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300 首(五年级)目录-上册-第一组1.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2)2.平陵东[汉]乐府民歌 (3)3.短歌行[东汉]曹操 (4)4.梁甫吟[三国]诸葛亮 (5)5.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删) (6)第二组6.送友人 [唐]李白 (8)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9)8.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10)9.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1)10.玉楼春[宋]欧阳修 (12)第三组1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14)1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15)13.赤壁 [唐]杜牧 (16)14.旅夜抒怀 [唐]杜甫 (17)15.使至塞上 [唐]王维(删) (18)第四组16.乌江亭 [宋]王安石 (20)17.赠刘景文 [宋]苏轼 (21)18.金陵驿(其一) [宋]文天祥 (22)19.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23)20.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24)附录:古训名言 (25)- 下册-第五组21.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27)22.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28)23.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宋]黄庭坚 (29)24.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30)25.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 (31)第六组2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33)27.望江南.过分水岭(其二) [宋]李纲 (34)28.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35)29.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36)3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37)第七组31.大德歌.冬 [元]关汉卿 (39)32.寿阳曲.潇湘雨夜 [元]马致远 (40)33.鹦鹉曲.渔父 [元]白贲 (41)34.新水令.代马诉冤 [元]刘时中 (42)35.驻马听.吹 [元]白朴 (43)第八组36.寻胡隐者 [明]高启 (45)37.岳阳楼 [明]杨基 (46)38.秋望 [明]李梦阳 (47)39.夜坐(其二) [清]龚自珍 (48)40.论诗(其二) [清]赵翼 (49)附录:古代名联 (50)复习(存目) (51)第一组“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
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机构。
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
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本组内容中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几篇乐府诗,让我们通过这组诗歌,一起去感受新旧乐府的魅力吧!1 长歌行①[汉] 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②。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③。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
②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③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练习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①焜黄华.叶衰②老大徒.伤悲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请你再列举一两句这样的名句。
2 平陵东①[汉] 乐府民歌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②。
劫义公,在高堂③下,交钱百万两走马④。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注释①《平陵东》属汉乐府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
平陵:汉昭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七十里处。
②义公:善良的人,大好人。
一说义公是姓义的人,一说指义公翟义。
③高堂:高门大堂,代指官府衙门。
④走马:善跑的马。
练习1.揣摩朗读这首乐府诗时应有的语气语调,并熟读成诵。
2.“……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学过的诗歌中有这种现象吗?举例说明。
3 短歌行二首(其一)[东汉]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②,枉用相存。
契阔谈③,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④,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①衿:读jīn,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②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③䜩:读yàn,通“宴”。
④匝:读zā,周,圈。
练习1.和本诗作者曹操一起并称为“三曹”的另两位诗人是谁?2.读一读,填一填。
①对酒当歌,_________ !②__________,悠悠我心。
③__________,乌鹊南飞。
④山不厌高,__________。
4 梁甫吟①[三国] 诸葛亮步出齐城②门,遥望荡阴里③。
里中有三墓,累累④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⑤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注释①梁甫吟: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这篇为齐地土风,可能诸葛亮作。
②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③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④累累:连缀之貌。
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⑤绝:毕,尽。
地纪:犹“地纲”。
“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
练习1.你知道“田疆古冶子”“二桃杀三士”这里用到的典故吗?2.反复诵读,感悟本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悟。
第二组自古多情伤离别。
中国人向来重视感情、珍惜友谊,又由于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折柳送别,摆酒饯行,写诗相送,于是在为人送行或与人辞行时,往往要作诗相赠,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这就产生了送别诗。
本组内容中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唐代送别诗,在诗中或表现亲友离别时的忧伤与哀伤,或借诗表达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抱负,更有的在诗中体现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
6 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①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②,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③鸣。
注释①白水:清澈的水。
②别:告别。
③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练习1.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7 酬①乐天②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③。
怀旧④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⑤烂柯人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①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②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③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弃置:贬谪(zhé)④怀旧:怀念故友。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⑤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⑥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练习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你知道这两个典故吗?(1)闻笛赋(2)烂柯人8别董大①二首•其一[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注释①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②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
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③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练习1.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感情。
9 芙蓉楼送辛渐①[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②,平明送客楚山孤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④。
注释①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②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③平明:天亮的时候。
孤:独自,孤单一人。
④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练习1.首句中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10 玉楼春[宋] 欧阳修尊前①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②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③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④,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释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③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
阕,乐曲终止。
④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
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练习1.背诵全词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组“诗言志。
”用诗歌来表达志向,抒发情感,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悠久传统。
而代表中国古典诗歌最高成就的唐诗,它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咏怀。
不论是山水田园诗派,还是边塞诗派,虽然诗人们在诗歌中的描写对象各不相同,艺术风格多姿多彩,但它们都有一个同样的重要主题,就是咏怀。
希望通过本组的几首诗歌,我们能感受唐代诗人对道德价值的某些认定,对人生理想的某些追求,并从中得到很好的熏陶的。
11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中庭地白①树栖鸦,冷露②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③落谁家。
注释①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②冷露:秋天的露水。
③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练习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12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①鸟性,潭影空人心②。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③音。
注释①悦:使……高兴。
②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③磬(qì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练习1.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着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_____________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13 赤壁[唐] 杜牧折戟①沉沙铁未销,自将②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③。
注释①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②将:拿起。
③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练习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 。
诗人杜牧和________合称“小李杜。
2.说说你对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
14 旅夜书怀[唐]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①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②,月涌③大江流。
名岂④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①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