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永新演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演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朱永新演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编者按:XX年12月18日下午3点半,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莅临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桂子山教育家论坛并作了题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演讲。下面是朱永新演讲全文:

主题:首届桂子山教育家论坛

时间:XX年12月18日下午

地点:逸夫国际会议中心

非常高兴有机会到湖北来跟大家交流,我不知道这个题目在座的有没有人听过,听过这个题目我少讲一点,多留一点时间跟大家交流和分享,直接回应大家的问题,讨论起来效果会更好一些。

刚刚李校长讲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其实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的确是很多,而且多得像一团乱麻,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怎么改。刚才讲要有良医、良方、良师,我看这个方子不好开,我们不能说中国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但是的确已经有点积重难返。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改?如果大家能够关注我最近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到我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站在结构性变革的门槛上》。也就是说整个的教育从技术的层面去变革教育,从教学模式的层面去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变革教育,必须要从结构性的层面,所以我提出要改造学校的概念,这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但是,同时

不管你怎么变,教育无论你怎么变化,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我们新教育一直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为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衡量一个教育是不是真正的卓越,是不是真正的符合人性,是不是真的符合教育发展的这样一种本性的重要标准。所以刚刚湖北电视台采访我,说你认为好的教育怎么样?我说很简单,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实衡量一个好的教育首先就是你能不能带给人幸福,因为人在很大使命上他一生的追寻就是为了幸福,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幸福,我们的父母不幸福,我们的老师不幸福,那这个教育好像就有问题,因为教育本来是应该帮助人们找到走向幸福道路这样一个路径,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思考幸福到底从哪里来?所以我们专门研发了一门课程叫新生命教育,我们把人的生命分为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人和人的社会世界,一个是精神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差不多对应的就是人的生命的三重维度。教育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让人的自然生命更长,让人的社会生命更宽,让人的精神生命更高,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到最后取决于他的生命的长、宽、高是不是有最大的容量。 我们生活在物质生活中,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物质生活能够带给我们一定的满足,因为人不管怎么样,他的衣食住行、温饱,他的基本生活要有保障,要做一个有点尊严的人,但是我们知道,物质生活不能带给我们最终的幸福,因为当一个人把他的所有精力都聚焦在物质生活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它已经开始堕落,但是至少他已经走向痛苦的道路。为什么?很简单,你跟人家比物质的享受,你会越比越痛苦,你永远会发现比你有钱的人实在太多了,比你住房大的人实在太多了,比你拿更多工资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那就走向了一个不归路,所以为什么那么多贪官?因为他所有的精力、心思放在物欲上,所以这条路不能带给我们终极的幸福。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那么因此你要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你要评特级教师,你要去拿各种各样的项目,要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也很正常,因为人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人和人的社会之中,赢得别人的尊重、欢迎、爱戴,满足我们的荣誉感,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也能够带给我们一定程度的幸福,但是它也不能带给我们最终的幸福。

因为当你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当你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取悦别人的时候,把心思放在去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各种各样的奖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很多事情你想要没有得到,很多事情你觉得不如你的人获得比你更大的荣誉、更高的职务你会很痛苦,所以要赢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恐怕也不是获得幸福的一个最终的道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幸福到哪里去寻找?只能从精神生活中寻找,因为精神中的对手是你自己,你是和那些几千年最伟大人的思想、最优秀的人物和他们去对话、去交流,你在和自己对话,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为什么特别重视阅读的问题,特别注重书香校园建设的问题,其实它更多的是想让我们能够真正的过上一种精神的生活,这句讲起来很容易,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的过属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因为有精神生活的人或者精神生活丰富的人,他当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相对来说他的满足感会更多。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当然这个问题更是让人关注,

