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他终身都在为音乐现身,为祖国奔波,为民族复兴努力。
五分钟创作《救国军歌》,就足以看出他对祖国深深的爱。
试想,一个人如没有真挚的情感,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震撼人心的曲子。
冼星海先生,一生尝尽贫困之苦,漫漫人生路步步维艰,但正是因为心怀祖国而无畏无惧。
他这颗赤子之心让人感动,让我羞愧。
我们应该向冼星海先生学习,心怀祖国,为祖国而奋斗。
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
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
”从被同学们戏称为“宰鸡能手”,再到“南国箫手”的雅号,可见这中间的艰辛与汗水。
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努力学习,甚至因为衣着朴素差点与考试擦肩而过。
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
”冼星海先生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在难以言语。
梦想是要靠自己坚持追逐的,有梦想的人很多,但是能坚持的人很少,冼星海先生的坚持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筑梦者是永远不会因为身体贫困,亦或条件艰苦而放弃的,有挑战,才有成功。
冼星海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族觉醒意识的号角,至今也为人传唱,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所以先生去世时,有毛泽东亲笔题辞“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后又有词“南国箫手早闻名,文化名都苦追寻。
救国军歌感肺腑,黄河合唱荡激情。
高亢战歌发怒吼,大众救亡谱呼声。
崭新音乐拓历史,领袖题词慰生平。
”他在民族危机时,勇敢的站出来,为抗战发出怒吼,谱写大众心声;他始终走在民族的最前沿,做中流砥柱,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他即使病入医院,也不放弃创作,在生命最后一刻也继续着作曲。
他刚毅坚韧,自强不息;他志存高远,求真务实。
他是我们《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家,他是我们勇敢的先烈,他是用生命为我们守护祖国的人。
冼星海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此刻《黄河大合唱》的曲子再次响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