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解析
2.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解析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4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 是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法
律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制定和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
文件,如《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清江保护条例》
• 其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特定环境问题制定和发布的,
在本地行政辖区内实施,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不能和法律及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相抵触
•
环境保护单行法是指国家针对某个环境要素或某个领域而专
门制定和颁布的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
1 法律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绪论
3. 后法大于先法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仅次于法律 5. 部门规章、地方环境法规和规章均不得违背法律和
行政法规
6. 地方环境法规和规章仅在其辖区内有效 7. 国际公约与我国的环境法有不同规定时,应优先适
用我国的环境法
第一节
1 法律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依据,其中的环境保护条款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环境保护相关法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一些自然资源保
护和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项目建议书阶段:审查项目建议书 有关环保部分,确定立项初步意见。 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批环境影响报 告书(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任务书)有关环保内容。 初步设计阶段: 审查初步设计中的 环保篇(章),出具初步设计审查 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建设项目 施工设计图,核发建设项目“三同 时”审核通知单。 施工阶段: 对建设项目“三同 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理。 试生产阶段:审批建设项目试生 产(运转)申请报告,核发试生 产(运转)审核通知单。 竣工验收阶段: 审查竣工验收报 告,核发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 验收单。
• 现状监测降水pH小于或等于4.5
• 酸沉降超过临界负SO2 • 排放量较大的的区域
第二节 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染 防治技术政硫污染控制区
(2)划分SO2控制区的基本条件
环境空气中SO2年平均浓度超过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 级标准限值(0.06mg/m3) 环境空气中SO2日平均浓度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三 级标准限值(0.25mg/m3) SO2排放量较大 以城市为基本控制单元
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们
政府依法负责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环境保护
规范性指导文件。
• 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针,
也是环评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二节 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染 防治技术政策
一、环境政策
(二)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1 划分两控区的基本条件 (1)划分酸雨控制区的基本条件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5 环境保护体制和管理法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6 国际公约
•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术文件时,则应遵循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环境政
策与产业政策、环境标准和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同时,以拟议中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技术文件为基
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法 律
1. 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2. 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1979试行;1989颁布;2015现行)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第一节
• 第二节
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 第三节
•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其他相关规定和技术文件
• 第五节
•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和技术方法,必
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
相关规定。
• 在具体从事环评工作和编制、审查、审批环评技
第一节
3 政府部门规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裁
定和发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和发布的环境保护 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 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如
《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制定 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由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环境保护规 范性文件,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或条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二是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定制的条例、规定 和办法,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颁布,2003.9.1实施) 4. 环境保护单行法
法 规
5.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颁布) 6.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7.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标 准
8. 环境标准 9.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 各层次间的关系
1. 宪法是基础 2. 法律效力一样
• 防止因倾弃废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修正本)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南极条约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
染防治技术政策
第二节 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染防 治技术政策
一、环境政策
(一)概述
• 环境政策系指有国务院依法制定并公布,或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