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运动的世界中考考点清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__位置__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参照物__。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__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__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__所选的参照物__,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__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5)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自然界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一切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__参照物__而言的。
4.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参照物的方法判断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①找准题中的参照物:若题中没有给出参照物而要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②找准突破口:在选取平时看上去是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既要考虑到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快慢关系,又要考虑到两者之间运动方向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同一物体可能有多种运动情况。
5.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抓住“位置改变”这一特点进行分析。
如果被研究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改变了,所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所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易错警示】1.不能选取所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否则,所研究的物体永远是静止的。
2.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往往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长度与时间1.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刻度尺__,测量精度较高的仪器是__游标卡尺__。
2.我们用__手表__或__机械停表__来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秒(s)__,1 h=__60__min,1 min=__60__s,1 s=__103__ms。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米(m)__,其他常用的单位有千米(__km__)、分米(__dm__)、厘米(__cm__)、毫米(__mm__)、微米(__μm__)、纳米(__nm__)。
1 km=__103__m=__104__dm=__105__cm=__106__mm=__109__μm=__1012__nm。
4.长度和时间测量①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宜过紧,以免损坏发条;②按表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器件;③回表后,如秒针不指零,应记下其数值,实验后从测量值中将其减去。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直线运动与速度有关的计算(高频考点)1.速度是用来表示__物体运动快慢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v __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单位时间__内通过的__路程__,速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m/s__,读作__米每秒__;1 m/s =__3.6__km/h ,由速度公式变形得__s=vt__,可用来计算路程;由速度公式变形得________,可用来计算时间。
2.__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__称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__变速直线运动__。
把变速直线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或在这段时间内的__平均速度__,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4.常见的“s-t”“v-t”图像表示的物理含义【易错警示】1.平均速度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即v ≠1,2(v 1+v 2)。
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在计算时要用该段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要注意的是路程与时间的对应性。
测量平均速度中考重难点突破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1】(2018贵港中考)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 。
如图2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s 。
【解析】(1)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物体左侧与0.00 cm对齐,右侧与2.50 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 cm;(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 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 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 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5 s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 s,指针在50 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 s,即停表的读数为50 s。
【答案】2.50;501.(遵义中考)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D )A.正常人的脉搏是每秒65次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 mm2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 m2.(德州中考)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__1.20__cm。
3.(2018花都一模)图1中测出物体的长度是__5.45__cm;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__2__min__50__s__。
运动姿态的判断及参照物的选取【例2】(2018习水中考模拟)2018年9月3日,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壮观的战机编队整齐地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以领航的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________的。
【解析】由图可知,战机编队整齐地飞过天安门上空,以领航的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与领航的战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其他战机是静止的。
【答案】静止4.(2018邵阳中考)2018年4月27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
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D )A.太阳 B.月亮C.地球 D.天舟一号5.(2018扬州中考)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
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
以上判断( C )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6.(2018镇江中考)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如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航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A ),A ,B ,C ,D 7.(2018益阳中考)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C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速度及平均速度【例3】(2018遵义中考)今年5月15日,中国茶海山地自行车赛第一站在遵义市凤冈县的田坝茶山开赛,来自遵义市绥阳县的选手余光伟在180名精英选手中以1小时09分34秒的成绩夺得30 km茶海赛道冠军。
在比赛过程中,以余光伟骑行的自行车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他在整个赛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余光伟在赛道上骑自行车,如果他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余光伟和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他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
(2)s=30 km=30 000 m,t=1小时09分34秒=3 600 s+60 s×9+34 s=4 174 s,余光伟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s,t=30 000 m,4 174 s≈7.2 m/s。
【答案】静止;7.28.(2018广西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D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9.(2018咸宁中考)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15 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 mB.整个20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 m/sC.物体在20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 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 s时间内的速度大10.(2013遵义中考)遵义市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城市,为了宜游,正在加快建设遵义到赤水的高速公路。
“遵赤”高速由三段组成,已建成的遵义到白腊坎30 km,设计最大时速100 km/h,白腊坎到仁怀60 km,设计最大时速80 km/h,正在建设的仁怀到赤水160 km,设计最大时速80 km/h。
我们坐在汽车里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周围的景物向后退去,这是以__汽车__为参照物来描述的,若遵赤高速全程通车后,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遵义到赤水最快需__3.05__h。
11.(遵义中考)坐在快速行驶轿车上的小强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强以__轿车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__轿__车的速度快。
12.(2018兰州中考)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前进,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甲_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10__m,图中的a 点表示__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__。
中考实验突破测平均速度(近几年未考)命题点:1.实验原理(v=s,t)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间接测量法)3.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木块、秒表、刻度尺、金属片)4.刻度尺和秒表的读数5.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为了方便测量时间)6.金属片的作用(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7.注意事项(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自由滑下)实验拓展:1.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于时间t的测量,通过反复练习计时方法,可使时间测量更准确一些。
2.由于小车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全程平均速度比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