我们的孩子不幸福,他不能够享受学校生活带给他的智力上的挑战,带给他的团队合作的快感,因为我们考试用分数,用各种各样的评价,让他们把学习当做苦差事,所以我经常开玩笑,实际看一个学校好不好,孩子放学了不想离开这个学校,不想离开他的课堂,那说明这个学校他很幸福,他快乐他不想走开。当孩子放假,还巴不得早点到学校,说明这个学校就是好学校,就是好教育。我们的老师也不快乐,因为老师不能享受教师这个职业带给他的尊严和成长,相反,很多老师有很严重的倦怠,觉得没有意思,觉得压力很大,确实很麻烦,觉得家长很啰嗦,他感受不到快乐,我们很多父母亲也是,为孩子上什么学校焦虑,为孩子考多少分数焦虑,为孩子今后找什么工作焦虑,其实这种焦虑在中国也是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直接影响教育很多问题的一个关键所在。中关村一个所谓的欺凌事件在全中国多大的风波,其实就一个事情本身而言是很正常的,孩子在一起磕磕碰碰、打打闹闹很正常,八九岁的孩子就欺凌,其实恐怕我觉得还不是真正的欺凌,真正的欺凌是欺诈、暴力的恐怖,八九岁的孩子会想那么多吗?没有我们讲的那么可怕,但是它反映了全社会的一种焦虑,所以怎么样真正把幸福还给孩子,还给父母,还给我们的教育,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教育一定要走向幸福的道路,因为人本身是为幸福而活的,教育本来是作为实现幸福的一个非常追求的道路,这个使命不能完成肯定不是好的教育。 第二,完整。一个好的教育首先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它不是用统一的考试、统一的大缸、统一的评价,把本来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往一条路去引,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这个方向就错了,但是恰恰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一个不断培养失败者的教育,少数成功者的背后是有大部分的失败者为他们做陪葬的,因为你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只有找到好工作,只有有了好的收入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那这个方向当然错了。其实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把自己的个性张扬出来,把自己的潜能实现出来,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这样一种完整和幸福又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做自己的时候他才会真正的幸福。帮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教育,为什么我把它称为完整?其实很多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教育家对幸福有很多论述,但是真正对完整进行论述的并不多,无论是西方的教育学者,还是前苏联的一些教育著作,他们更多的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论述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国家在过去讲全面发展的时候也是有误区的,他觉得一个人很难真正的全面去优秀,那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很难实现的,最好的方法是把一个人的优势能够充分张扬出来,把它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展现出来,但是这样一种教育在学校怎么做呢?当然我们提出让学校应该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一个学校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伟大、美好的东西在课堂里面呈现出来,让孩子们和他相遇,让孩子们在相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最后才能成就他自己,这是我们的一个好教育应该去追寻的方向。好的教育应该是帮助人的身心灵和谐发展,它的和谐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包括人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它也不是一个平均的正方形的结构,其实每个人的结构是不一样的,但是它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会增加它的容量,这是我们新教育倡导的一个基本的理念,这个基本的理念有人问我,朱老师为什么说你是新教育,我们都是旧教育吗?我说这是因为大家不了解整个新教育实验的背景和整个教育背景的发展历程,所以今天最简单把什么是新教育和发展的历程和我的一起考虑跟大家简单作一个分享。

这是我们对新教育实验的一个概念性描述,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的十大行为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共同体成员过程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这样的界定,它有它特定的含义。首先教师成长,你们注意到,我是一般用成长的概念,没有用发展的概念,为什么?成长更多的是用在生命体身上,它是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所以我一般不用发展,成长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教师特别关注,我把它称之为我们的逻辑起点,任何改革与实验都有它的逻辑起点,它认为什么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他以什么作为突破口往往就是他的逻辑起点,比如说易然老师做的新技术教育实验,他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课堂,因为他有很一句很重要的名言就是让课堂挂靠着生命的活力,所以他就是想通过课堂的变革来撬动整个教育的变革,所以它整个的改革想抓课堂。新课程改革是国家自上而下的改革,实际上很清楚它的逻辑起点就是课程,它是想通过课程的变革撬动课程的变革。我们觉得其实教育改革真正的突破口逻辑起点应该是教师,课程谁去研发,谁去执行?是教师,新课程改革为什么步履艰难?很重要的原因教师没有认同,教师没有跟上,教师他本身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研发者,甚至可以这么说,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课堂也是如此,课堂谁来演绎它,当然背后是教师。我经常讲谁站在讲堂前,谁决定孩子的命运,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因此,新教育实验把教师成长作为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新教育实验提出了教师成长的理论,我们倡导的“专一发展+职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业认同”,就是一个教师的成长最关键的要素是专一发展+职业认同,我最近写了一本书叫《致教师》,目前可能是中国教育第一畅销书,一个月卖一万多本,已经发行24万册,一年多的时间,很多地方学校、教育部都是教师人手一册,他是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问题就是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就是你为什么做教师,如果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你的职业认同就不可能解决,第二个问题是专一发展的问题,职业认同我们提出了新教育的一些独特的理论,我们是用生命叙事理论来解释的认同,我们认为每个教师生命都是一个故事,不同的教师会写出自己不同的教育故事,最优秀的老师往往把他的教育故事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是自己故事的主人,也是自己故事的作者,所以你的生命到底能走到什么样的境界,其实是取决于你作为故事的作者怎么样书写你的人生,怎么样去面对生命中的各种挑战,去完善自己书写生命的语言这样一些理论。“专一发展”我们提出了新教育的“三专理论”,

专一阅读、专一写作和专一交往,专一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一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一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是我把它称之为新教育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 教师的问题应该说新教育实验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这几年的确培养了一大批非常卓越的教师,去年中国教育学会的刊物《未来教育家》杂志专门做了一期反映教师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