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科学概论3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

环境科学概论3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

持续光照, 一方面有利于植物生长, 另一方面也 对植物生长产生间接不利影响: 主要体现在植 物更易于受到大气污染和早霜的伤害, 这一现 象被称为光污染
2020/7/12
– 小气候:温度高、湿度低、风速小, 造成物 候期较郊区提前
– 土壤:盐离子浓、紧实度大、质地较粗 – 生境类型
表面蒸发蒸腾强烈生境: 公园绿地, 绿化良好而 宽阔的街道, 河流湖泊周边, 夏季气温较低、湿 度较高, 冬季较周围区偏冷, 适合多种生物生存 空旷干燥生境: 未绿化的宽阔街道和广场, 高温 、干旱, 不适于耐旱性差植物生存
2020/7/12
1.1 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city)—是非农业人口为居民主体, 以 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 以聚集经济效益 为特点, 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 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 地域综合体 —人类社会与地域空间的高度结合体
2020/7/12
城市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
污染物质通过 – 人类向水体排放或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灌溉
而进入土壤。此类引起的土壤污染最普遍 – 进入大气,以飘尘、降尘的形式淋洗入土壤 – 废渣、垃圾等固体废物堆放,或作为肥料施用
而进入土壤
2020/7/12
2.2 城市生物群落
1 生境特点
– 生存空间狭窄: 群落在条带状或斑块状存在 – 自然光照少, 人工光照多: 夜间照明导致。24h
2020/7/12
城市化景观
现代农业景观1950~
传统农业景观1800~1950
历史乡村景观1100~1800
铁器时代末期景观约公元前1000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 景观-
原始自然景观-
2020/7/12
城 市 景 观 发 展 变 迁 过 程
自然→人工
海岸地面抬升(1cm/a)促使港口向河流下游深水处迁移, 船只吨 位(吃20水20/7深/12 度)的增加亦加速了该过程—港口城市形成
2020/7/12
封闭狭窄生境: 狭窄的街区、被高大建筑物环 绕的小空地; 夏季气温低, 风速小; 冬季暖, 小气 候条件良好, 适合许多生物生存
人类活动产生的特殊生境:
屋顶 (干旱, 阳光充足, 瓦松生长) 建筑物外墙 (越老越利于植物生长) 路旁 (污染严重, 改变种间竞争关系, 地衣/苔藓 生长受抑) 铁道侧 (热条件好,喜城市植物可沿此分布很远 ) 2020/7/12
2020/7/12
2020/7/12
2.1 城市的土壤
1 城市化对土壤的影响及城市土壤特点
– 城市发展与建设导致形成废墟式土壤 这类土壤较利于植物根系伸展,但养分布不 均;通气良好,但土体甚为干燥
– 城市道路交通使其两侧土壤性质发生改变 瓦砾、砖、砂、混凝土等建筑废料多,pH值
高,铅金属含量大,紧实度增加
野 大 麦 ( Hordeum murinum), 大 蒜 芥 (Sisymbrium altissimum)等
2020/7/12
–生活的最佳生境局限于城市环境,或者说 是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环境,即城市或乡 镇附近,在城市以外地方亦可存在,这类植物 被称为城市环境中立种(urban neutral
2020/7/12
• 城市的形成(三次社会分工与私有制)
1 第一次:畜牧业与农业分离—聚落(城市胚胎) 第二次: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产生聚落中心 第三次:手工业与商业分离—“市”(集)形成
2 私有制产生—聚落争斗防卫—“城”(镇)形 成
• 城市的发展
自然条件:大河冲积平原区;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冲破自然束缚向外扩张拓展
– 土壤酸化: 酸雨影响的结果 – 垃圾污染: 城郊多有发生 – 污水灌溉: 造成土壤潮湿或过潮湿、通气性变
差,营养元素虽丰富但也富集了有害物质。特 别是由于镉和铅的富集,已不再适宜于蔬菜、 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生长。
2020/7/12
综上述,城市土壤具有较高污染物(重金属、有机 物等)含量。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废物是引 起土壤污染最重要的物质来源
2020/7/12
城市化发展过程
2020/7/12 交通线形式对不同城市景观类型形成的影响
1980
2020/7/12
1994
城镇用地 林地 果园 稻田 水域 湿地 灌草地 裸地
1988
深圳 市的 土地 利用 变化
2020/7/12
欧洲的城市化发展
• 城市问题: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 、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 带来了一系列的 城市问题。当城市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 城市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势必造成城市用 地紧张、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基础设施 滞后、环境污染、生态条件恶化,并导致 失业率增加和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现代城 市社会弊病。
2.2 城市生物群落
2 城市植物群落的区系特征
• 城市植物—通常指仅限于城市地区出现的植物 种类,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以 建 筑 群 密 集 地 段 为 最 佳 生 境 , 在 城 市 以 外地带缺失或即使存在,但只选择该地带内 有限的特殊生境的种类,这类植物通常被称 为喜城市环境种(urbanophile plant),如
1.2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城市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农业人口 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表现为:
– 空间上城市规模的扩大 – 数量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 – 质量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城市人口增长: (以前)自然(目前)机械
2020/7/12
孤立农家 市井集镇 老工业区 新工业区
2020/7/12
城202市0/7/1道2 路侧旁土壤中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体内铅含量
– 城市化过程常常导致土壤含水量减少和地下水 位降低 大部分降水形成地表径流而流失,地下水得不 到补偿 城市地下设施(地铁/地下停车场等)施工需要排 出地下水
2020/7/12
不同地表状况下形成的地表径流占降水量的平均比例
地表性质
屋顶 水泥、沥青和接缝处胶结石子路面 接缝处未被胶结的石子路面 铺以矿渣的人行道 未铺石子的道路、广场和林荫道 运动场 花 园 (小 ~大 ) 公园
2020/7/12
地表径流占降水 量 的 平 均 比 例 (% )
100 90 80 60 50 25 10~15 0~5
2.1 城市的土壤
2 城市环境污染对土பைடு நூலகம்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