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及颗粒物分布的模拟实验研究

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及颗粒物分布的模拟实验研究

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及颗粒物分布的模拟实验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上升,人们对
生活物质方面的消费更加注重品质。

空调系统给人们带来室内舒适的环境,也起到通风除污的效果,为人们工作和居住带来一个健康舒适的空间。

在节能与健康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式来对空调系统进行研究,以提出新的观点
和方法,为人们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本文首先介绍不同气流组织形式及气流组织形式的评价指标,详细介绍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系统及测量系统,并介绍
了仿真软件Fluent及模拟所应用的物理模型,本文采用RNG k-ε模型与壁面函
数法作为室内空气流动的湍流模型。

本文分别进行了双侧送上回和双顶送上回的实验,通过改变回风口位置和不同风机频率,研究室内气流组织变化情况。

分别测得各实验工况下的室内速度场和温度场,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改变风口位置实验,除送风口
射流对面墙附近位置以及风口位置的速度场和温度场有所变化,其他位置并无影响。

而改变风机频率之后,室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有明显变化,但是气流组织形式基本不变。

通过建模、划分网格,计算采用的边界条件假设尽量符合实验要求,
利用Fluent模拟软件进行计算,将实验和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出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同时也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室内存在挡板时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颗粒物的扩散情况。

通过改变颗粒物粒径大小以及颗粒物产生源的不同位置来进行对比和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室内的通风效率以及能量利用系数。

以此来综合评价不同的气流组织形式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差异。

研究表明:挡板的存在影响侧送风气流流动,使得室内颗粒物不容易排出,由于顶送风位置与挡板在同一截面,所以顶送风受影响较小。

增大颗粒物直径,由于重力影响,大颗粒物有明显“惰性”,并不容易排出室内。

降低颗粒物释放源位置后,侧送风变化效果并不明显,而顶送风则变化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