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铸作业

连铸作业

1.鼓肚变形往往伴随有较为严重的中心偏析发生。

2.铸机采用的切割方法主要有火焰切割和机械剪切两类。

3.晶核的长大过程中,如果树枝晶的各方向的主轴都均匀发展,则可形成等轴晶。

4.减少钢中夹杂物的最根本途径:一是尽量减少外来夹杂物对钢液的污染,二是设法使已存在于钢液中的夹杂物排出,净化钢液。

5.钢液发生凝固的热力学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过冷度。

6.钢液中晶核的形成有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两种方式,其中以异质形核为主。

7.结晶器目前的润滑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A、润滑油润滑,B、保护渣润滑。

8.按连铸机结构的外形可分为立式连铸机,立弯式连铸机,弧形连铸机,水平连铸机等。

9.采用多点矫直的好处有:可消除铸坯内裂的可能,从而实现带液芯矫直,也不致产生内裂,从而能够提高拉坯速度。

10.往结晶器内加保护渣时,要做到勤加、少加,保证均匀覆盖钢液面。

11.连铸钢水温度要求严格,必须从控制出钢温度和过程温降着手。

12.连铸坯质量的含义包括铸坯纯净度、铸坯的形状缺陷、铸坯表面缺陷、铸坯内部缺陷。

13.连铸坯的表面缺陷源于结晶器。

14.在结晶器内,按坯壳表面与铜壁的接触情况可将钢液凝固过程分为弯月面区,紧密接触区,气隙区。

15.在实际钢锭和铸坯中,晶体以定向方式长大所得到的是柱状晶16.在连铸坯中,偏析分为显微偏析和宏观偏析,其中显微偏析是由于结晶的不平衡性而导致的。

17.在正常浇注过程中,对拉速的调整要遵循慢而平稳的原则。

18.立式连铸机的整套设备全都布置在一条铅垂线上,水平连铸机的整套设备全都布置在一条水平线上。

19.对实际钢液来说,由于杂质元素及合金元素的作用,结晶时多为树枝状的生长方式。

20.外来夹杂物从大小看为大型夹杂。

虽然量少,但对钢的性能影响大。

21.长水口用于钢包与中间包之间,保护钢流不受二次氧化。

22.水口的安装必须满足在长时间的浇注过程中保证钢流圆滑不散流;流量稳定,不堵水口的工艺要求。

23.气-水喷雾冷却是指水在喷嘴内与压缩空气混合后并喷射出雾化好、高冲击力广角流股的冷却方式24.为减小气隙,与结晶器内铸坯冷却收缩程度尽量吻合,结晶器须具有合适的倒锥度。

25.为很好地发挥结晶器保护渣充填气隙,改善传热及润滑的作用,液渣层厚度必须在10~15㎜。

26.中间包水口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钢水温度低,二是钢水中氧含量高或Al含量高。

27.大包长水口和大包下水口的连接处必须密封,常用的处理手段氩气环密封和安装特殊的垫片。

28.二冷水控制、调节的目的:保证铸坯均匀冷却,保证一定的矫直温度。

99.鼓肚变形往往伴随有较为严重的中心偏析发生。

98.在实际钢锭和铸坯中,晶体以定向方式长大所得到的是柱状晶。

97.为很好地发挥结晶器保护渣充填气隙,改善传热及润滑的作用,液渣层厚度必须在10~15㎜。

96.连铸坯凝固是分阶段的凝固过程,即结晶器内形成初生坯壳,二冷区内带液芯的铸壳稳定生长,临近末期的坯壳快速生长。

95.水滴雾化程度的好坏可通过水滴直径来反映。

94.为保证二冷区从下到下水量逐渐递减,但又便于控制,在二冷水量的控制上大多采用分段按比例递减给水量。

93.由连铸机的冶金长度计算得到的连铸机拉速为最大拉速。

92.铸坯存在一个脆性温度区,即700~900℃,冷却制度的选择就是要避开这一脆性温度区。

91. 对实际钢液来说,由于杂质元素及合金元素的作用,结晶时多为树枝状的生长方式。

90.某铸机的规格型号为5R9.0—200,其中的“200”表明“该铸机的拉坯辊辊身长为200㎜”。

89.在结晶器内,按坯壳表面与铜壁的接触情况可将钢液凝固过程分为弯月面区,紧密接触区,气隙区。

88.中间包水口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钢水温度低,二是钢水中氧含量高或Al含量高。

