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检修工艺质量标准
第一节主轴承
一、两主轴承底板中心线间距允许差小于1 nun,主轴承底板的水平度误差不超过0. 08mm/m,两底板的相对高度差不大于0. 08mm/m,两主轴承中心线的不重合度的公差为0. 5mm,其相对标准差不得超过每米0. 25mm,并且只允许进料端高于岀料端。
二、彻底清洗主轴承底板顶面和轴承座底面,去除毛刺和油污,其间不要涂抹任何润滑油脂。
轴承座与主轴承底板的接触面沿其四周应均匀接触,局部间隙不得大于0.lmm,不接触的边缘长不得超过100mm,累计总长不超过四周总长的1/4, 否则,应进行研磨。
三、用直角尺校正瓦体和瓦座中心线,使二者不重合度误差在
0. 75mm以内。
四、当轴承盖就位后安装三舌密封环,密封坏比实际需要的长一些,多余的可以剪掉。
在安装时利用轴承座和轴承盖上密封压板外的调整螺栓,调整密封环与中空轴同心,使密封环的唇边应轻轻接触中空轴,用塞尺测量,保证在无负荷时接触均匀。
第二节筒体与端盖装配
一、根据安装标记将两节筒体对装(注意两端筒体上,所有法兰结合面必须干燥,不°C) 180的人孔位置应相错.
使用任何密封剂。
对装时先将筒体调平、调正,筒体的高度应比设计要求高100mm,以免调整时碰伤轴瓦。
将4个定位销隔90。
一个装入法兰孔,按圆周12等分穿上12个螺栓, 以深度千分尺或深度游标卡尺测量两筒体法兰对齐情况,并进行调整,然后按圆周等分成12个点用塞尺测量两个法兰之间间隙。
调整间隙均匀且法兰对齐后,逐渐拧紧12个螺栓,实现筒体的对接。
然后精调两筒体的同心度,法兰同心度要求为0.25mm,可用小平尺垂直贴靠在高出的法兰上,然后以塞尺检查平尺底面与另一法兰之间的间隙。
二、待调整好同心度后,拧紧全部螺栓,扭矩值按筒体部图纸要求。
拧紧螺栓只能使用校准的扭矩扳手,并且应该对称均匀地把紧。
具体安装方法详见6.17节。
三、端盖与筒体之间的安装:端盖和筒体螺栓孔用定位销对齐后穿上1/4数量螺栓,用手拧紧,其中1/3半拧紧,调整同心度在0.25mm以内(方法与筒体对接相同),然后拧紧, 检查合格后按要求力矩值拧紧所有螺栓。
但要注意安装出料端盖时,连接螺栓应避开大齿轮连接孔。
安装完之后所有法兰之间用0.03mm塞尺检查间隙不得插入。
第三节齿轮装配
一、第一个半齿轮起吊后扣在筒体上方,并对正筒体法兰和大齿轮法兰的连接螺栓孔,孔基本对好后将3个定位销装入法兰孔,穿入全部螺栓,每隔三个适力拧紧一个
(不可太紧),其余用手拧紧即可,将大齿轮安装到筒体法
兰上。
在调整螺栓处安装定位垫块,螺栓头应对准垫块上的凹槽,用调整螺栓顶紧垫块来微调大齿轮的位置。
用天车吊钢丝绳旋转筒体,使安装好的第一个半齿轮慢慢下转到磨机中心线以下的位置,下放过程应缓慢平稳,避免大齿轮和筒体作大幅度的摆动,对钢丝绳产生大的冲击。
旋转过程中必须向中空轴和主轴承间连续供油。
二、按装配标记安装第二个半齿轮,每隔三个螺栓孔穿入一个螺栓,要求分界面附近各有一个螺栓,与分界面约成90°的位
置上有一个螺栓,适力拧紧这些螺栓,使两个法兰金属接触但不能太紧使齿轮无法调整。
靠移动上部的半齿轮,尽可能使两边对接口处的锥销螺栓较制孔精确对准,按大齿轮图所示位置安装锥销螺栓。
必须安装完所有定位锥销螺栓后再安装过孔螺栓。
三、安装锥销螺栓时,先用二硫化鉗或类似的干润滑剂涂抹内外圆柱部分,将有缝涨套插装入较制孔,使其法兰座在埋头孔上。
把锥销螺栓插入有缝涨套,大头对着涨套的法兰端, 用铜棒和大锤向下敲紧锥销螺栓,避免损坏螺纹。
用同样方法安装其余3个锥销螺栓。
安装锥销螺栓小头的平垫圈和单螺母,用大锤敲击扳手拧紧。
安装大头垫圈和单螺母,用扳手紧固以防松动。
在操作期间该螺母能保护螺纹并有助于以后拆卸锥销螺栓,但该螺母过紧固
