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破产法律法规(全面) PPT
企业破产法律法规(全面) PPT
破产管理人介入破产程序过程中,是一 个独立的主体,管理人不再仅限于在破 产重重整中对他人提出建议等的角色, 而是自己要做出相应决定
二、在与法院互动、沟通时接受监督
• 破产法规定,破产重整管理人一般由法院选任,对法院负 责并报告工作 • 法院确保其在破产案件中保持中立监督地位,主要参与事 项应当集中于程序方面,而不宜对管理人应当为的事务性 工作进行主动干涉,更不宜介入市场机制下的有关商业判 断和经营决策。 • 管理人虽直接管理债务人财产并有权作出管理决定,并不 意味着管理人可以取代法院行事。破产程序毕竟是司法程 序,法院不但需要对破产程序中产生的纠纷进行裁决,而 且要对破产程序中关键阶段的推进予以核准,以维护程序 公平和效率。 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应当接受法院的监督和管理。
一、破产案件中的管理人的角色定位 对破产案件各方法律地位的清晰界定,是管理人引 导各方互动的基本理论前提
• • • • • 与法院之间是什么法律关系? 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何种关系? 管理人与债务人、债权人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 管理人管理、处分破产财产的权利来自何处? 管理人未尽必要的注意义务对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承 担何种性质的民事责任? 以上在破产重整中如何正确引导互动,促使破产重整顺利进 行,是我们这次沟通的主题
相关而密切关联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施行时尚未审结的 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权人对人员下落不明或者财产状况不清的债务人 申请破产清算案件如何处理的批复》;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 定(一)(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 • • • • • • •
一、破产案件中的管理人的角色定位 二、在与法院互动、沟通时接受监督 三、政府及其他部门角色定位互动 四、与债权人自治角色上的互动 五、与债务人责权角色定位上的互动 六、从信息披露中引起各方互动的兴趣 七、破产管理人如何接管企业 八、债权申报、审核与确认 九、疑难问题的讨论
人民 法院
管理 人
债务人
债权人
人民 法院
政府及各职 能部门
管理 人
债权人
债务人
人民 法院
政府及各职 能部门
管理 人
债权人
优先 债权 人 普通 债权 人
投资 人
债务人
债权 人会 议 债权 人委 员会
股 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管理人职责
《破产法》于第17条、第18条、第20条、第25条、第26条、第31条至 第37条等条款,围绕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对 管理人的职责作了规定。 • 管理人可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也可由债务人在管理人的监督下 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 重整计划草案由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管理人或债务人提出; • 当部分表决组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债务人或管理人可以与未通过 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协商; • 如果由管理人提出重整计划草案的,管理人有义务向债权人会议作出 说明,并回答询问; • 在重整计划监督期内,债务人须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执行情况和债 务人财务状况; • 管理人可申请延长重整计划的监督期限,并须在监督期限届满时向法 院提交监督报告。
把握角色定位,引导各方互动
前言:破产制度特点
• “老而新”:破产来源于古罗马的委托财产制度,是一种古老的法律制 度,起初是解决个人债务危机的一种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逐渐确 立了一套破产清算、和解与重整程序,用于规范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工 作,对债权人、债务人、投资者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各方利益进行衡平, 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 “广而深”:破产法的涉及面甚广,不仅与民商事法律体系下的民事法 律和商法法律体系中的合同法、公司法等多部部门法息息相关,同时与 金融法、民事诉讼法、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乃至刑法、刑事诉讼 法、行政法等也密不可分。实践表明,仅仅依靠一部成文的《破产法》 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或规定是难以广泛实施并发挥其应有社会经济制度调 整功能的,破产法的实施还必须依靠诸多相关法律及配套制度的保障方 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实现其法律价值、经济价值乃至其他社会价值。 现代企业的负债管理、内源性融资、市场生态的优化将不得不被提 起,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结构、融资结构的改进,投资者、债权人与债 务人关系的改进,资本管理制度的改进。
企业破产的三个程序
重整
破产 程序
清算 和解
特别说明
•
• •
清算作为最终程序,本意是将所有的利益各方逼到悬崖边,不能无限 制地为自身的利益不断搏弈,但是解决僵尸企业淘汰出局的一种措施 ,有效解决资源再度合理分配 重整是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化的途径,需要管理人与所有利益各方发挥 才智,寻找最佳的途径,是对具有拯救价值的僵尸企业的进行挽救 和解是简易的重整,在不影响股东利益格局下实现债权人与债务人的 搏弈,在各自有限的让步条件下,实现各自利益
从重整监督程序设置的角度来说,管理人作为重整监督人派生于法院 在重整程序中的监督职能,是法院监督职能独立化专业化的产物和表 现。重整监督人实为法院在重整程序中的特别助理人,是一种程序辅 助人员,这是管理人作为监督者的第一种法律地位。从企业权力配置 的角度而言,管理人还具有另外一种法律地位,即重整状态下企业独 立的监察机构。
管理人角色定位
• 债务人的替代者
作为债务人的替代者,管理人是接管重整企业,对企业财产进行重整 营业的特殊机构,以强大的权势与厚重的责任成为债务人“财产代管 人”的法律地位,搭建利益矛盾对立多方的沟通桥梁,进行资源重整 、组织创新、债务和解,实现强化公司体质、提升竞争力、化解破产 危机的目的。
• 监督者:债务人继续经营过程中的监督、重整程 序终结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的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