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鉴定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使用案例展示

司法鉴定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使用案例展示

司法鉴定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使用(案例展示)
h
1
鼎芯通讯案例
背景介绍
2001年至2007年8月,张某某在鼎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任职,主管鼎芯公司所
有技术项目。其间,张某某及鼎芯公司员工刘某等3人先后与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
2007年2月,张某某违反公司规定,擅自将鼎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的全部数
据库文件(包括电路和版图)进行备份,并将数据复制在其个人移动硬盘上。同年8月, 张某某辞去鼎芯公司所有职务,成立自己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上海A科技有限公司。A 公司成立后,张某某将鼎芯公司新产品数据库复制到A公司内网服务器上,并邀请刘某 等3人至其公司工作。不久,张某某召集刘某等人磋商研发产品事宜,将其擅自复制的 鼎芯公司新产品相关数据的目录位置告诉与会人员,暗示技术人员予以参考。不久之 后,A公司就将其"研发"的相关芯片产品销售给客户。
2007年8月至11月期间,格力先后向市场推出应用了该技术发明专利的卧 室空调“睡梦宝”、“睡美人”等系列产品,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出现 供不应求的市场现象。而在2007年12月,美的亦推出了具有相似功能的睡眠 空调产品“梦静星”系列。格力认为,美的该系列产品侵犯了其所拥有的技术 发明专利,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将美的告上了法庭。
h
7
法律依据
依据2008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 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纠纷 案件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一款规定, “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 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 技术特征。 ”
h
3
鉴定意见
在采用了分别拆分,逐一对比等多种鉴定方法后,我所最终得出鉴定意见:鼎 芯CL6010A4芯片包含的系统架构技术信息中的低中频技术信息;混频技术信 息中的电路参数技术信息;模拟锁相环技术信息中的电路参数技术信息;数字 信号处理调解技术信息中的设计定义及其实现代码技术信息在2008年5月1日 前不为公众所知悉。A公司CS1000A0芯片与鼎芯公司CL6010A4芯片中包含 的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低中频架构技术都采用相 同的低中频;混频器技术具有相同的电路参数技术信息;模拟锁相环技术具有 相同的电路参数技术信息;数字信号处理调解技术具有大量完全相同和实质相 似的RTL代码。鉴定组认定A公司CS1000A0芯片与鼎芯公司CL6010A4芯片实 质相似。
h
8
鉴定方法
鉴定人首先将涉案专利权利要求2的全部技术特征做以分解,拆分为多个不同的 专利技术点,然后将美的空调器“舒睡模式 3”技术方案和原告格力公司涉案的 ZL200710097263.9 号发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 2 记载的技术特征逐一比对分析, 并通过现场勘验,拆解涉案产品实物等多种技术手段,
2009年1月19日,因发现A公司对外销售的CS1000芯片涉嫌侵权,鼎芯公司向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报案,同年2月9日,公安机关至A公司办公地进行搜查,遂
案发。
h
2
争议焦点
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鼎芯FM芯片产品中所包含的技术信息是否为公众 所知悉以及鼎芯FM芯片与A公司FM芯片之间是否存在相同或相似两点。由于 案情复杂,涉及技术难度大,需要具备专业技术支撑的专家团队对案件事实作 以科学认定。
h
9
鉴定意见
鉴定人得出最终的鉴定咨询意见:美的公司空调器产品[产品型号为:KFR26GW/DY-V2(E2)]在“舒睡模式 3”运行方式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包 含有原告涉案ZL200710097263.9号专利权利要求 2、4、5、6、7中记载的全 部技术特征。
h
10
h
5
争议焦点
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涉案专利权利保护范围,即被告美的公司是否侵犯 原告格力公司200710097263.9 号发明专利权。
h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委托事项
被告美的公司生产的空调器产品[产品型号为:KFR-26GW/DY-V2(E2)]在 “舒睡模式 3”运行方式下的相应技术方案与原告“控制空调器按照自定义曲 线运行的方法”发明专利其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 2、4、5、6、7技术特征是否 相同或等同。
h
4
格力诉美的案
背景介绍
起源是与“睡眠空调”相关的一种技术。格力声称,在2007年4月,该公 司自主研发了一种“控制空调器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方法”,相关产品可以 帮助用户根据自己的睡眠习惯,控制房间温度变化,从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技术。 同年4月28日,格力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并于2008年9月3日获得 专利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