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了明确公司质量信息系统的组织构架、各级职能部门的职责、信息提报流程及模板、信息传递时限要求及质量信息的处置,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量产过程)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传递、处理和归档等管理工作。
2.0 定义
质量信息:产品质量形成和用户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有用的情报和资料。
生产过程质量信息:自各种原材料、协作配套件入厂到制造成品入库前所发生的与产品质量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质量信息。
市场质量信息:自产品交付成品库到产品销售及服务的全过程中,因设计、制造、采购件质量问题等原因所发生的各种质量信息。
3.0 内容
3. 1组织机构
3.1.1质量信息由质量部统一管理,在质量部设立公司质量信息中心;相关各部门(技术
中心、工艺部、采购部、制造部、销售部等)分级管理,并设立质量信息子中心。
详见“图1:质量信息系统机构图”。
质量信息管理机构图
3.1.2质量信息子中心必须指定一位经理及以上领导作为其子中心的第一质量责任人,
并设置专职质量信息员(当前各部门视具体情况可兼职)。
3.2 职责
3.2.1 质量信息中心
1)负责公司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制订质量信息中心与子中心之间质量信息传递的流程及质量信息提报、传递
的模板;
3)负责月度质量信息的汇总、分析和报告以及改进项目的确定;
4)负责组织对市场A、B级和生产过程A级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处理、验证和归档工作;
5)负责定期对各质量信息子中心的运行质量进行评价。
3.2.2 产品开发部子中心
1)负责本质量信息子中心的有效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按规定要求反馈、接收、处理、汇总分析质量信息,并按要求提报;
3)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4)负责对让步接收产品或其它情况质量问题的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评估报告;
5)负责对重大、批量质量问题进行现场调查、取证、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对市场、
库存和在制车辆的整改技术方案。
3.2.3 产品管理部子中心
1)负责本质量信息子中心的有效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按规定要求反馈、接收、处理、汇总分析质量信息,并按要求提报;
3)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3.2.4 工艺部子中心
1)负责本质量信息子中心的有效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按规定要求反馈、接收、处理、汇总分析质量信息,并按要求提报;
3)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4)负责制订车辆相关返工(修)工艺,并提出复检要求;
5)负责设备、工艺装备方面重大质量信息的处理;
6)负责对重大、批量质量问题进行现场技术分析,并提出对市场、库存和在制车辆
的整改工艺方案。
3.2.5 采购部子中心
1)负责本子中心的有效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按规定要求反馈、接收、处理、汇总分析质量信息,并按要求提报;
3)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4)负责对供应商质量改进过程的监控、验证。
3.2.6 制造部子中心
1)负责本子中心的有效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按规定要求反馈、接收、处理、汇总分析质量信息,并按要求提报;
3)负责对B级、C级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传递、处理、验证和归档工
作;
4)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5)负责对生产过程中重大、突发、批量质量问题的零部件批次及数量追溯;
6)负责组织对发生质量问题的产品的返工、返修、调整等整改实施;
7)根据质量信息处理的需求,及时提供相关零件部件的库存信息。
3.2.7销售部子中心
1)负责本子中心的有效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按规定要求反馈、接收、处理、汇总分析质量信息,并按要求提报;
3)负责对产品售前、售中、售后(包括经销商、服务站、用户等反馈)A、B级质量
信息按规定要求反馈、处理、提报;对C级质量信息的收集、处理、整理、分析、传递、验证和归档工作;
4)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5)负责或协助市场突发质量信息的调查、取证及协调处理;
6)负责对市场车辆按照工厂下发的技术处理意见制定市场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7)负责市场质量信息处理结果的跟踪验证和反馈;
8)负责每月库存车辆、销售车辆及“三包”服务期车辆等基本信息的定期提报,必
要时,根据质量信息处理要求及时提供相关基本信息。
3.2.8质量部子中心:
1)负责本子中心的有效建设、运行和管理;
2)负责按规定要求反馈、接收、处理、汇总分析质量信息,并按要求提报;
3)负责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A级质量信息按规定要
求反馈、处理、提报,对B、C级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传递、处理和归档;
4)负责生产过程监督检验和整车监督检验过程中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传
递、处理、提报和归档;
5)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3.3 质量信息分类、分级
3.3.1质量信息分类
按其故障现象进行分类,质量信息分为:单一零部件问题、单一装调质量问题、单一设计质量问题、综合性问题四类。
其质量信息分类定义内容如下:
根据质量信息反馈质量问题的严重(影响)程度和处理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分为A 级、B级、C级。
质量信息分级定义如下表:
★ 说明:
△△
□□□□□□□□
××
(×)
3.5质量信息责任的判定原则
3.6质量信息反馈单、联系单顺序号编号规则 3.6.1顺序号编号规则
△△ □□□□□□□□××
(×)3.6.2当日流水号:用三位数表示,信息子中心按当日本信息子中心发出(反馈单或联
系单)信息排序流水号。
3.6.3信息发出年月日:用六数表示,如2009年8月15日,用“20090815”表示
3.6.4信息单发出单位代号:
举例:“ZZ(F)-20090815-06”质量信息编号,表述为:制造部填写的反馈单、发生在2009年8月15日、当日本信息子中心反馈单排序号为第6号
3.7质量信息规范、完整、准确、真实性要求
3.7.1应按规定的模板填写质量信息,且各栏目填写完整,没有空缺。
3.7.2数字性描述应完整、准确;文字性描述应简练、准确、清楚,且零部件名称应使用专业术语,禁用“配套件质量问题”、“质量不好”、“不合格”、“不工作”、“都有问题”、“全这样”等含糊词语,当使用文字性描述无法全面表达时,必须附数码照片或简图说明。
3.7.3质量信息分级、编号正确。
3.8质量信息系统的运行
3.8.1质量信息子中心对质量信息的审核和处置
1) 应按上述3.8条款的要求,对填写质量信息的规范、完整、准确、真实性进
行审核。
2) 对C级或B、C质量信息实施全程处理。
必要时,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会。
3.8.2质量信息中心对质量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分析和报告
1) 对质量信息子中心提报的质量信息进行规范、完整、准确、真实性进行审核。
对于审查不合格的质量信息注明存在问题后退回,期间可不予以处理。
2) 对各质量信息子中心C级或B、C级质量信息的处置和规定报告的质量予以监
控。
3.8.3 质量信息子中心建立质量信息台帐,对涉及本子中心的质量信息登录台帐管理。
4.0 质量记录
5.0发布/ 修订记录
文件编号: XXX-ZL-P-007 版本号:A 发布/修订日期:
专项改进计划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