87.铸机采用的切割方法主要有火焰切割和机械剪切两类。

86.水口的安装必须满足在长时间的浇注过程中保证钢流圆滑不散流;流量稳定,不堵水口的工艺要求。

85.减少钢中夹杂物的最根本途径:一是尽量减少外来夹杂物对钢液的污染,二是设法使已存在于钢液中的夹杂物排出,净化钢液。

84.结晶器内热量传递线路为钢水——凝固坯壳——液态渣膜——气隙——铜壁——冷却水,其中传热最大的障碍是气隙。

83.为减少铸坯角部裂纹的产生,在选择二冷区喷嘴的喷射角时,要能覆盖80%的铸坯表面。

82.在实际生产中,为防止中间包出现漩涡,渣子,空气卷入,中间包内钢水临界高度应不低于200-250㎜。

81.钢液中的碳含量处于0.10~0.19%时,是铸坯裂纹的敏感区。

80.连铸方坯脱方的程度一般是用对角线的长度差来表示。

79.在多炉连浇中,要保证浇注不中断,应做到更换钢包和中间包要迅速,其中要求:更换钢包时间≤3min。

78.某铸机的规格型号为5R9.0—200,其中的“5”表明“该铸机为5机5流”。

77.连铸坯质量的含义包括铸坯纯净度、铸坯的形状缺陷、铸坯表面缺陷、铸坯内部缺陷。

76. 在连铸坯中,偏析分为显微偏析和宏观偏析,其中显微偏析是由于结晶的不平衡性而导致的75.晶核的长大过程中,如果树枝晶的各方向的主轴都均匀发展,则可形成等轴晶。

74. 大包长水口和大包下水口的连接处必须密封,常用的处理手段氩气环密封和安装特殊的垫片。

73. 连铸钢水温度要求严格,必须从控制出钢温度和过程温降着手。

72. 钢液发生凝固的热力学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过冷度。

71. 连铸坯的缺陷有形状缺陷、表面缺陷、内部缺陷。

其中、表面缺陷源于结晶器。

70.钢液中晶核的形成有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两种方式,其中以异质形核为主。

69. 拉坯矫直装置的作用有拉坯,矫直,送引锭。

68.在主控室内将万能选择开关置于浇注位上,正常情况下,结晶器振动装置,结晶器润滑送油装置,二冷喷淋水闸阀,蒸汽抽风机随拉矫机的起动而同时启动。

67.在多炉连浇中,要保证浇注不中断,应做到更换钢包和中间包要迅速,其中要求:更换中间包时间≤1min。

66.中包覆盖剂的作用是保温、吸附夹杂物、防止二次氧化。

65.目前连铸机上广泛采用二次冷却方式主要有:全水喷雾冷却,气-水喷雾冷却和干式冷却。

64.防止钢水二次氧化采用保护浇注是很必要的措施。

63.生产经验表明,钢包吹气搅拌3~5min,就可满足钢水温度和成分均匀的要求。

62.从结晶器注入钢水到开始起步拉坯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应保持在30~90 S ,以保证钢液有足够的初凝时间。

61.[Si]、[Mn]的多少既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又影响钢水的可浇性,故为了保证钢水具有良好的可浇性,则[Mn]/[Si]应≥3。

60.影响V拉的限制性因素是结晶器出口坯壳厚度。

59.在连铸坯中,偏析分为显微偏析和宏观偏析,其中宏观偏析是由选分结晶引起的。

58.铸坯存在着一个低延性,又称脆性温度区,二次冷却的冷却制度的选择就是要避开这个温度区。

如高效连铸机须采用强冷却,即矫直时铸坯表面温度应<700℃。

57.结晶器振动的主要作用是脱模。

56. 液相穴长度应小于和等于结晶器液面至第一对拉矫辊的距离,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拉坯速度和铸坯厚度。

55.结晶器下口尺寸应比铸坯尺寸大。

54. 连铸钢水对温度的要求是一定的过热度,均匀,稳定。

53. 大包浇铸是连铸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主要操作内容是按工艺要求将钢包内的钢水注入中间包。

