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方剂学--第一章-解表剂PPT课件
方剂学--第一章-解表剂PPT课件
张元素方,录自元·王好古《此事难知》
辛温解表
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湿邪 + 兼有里热 + 舌苔白或微黄
↓
↓
外感风寒表实证 口苦微渴
脉浮
+
肢体痠楚疼痛
九味羌活汤
功用与方解
功用:发汗袪湿,兼清里热 羌防苍川白细 生黄甘 活风术芎芷辛 地芩草
君臣
佐
使
九味羌活汤
配伍特点 1、温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 2、分经论治。
麻黄汤
附方
1.三拗汤 《和剂局方》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而以肺气不宣
咳嗽、鼻塞为侧重者。
麻黄汤
2.大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
脉浮紧。
麻黄汤
3.华盖散 《和剂局方》
组成:三拗汤加桑白皮、苏子、茯苓、陈皮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剂学
教授 主讲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1、定义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 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解表剂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解表剂
2、适应病证
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 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 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 脉浮等。
芍药 臣 甘草 使 和
大枣
佐
生姜
桂枝汤
配伍结构相相辅制营相相卫成成同, ,治汗 散,而 中邪有 有正源 收兼, ,顾滋 汗而 中能 寓化 补
桂枝 芍药
辛
酸
甘
生姜 大枣
甘
化
化
阳
阴
补脾和胃、调和营卫
炙甘草
桂枝汤
配伍特点 祛中有补,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桂枝汤Leabharlann 麻黄汤与桂枝汤之比较麻黄汤
桂枝汤
相 主治 同 治法
外 感风 寒 证 辛温解表法
区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别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虚证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桂枝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 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为辨证要点。
桂枝汤
病汗与药汗之区别
“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 虽久,不足以祛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 著,此其分也。”
《经方实验录》
桂枝汤
关于桂枝汤的服法
1.服热稀粥以助药力 2.温覆,避风以助汗 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不效再服。 4.忌生冷粘滑,酒肉臭恶
桂枝汤
附方
1、 桂枝加葛根汤
主治:桂枝汤证而兼项背强几几者 加强解表,舒缓筋脉之力
桂枝汤
附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主治:素有咳喘,又感风寒而见桂 枝汤证者 兼顾下气平喘之功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痠 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
九味羌活汤
服法与剂型 汤剂: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内热者
“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 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
丸剂:治疗痹证。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Ⅰ类
《伤寒论》
辛温解表
病机分析
引动
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外感风寒表实) 招 致 (水饮内停)
解表剂
3、分类
辛温解表--病性属寒 辛凉解表--病性属热 扶正解表--兼见气、血、阴、阳不足
解表剂
4、使用注意
⑴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
⑵宜温服,服后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 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 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 病瘥,即停服,不必尽剂。
⑶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⑷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 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
⑸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
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的组方规律
风寒束表 恶寒发热、无汗 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羌活
风
营阴郁滞 头身疼痛
寒
表
证
肺失宣降 咳 喘
里热
兼夹
九味羌活汤
分经论治
羌防苍川白细 生黄甘
活风术芎芷辛 地芩草
太十太厥阳少
少
阳二阴阴明阴
阳
经经经经经经
经
九味羌活汤
分经论治
“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 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故运用当灵活权变,不可执一。 动态观念,个体化用药
九味羌活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内热证的 常用方,亦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 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 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麻黄汤证
咳喘痰多清稀 (宣降失常)
胸膈满闷 (阻滞气机)
干呕
(肺胃不和)
内外相引 饮动不居 悸 噎 小便不利 少腹满
小青龙汤
功用及方义分析
功用 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君:麻黄、桂枝 臣:干姜 细辛 五味子
佐:白芍
佐:半夏
使:甘草
小青龙汤
配伍特点 1、散中有收
2、开中有阖
小青龙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 常用方剂。
水饮
气滞
活血通脉药:桂枝、川芎 宣肺止咳平喘药;杏仁、桔梗
清热药:石膏、黄芩 祛痰化饮药:干姜、细辛、半夏 行气药:香附、陈皮
辛温解表剂
麻 黄 汤 Ⅰ类
《伤寒论》
辛温解表
病机分析
外 卫阳被遏 恶寒 发热 无汗 脉浮 感 风 寒 营阴郁滞 头身疼痛,脉紧 表 实
肺气不宣 咳喘
麻黄汤
功用 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呷有声,脉浮者。
麻黄汤
桂 枝 汤 Ⅰ类
《伤寒论》
辛温解表
病机分析
外 感 卫阳浮强 恶风 发热 脉浮 风 寒 营阴泄弱 自汗,头痛,脉缓 表 虚 肺胃不和 鼻鸣,干呕
桂枝汤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汤
方解
外 感 卫阳浮强 风 寒 营阴泄弱 表 虚 肺胃不和 证
桂枝 君 调
麻黄汤
方解
外 卫阳被遏 感 风 寒 营阴郁滞 表 实 证 肺气不宣
麻黄 君 桂枝 臣 调 甘草 使
和 杏仁 佐
麻黄汤
配伍结构
桂枝
麻黄
杏仁
发散风寒
宣降肺气
制约
甘草
调和
麻黄汤
配伍特点
麻桂相须,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麻杏相使,加强宣肺平瑞之效
麻黄汤
运用 辩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 证要点。
桂枝汤
附方
3、 桂枝加桂汤
组成:桂枝汤加桂枝二两 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主治: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发汗太过而发
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气卧 不安,有发作性者。
桂枝汤
附方
4、桂枝加芍药汤
组成:桂枝汤加芍药三两 功用: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腹
满时痛者。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