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PPT电子教案
中, 过度垦荒、垦殖、超载放牧造成许多野 生动植物栖息地日趋萎缩。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野生动植物资源 进行过度乃至掠夺式开发是造成生物多样 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化,许多 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传统品种遭 到淘汰,甚至永远消失。
4、中国复杂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使得外来物种极易找到适宜的生 态环境。
五、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
1、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2、战略目标
保护成效
1.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建立 2.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计划 3.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4.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科研和监测能力得到提升 5.就地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6.迁地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7.生物安全管理得到加强 8.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进步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别威胁程度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部分生态系统功能出现退化、一 些重要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遗传资 源流失和丧失状况不容乐观。,中国 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和严 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短时 间内难以扭转。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多方面受到威胁
1.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2.物种濒危程度加剧 3.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5、气候变化
无节制的捕鱼
被捕杀的野生动物
被破坏的家园
烟雾缭绕的工厂
西南大旱缩影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 性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 性
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必要性:
全球生态看,人类生存的合适环境—大气的气体组分、 地球表面的温度、地表沉积的氧化还原电势以及PH值都是 由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积极地控制着。今日仍生存在地球 上的物种,特别是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物种,一旦消失 了,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种对后代可能是最宝贵的生物资 源。因此,保护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 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的发展都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紧迫性: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能源五大 危机,这些危机的解决都与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密 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 家,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压力以及缺乏对生物 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造成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如果不 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着能否继续以其固有的方式 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用亟待 加强,刻不容缓。
返回
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一些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生存 环境遭受破坏,栖息地丧失,野 生稻原有分布点中的60%—70% 已经消失或萎缩。部分珍贵和特 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 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一 些地方传统和稀有品种资源丧失
返回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不容乐观
1.1998年出版的《中国生物多 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估计中国物种 的受威胁程度,哺乳类为23.06%, 鸟类14.63%,爬行类4.52%,两栖 类2.46%,鱼类2.41%,裸子植物 28%,被子植物13%左右。
东北山地平原区 蒙新高原荒漠区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 青藏高原高寒区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1.物种高度丰富 2.特有属、种繁多 3.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的种质资源
异常丰富 4.区系起源古老 5.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面前,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 的国家之一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 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 国就占156种,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近年来中 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 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 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 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 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受威胁程度 及生物多样性保
赖家业 E-mailaijieye@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及性状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1990年生物多样 性专家把我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个全球最丰富国 家的第8位。在北半球国家中,我国是生物多样性 最为丰富的国家 。
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当前经济发展最 快的国家之一,众多人口、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了近年来对 于生物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还是偏重于经济发展,着重进 一步提高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强度,忽视了对作为自然可更新 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使得中国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的损 失,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人口增长的需求。因此,我们务 必采取有效措施,是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的保护,时能最终 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
下一张
物种濒危程度加剧
据估计,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 达15%—20%,其中,裸子植物、兰科植 物等高达40%以上。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 断加剧,有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 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非国家 重点保护物种群下降趋势明显。
返回
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我国人工林树种单一,抗病虫 害能力差。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 化。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部分重要湿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带 物种及其栖息地不断丧失,海洋渔 业资源减少。
战略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5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 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中期目标:到2020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 丧失与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3.远景目标: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 实保护。
六、我国生物多样保护优先区域介绍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 以及主要保护对象分布特点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 8个自然区域: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不容乐观
2. 据2004年发布的《中国物种红色 名录》估计,中国野生动植物濒危状况 远比过去的估计高,特别是植物的濒危 物种比例远远超出过去的估计。近二三十 年来,中国海洋底层和近层鱼类资源衰落, 产量下降,渔获物组成低龄化、小型化 和低值化。
三、我国生物多样性遭 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