会打开套筒上的锥销螺栓。
检查两半齿轮的对中情况,要求两半齿轮的错位偏差WO.lmm。
符合要求后,安装锥销螺栓的锁紧螺母,防止操作期间松动。
检查结合缝间隙,应达到用0.05mm 塞尺检查,插入深不得大于20mm。
如果超差,两半齿轮必须拆开,检查结合面是否有防锈涂层、划伤或毛刺,清理所有障碍物,重新安装,重新用塞尺检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四、热装接口紧固双头螺柱。
先试拧螺栓两端的螺母,达到可用手灵活旋转的程度,然后在一端拧上一个螺母和垫圈,其位置应该是安装后的位置。
使螺栓直立在地面上,螺栓中心孔内插入量程200°C的温度计,用喷灯对螺栓无螺纹部分进行加热,同时缓慢转动螺栓,使之受热均匀。
将螺栓加热到160°C (此时螺栓长度应伸长0.15%左右),然后迅速插入螺孔内,拧上垫圈和螺母用扳手拧紧。
为使两个半齿轮收缩均匀,此四个螺栓应按对角线的顺序安装。
全部安装冷却至环境温度后,按图纸要求用相应厚度塞尺复查结合面。
五、两半齿轮把合好后,拧上全部大齿轮和筒体、端盖的连接螺栓,利用大齿轮上径向调整螺栓调整齿圈径向位置,使大齿轮径向跳动不超过0.8mm,轴向摆动不超过0.8mm,按12个测点检测,两个测点间的允许误差不超过在大齿轮的轮缘面个点,12将大齿轮的轮齿等分。
0.27mm 涂写标记,用千分表在大齿轮外圆两侧30mm范围的找正带上打表找正径向跳动。
固定千分表的钢支架要有足够的刚性, 钢支架不可固定在轴承箱上,应固
定在基础上。
慢慢旋转大齿轮,记下每一点的读数,旋转一周后,千分表的指针应回零,误差不超过0.08mm,否则可能千分表已活动,应重新检查。
如果超差,靠松动法兰连接螺栓,利用大齿轮上径向调整螺栓调整。
因为跳动量能在预紧力矩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所以径向跳动的值应尽可能调整在最大允许值的60%,以便最终检查不超过最大值。
六、大齿轮径向跳动满足要求后,安装所有剩余螺栓。
第四节传动部分
一、底座的高度误差(参考主轴承底板)不超过0・08mm/ni
二、轴承座接触部分的表面纵横水平度不超过0.1mm,整个底座的水平度不超过0. 15mm
三、调整轴齿轮中心线与磨机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沿轴长方向)每米不大于0. 15mm o
四、调整大小齿轮齿侧间隙。
齿侧间隙的误差应控制在
0. 25mm范围内,且每次测量齿左右两端应一致。
五、达到大小齿轮齿面接触率,沿齿高方向不少于40%,沿齿长方向不少于50%o如果达不到要求,须重新调整小齿轮,
直到符合要求。
.
第五节给料部
用塞尺检查保证给料弯管口与密封环的同心度不大于
0. 75mmo调整好后安装压板,重新检查紧固所有螺栓。
第六节慢驱装置
要求慢驱轴和小齿轮轴上离合器间的径向位移不超过0. 3mm, 两轴线倾斜偏差不超过0. 5mm/m
第七节衬板
一、衬板之间间隙不得大于12mm,衬板与筒体之间应加胶合板或橡胶板做缓冲垫板。
二、不允许随便割衬板,端衬板与筒体衬板之间的坏形间隙应尽量减小,以防矿浆磨损筒体。
三、所有衬板螺栓要垫好胶垫、铁垫和压盖,并充分紧固不应漏矿,螺栓长度应适宜,不允许垫两个以上压盖。
四、衬板更换标准:
1、筒体衬板压边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应全部更换。
2、端衬板磨损磨损超过原厚度70%时,应全部更换。
3、球磨机衬板磨损超过原厚度的60%时,应全部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