52. 钢液发生凝固的热动力学条件是有必要的晶核。

51. 连铸坯的缺陷有形状缺陷、表面缺陷、内部缺陷。

其中内部缺陷源于二次冷却区。

50.对实际钢液来说,由于杂质元素及合金元素的作用,结晶时多为树枝状的生长方式。

49.某铸机的规格型号为5R9.0—200,其中的“9.0”表明“该铸机弧形半径为9.0m”。

48.为减小气隙,与结晶器内铸坯冷却收缩程度尽量吻合,结晶器须具有合适的倒锥度。

47..二冷水控制、调节的目的:保证铸坯均匀冷却,保证一定的矫直温度。

46.往结晶器内加保护渣时,要做到勤加、少加,保证均匀覆盖钢液面。

45.外来夹杂物从大小看为大型夹杂。

虽然量少,但对钢的性能影响大。

44.在正常浇注过程中,对拉速的调整要遵循慢而平稳的原则。

43.根据理论计算和生产实践证明,铸坯出结晶器时坯壳安全厚度为 8~15㎜。

42.为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在钢水从中包进入结晶器采用的保护浇注手段是浸入式水口+保护渣。

41.连铸钢水浇铸温度指开浇5分钟后,中间包内距钢液注入点最远的一流水口区域的钢水温度。

40.对于铝镇静钢,为保证其有好的可浇性和铸坯质量,须对钢水进行钙处理,以使Al2O3转变为7 Al2O3·12CaO。

39.鼓肚变形往往伴随有较为严重的中心偏析发生。

38.在实际钢锭和铸坯中,晶体以定向方式长大所得到的是柱状晶。

37.为很好地发挥结晶器保护渣充填气隙,改善传热及润滑的作用,液渣层厚度必须在10~15㎜。

36.连铸坯凝固是分阶段的凝固过程,即结晶器内形成初生坯壳,二冷区内带液芯的铸壳稳定生长,临近末期的坯壳快速生长。

35.水滴雾化程度的好坏可通过水滴直径来反映。

34.为保证二冷区从下到下水量逐渐递减,但又便于控制,在二冷水量的控制上大多采用分段按比例递减给水量。

33.由连铸机的冶金长度计算得到的连铸机拉速为最大拉速。

32.铸坯存在一个脆性温度区,即700~900℃,冷却制度的选择就是要避开这一脆性温度区。

31. 对实际钢液来说,由于杂质元素及合金元素的作用,结晶时多为树枝状的生长方式。

30.某铸机的规格型号为5R9.0—200,其中的“200”表明“该铸机的拉坯辊辊身长为200㎜”。

29.在结晶器内,按坯壳表面与铜壁的接触情况可将钢液凝固过程分为弯月面区,紧密接触区,气隙区。

108.为减小气隙,与结晶器内铸坯冷却收缩程度尽量吻合,结晶器须具有合适的倒锥度。

107..二冷水控制、调节的目的:保证铸坯均匀冷却,保证一定的矫直温度。

106.往结晶器内加保护渣时,要做到勤加、少加,保证均匀覆盖钢液面。

105.外来夹杂物从大小看为大型夹杂。

虽然量少,但对钢的性能影响大。

104.在正常浇注过程中,对拉速的调整要遵循慢而平稳的原则。

103.根据理论计算和生产实践证明,铸坯出结晶器时坯壳安全厚度为 8~15㎜。

102.为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在钢水从中包进入结晶器采用的保护浇注手段是浸入式水口+保护渣。

101.连铸钢水浇铸温度指开浇5分钟后,中间包内距钢液注入点最远的一流水口区域的钢水温度。

100.对于铝镇静钢,为保证其有好的可浇性和铸坯质量,须对钢水进行钙处理,以使Al2O3转变为7 Al2O3·12CaO。

1、.对于绝大多数钢种都应尽量控制柱状晶的发展,扩大等轴晶宽度。

(√)2、钢的凝固结晶过程只存在温度过冷。

(×)3、根据断面大小在引锭头槽内添加废钢屑,铝粒和适量的冷钢,以保证起步前对结晶器内钢水足够的冷却,防止起步漏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