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航天技术——空气动力学

航空航天技术——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 通用飞机在对流层飞行,短航线的飞机一 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长航线的飞机 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飞行。 运输飞机一般在7000米以上飞行,那里复 杂天气现象少。 • 个别高空战斗机或侦察机可以在同温层巡 航。航天飞机可以飞入电离层。
有效地描述湍流的性质至今仍然是 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左图 为当层流遇到障碍物时转变为湍流。 空气动力学中的湍流指的是短时间 (一般少于10min)内的风速波动。 湍流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 1.当空气流动时,由于地形差 异(例如,山峰)造成的与地表的 “摩擦”;2.由于空气密度差异和 气温变化的热效应空气气团垂直运 动。这两种运动往往相互关联。
协和飞机
• 1947年10月14日,空军上尉查尔斯•耶格驾驶X—1在12800米的 高空飞行速度达到1078公里/小时,M=1.1015,人类首次突破了 音障。民用超音速飞机的代表进气口处,有两个突出的圆锥,用来引发激波, 这样气流经过激波后就减速为亚音速气流了。

湍流是一种气流运动,肉眼无法看见,而且 经常不期而至。可能是气压变化、急流、冷锋、 暖锋和雷暴,甚至在晴朗的天空中也可能出现湍 流。湍流并非总能被预测出来,雷达也发现不了 它。 •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数据,湍流是导 致机上非致命伤害的主要原因,但通常是因为乘 客或机组人员没有系好安全带。 • 虽然湍流可能导致严重的头部撞击,但通常 不大可能致命。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统计,从1980 年到2004年6月,美国的飞机总共发生过198起湍 流事故,导致266人重伤,3人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