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肌力评定73300ppt课件
肌力评定73300ppt课件
肌力评定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 2013级研究生 熊森
--
肌力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 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肉最 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 示。
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 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以评价肌肉的功 能状态
--
一、基本概念
影响肌力的解剖及生理学要素
(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愈大 (正比)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1916美国 Robert Lovett
--
1936 英国 Henry﹠Flerence
(二)补充分级法
Lovett分级法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 6)抗阻检查之阻力必须保持同一强度。
• 7)抗阻检查不能应用于两个关节以上,即 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
• 8)掌握相关的解剖知识:检查时必须同时 进行触诊,为此,要详细了解肌肉、肌腱 的解剖位置。
--
The "arm test" does not isolate nor specifically test any particular shoulder muscle.
改良肌力分级法0级Fra bibliotek(无)
1级
(轻微)
1+级
(较强)
2-级
(ROM>50%)
2+级
(ROM<50%)
3-级
(ROM>50%)
3+级
(ROM<50%)
4-级
(ROM>50%)
4+级
(ROM<50%)
5-级
(ROM>50%)
-- 5+级
(ROM100%)
--
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测试
上肢主要肌群的手法检查 肩胸:内收外展耸肩下压外旋内旋 盂肱:屈伸收展(水平)内旋外旋 肘:屈伸 前臂:旋前旋后 腕:屈伸 手指
--
定义: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是根据受检者肌肉或肌群的 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 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 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
临床应用价值
1. 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 2. 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 3. 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 4. 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与畸形 5. 制定治疗方案、评价训练效果 6. 评定预后
--
下肢主要肌群的手法检查 髋:屈伸收展内旋外旋 膝:屈伸 踝:跖屈背伸内翻外翻 足 躯干主要肌群的手法检查 颈:屈伸 躯干:屈伸侧屈旋转
--
--
三角肌
--
肱二头肌
--
缝匠肌、髂腰肌
--
股四头肌
--
胫前肌
--
腓骨长短肌
--
注意事项:
• 1)检测时必须做关节最大范围活动。为了 解其确切的关节活动范围,可先做被动的 关节活动检查以作对照。
Common errors an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manual muscle testing: "the arm test" and other inaccurate procedures Walter H Schmitt Jr* and Scott C Cuth-b-ert Chiropractic & Osteopathy 2008, 16:16
--
三、器械肌力评定
• 为了克服 MMT 方法的不足,肌力测试开始 向定量肌力测量发展,出现了等长肌力测 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等张肌力测试方法、 等速肌力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
等速肌力测试
可提供最大力矩、肌肉爆发力、做功能力、 功率耐力等数据
--
Biodex电子肌力图仪
--
等长肌力测试
一、握力
The MMT is not a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xaminer and the patient
--
适应症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原发性肌病:肌萎缩、肌无力 骨关节疾病
--
Q:不适宜徒手肌力检查?
--
T:MMT存在的一些问题
理学疗法11(2):99,1984(日)高桥精一:
• 2)运动应始终以平稳的速度进行。 • 3)尽可能稳定地固定近端关节,以避免出
现替代活动。 • 4)固定体位时不能压迫肌肉或肌腱,以免
妨碍其正常活动。
--
• 5)测试时应左右比较,肌力﹥3级时,应与 健侧对比来确定4或5级。肌力在>4 级时, 检查所加阻力必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 动相反的方向。
--
肌力测定分级标准
• 0级:零(zero) • 1级:微弱(trace) • 2级:差(poor) • 3级:可(fair) • 4级:好(good) • 5级:正常(normal)
--
(一)肌力分级
★★★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
级别 0 1 2 3 4 5
标
准
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 内侧范围(Inner range): 肌肉收缩从全范围的中点到最大短缩位
--
肌肉的收缩方式
• 等长收缩 isometric contraction
•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 等速收缩 isokinetic contraction
--
二、徒手肌力检查
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徒手肌力检查方 法是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矫形外科学教授 Robert Lovett提出并经 Wright 进一步完善 而得。后经不断改进,至1946年确定国际 统一肌力检查记录方法以来,一直沿用将 肌力分为6级的分级法。
握力指数=手握力(kg)/体重(kg)×100 正常值:〉50
(捏力:正常约为握力的30%)
二、背肌力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正常值:男150~300 女100 ~150
--
--
小结:
• 1.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技巧:先观察关节活 动的质量,有无不对称、萎缩、肥大以及 步态异常的情况,然后采取正确的姿势、 肢位并充分固定近侧端,按照分级标准检 查肌力。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⑴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正比) ⑵改变神经冲动的频率(正比)
(三)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一定范围内,初长度愈长,收缩力也愈大(正比) 1.2倍时最大
--
肌肉的收缩范围
• 外侧范围(outer range): 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到全范围的中点位
• 中间范围(middle range ): 肌肉收缩从外侧范围的中点到内侧范围的 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