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影视音频设备和制作技术
(完整版)影视音频设备和制作技术
Chap7 影视音频设备和制作技术
§7—1 声音的构成与声音蒙太奇 §7—2 音频制作系统及设备的使用 §7—3 音频制作技术
§7—1 声音的构成与声音蒙太奇
一、声音的构成和作用 电视节目中的声音主要由以下构成: 人声、 音响、 音乐。
二、声音的蒙太奇 声音蒙太奇是以声音的最小可分段落为时空
单位,在画面蒙太奇的基础上进行声音和画面、 声音和声音之间的各种形式和关系的结合。 1、声画关系 (1)声画合一 (2)声画分立 (3)声画对位 2、声音的混合运用 3、声音的主观运用 4、声音组接
声音组接
声音的切入切出 声音的延续 声音的导前 声音的渐显、渐隐 声音的重叠 声音的转场
§7—2 音频制作系统及设备的使用
音频制作系统:拾音、调音、录音、放音 方框图 拾音部分:传声器及其附属设备 传声器种类、性能 传声器的选择 传声器使用注意事项 调音部分:调音台及其它附属美化设备 录音部分:录像机、录音机、磁带及降噪系统 放音部分:放大器、扬声器
声画合一
画面中视觉形象和它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 失。
特点
声音完全依附于画面形象,为写实音; 声音和画面同时作用于观众的感官,视觉、听觉
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使观众的感受更为深刻真 实,如对口型配音。 声画合一不宜用于短镜头快速转换,否则易造成 视听混乱; 镜头组接过于机械和单调。
等音乐。
作用
能表达节目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地方 特色,具有描绘性作用,与节目建立一定 的节奏等等。
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加强电视节目的真实感; 交代情节内容; 描写和烘托环境气氛; 渲染刻画人物心理; 起到强烈的节奏作用; 有利于画外空间的展示; 有助于静止画面“活动起来”; 利用声音作过渡,使画面组接自然流畅。
音响、特殊音响。
作用
创造画面所示环境的现场效果,增强画面的真实气 氛和生活气息,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利用画外音响效果也可提示画外的另一空间,扩大 观众视野,使传递的信息不受画框限制而增加。
起着说明效果的作用(情节效果和心理效果)。
音乐
专为电视节目创作和选择编配的音乐。
主题音乐用以表达主题思想; 背景音乐用以起陪衬作用,象片头、片尾
同期录音
在演播室或在现场拍摄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的 工艺为同期录音。录制的声音(人声、动作音 响、背景气氛等)与画面上形象动作配合密切, 情绪气氛真实可信,并可缩短制作周期。注意 选择低噪声拍摄场地,使用抗干扰强的传声器 及其它设备录音拍摄现场注意几种声音的比例 关系并调整好。
音频制作系统方框图
(1)传声器的种类
以能源分:有源、无源 以物理效应分:电动、电容、带式 按声音拾取原理分:压强、压差、压强压差复合式 按方向特性分:全向式、心形式、超心形式、极度超心形
式或锐向式 、 8字形式、 可变指向式、立体声式 按用途分:
移动式:颈挂式或佩带式、手持式、吊杆式、无线式、头 带式
固定式:台式、落地式、悬挂式、隐藏式、远距离话筒 按其内阻抗式输出阻抗分:高阻抗、低阻抗 性能:灵敏度、输出阻抗、频率响应、动态范围、方向性
全 向 式
超 心 形 式
心 形 式
(2)传声器的选择
声音的种类 声音的远近 声源的数量 拾音点的声压级 声源周围的环境 声源的运动 传声器 是否进入画面 拾音质量要求 经济条件、设备条件
声画分立
画面中视觉形象和它发出的声音互相离异的 声画有机结合形式。
特点 突出声音的作用; 以分离的画外音方式把空间由画面内扩展 到画面外,加强了同画面形象的内在联系, 丰富和扩大了传递的信息量并且更加富有 感染力。
声画对位
画面中视觉形象和声音分别表达内容,二 者按照各自的规律去发展,又各自以其特 有的内在节奏独立发展,以不同的方面说 明同一涵义的声画结构形式。
一、声音制作工艺
先期录音(前期录音)
指拍摄画面前单独进行录音的程序和方法。 一般在演播室或录音棚将音乐、歌曲先录好音,
到拍摄画面时还原放出,演员按照音乐或歌曲节 奏进行表演或演唱,以达到声画同步的目的。 如拍摄歌舞、音乐片时常采用这方法。教学片中 有时将教师的讲授先录下来, 然后配画面也属 此类。
特点 强调声音和画面的相互作用; 通过观众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 等 对列效果,产生某种声画自身原本不 具备的新的寓意。
声画分立和声画对位都是声音的画外运用, 声音有写实音也有非写实音。
声音的混合运用
声音往往不只是一种,而是多个音源的声 音与画面交织在一起去表现主题思想,构 成多层次的声音空间。
方式 声音互相补充; 声音互相替换; 声音互相对列。
声音的主观运用
主观化音、纯主观音和纯写意音——非写实音 写实音被加以主观处理后,就成为主观化音。如夸
大的手表滴嗒声(生活中一般听不到)。 纯主观音不仅在画面内,而且在节目内容的情节中
找不到任何存在的发音源作为依据。常被用来展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表明无法用写实音说明的内容, 如内心独白、旁白和解说。 声音完全以写实圈子中解脱出来,便成为纯写意音。 其声音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发生,最常见的是 背景音乐。
人声
人的声带发出各种声音的总称;
语言、歌声、啼哭声、感叹声 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心声和解说
作用
是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观众进行信息交流 的重要手段,起着叙事、交待情节、刻画 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论证推 理等作用。
音响
除人声与音乐以外的所有声音的总称;
包括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动作音响、自然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
(3)传声器使用注意事项
电缆屏蔽 防振、防风 多个传声器拾音时,保证所有传音器有相同极性 多源拾音,尽量采用一个传声器拾音 注意有指向性传声器的近距离效应。
声音美学
环境 人物——背景关系 透视 连续性 气氛
§7—3 音频制作技术
一、声音制作工艺(录音程序) 二、音频制作步骤 三、录音技巧 四、调音与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