘,阻止放射性物质向大气排放; (3)阻止安全壳中氢气浓集; (4)向蒸汽发生器事故供水。
反应堆的安全性——四种安全性要素
(1)自然的安全性只取决于自然科学法则的安全性,事故时 能控制反应堆反应性或自动终止裂变,确保堆芯不熔化。 如:多普勒效应
燃料温度升高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将使共振峰展宽, 共振吸收中的“能量自屏现象” 和“空间自屏”效应都将 减弱,从而使有效共振积分增加,逃脱共振吸收概率减小, 有效增殖因子下降。
反应堆的安全性
(4)后备的安全性指由冗余系统的可靠度或阻止放射性物 质逸出的多道屏障提供的安全性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