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茶叶经营管理茶叶运营管理1、(填空)作为世界上最早生产和饮用茶叶的国家,中国茶业很早就具有商品化特征,且且茶业是我国保持持续发展的少有产业之壹。
历史上:有200多年我国茶叶占据国际茶叶市场的首位。
目前:我国茶园面积仍然为世界第壹,产量第二,出口第三。
我国茶叶生产的优势:自然禀赋要素方面的天然优势。
存在的问题:技术落后和产业组织低级化。
【问答】中国茶叶的现状?面对机遇和挑战,你的建议?通过分析,你的想法?2、企业的概念及起源:企业(Enterprise),是指商品经济中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独立的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等运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也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企业是壹个历史范畴。
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且不采取企业这种组织形式。
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普遍化,企业代替家庭,而成为基本的经济组织。
3、中国茶叶企业:(1)生存困扰:①茶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企业规模小、运营分散,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②茶叶企业运营思路保守,市场观念淡薄。
③生产管理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
④技术力量不足,资源应用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差。
具体表现为:a.茶叶单产过低。
b.茶叶加工落后。
茶叶加工仍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甚至手工工作的水平。
从而导致产品未能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c.茶叶资源利用不够,综合开发更显落后。
(2)机遇和挑战:中国茶叶企业路向何方机遇:事实证明,茶叶市场前景极具魅力。
更为令人兴奋的是过去以红茶为主导的消费取向逐渐转向追求绿茶和特种茶的更为突出的保健功效的消费倾向,为中国茶叶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极好的市场机遇。
再者,和传统的茶叶产品风行的同时,世界茶叶经济正日益转向茶叶价值的延伸和挖掘,如茶药品、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
茶叶经济的这种延伸走势对我国茶叶企业提高茶资源的利用率,改变中国传统茶产品结构,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效益来说,无异于提供了市场空间和运作舞台。
挑战:①来自TBT的挑战(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普遍、最隐蔽、也是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之壹。
我国茶业所面临的TBT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a、发达国家的农药残留量越来越苛刻;b、发达国家的茶叶检验项目名目繁多;c、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复杂多变。
②来自国内不成熟的市场制约。
a、缺乏制度和规则。
如产品质量标准、市场转入制度、竞争机制、行规行约等。
b、管理缺位;c、企业自身的自律意识不强;d、市场程序混乱,无序竞争严重;e、市场条块分割,信息不畅;f、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思考题】请评价中国茶叶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茶叶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什么?4、运营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面向市场和消费者,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有利环境和内部的资源条件,合理组织企业的产、供、销活动,以谋取最佳运营效益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
它包括三层含义:壹是指对企业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筹划;二是着重于对产前、产后壹系列工作的关注和研究;三是对供、产、销各项活动的协调和平衡。
管理,简单的说就是管辖和治理的意思,即管人和理事俩方面。
具体地说,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运营目标,对整个运营过程的运转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且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激励等壹系列活动的总称。
运营和管理的关系:就壹般意义而言,运营和管理既有壹致性,又有所区别。
从它们的产生过程来见,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而运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从它们的应用范围来见,管理适用于壹切组织,而运营只适用于企业;从它们要达到的目的来见,管理旨在提高作业效率,而运营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系统梳理的话,要理解运营和管理俩者之间的关系,就应当明确如下内容:【1】运营和管理之间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运营确定目标,而管理是实现目标的壹种手段。
【2】运营主要讲究效果,管理则主要讲究效率。
【3】运营侧重于外部环境的协调和平衡,管理则侧重于内部资源的组织和利用,主要为实现运营目标服务。
【4】运营重在企业战略和策略的制定,管理重在战术和方法的应用。
由此可见,运营和管理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
运营比管理更为重要。
5、运营管理职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财务职能和公共关系职能。
(1)战略职能: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首要职能。
所谓战略运营是指在没有得到最准确的答案之前就采取行动。
(2)决策职能:运营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决策,甚至能够说运营管理就是运营决策。
企业运营的优劣和成败,完全取决于决策职能。
(主体是所有企业员工)(3)开发职能:有效的运营必须善于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企业战略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职能的作用。
资源的开发不仅限于人、财、物,其重点在于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发、技术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开发。
(4)财务职能:企业的运营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财务过程。
财务职能集中表现为资金筹措职能、资金应用职能、增值价值分配职能以及运营分析职能。
能够说,企业的运营管理职能始于财务职能,终和财务职能。
(5)公共关系职能: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壹个子系统。
所以企业必须按照环境适应论的观点同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诸环节保持协调,这种同外部环境保持协调的职能,被称为社会关系职能或公共关系职能。
公共关系职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管理四个基本要素:壹是管理的主体--管理者;二是管理的客体—管理对象,即由人和事组成的系统。
三是管理目标,即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对象而产生的预期结果。
四是管理措施,即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对象时所应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教育和激励等活动。
6、市场观念: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
市场观念是企业运营思想的中心。
市场观念是逐渐发展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a、第壹阶段为生产中心型,其特点是以产定销,卖方市场,买方风险;b、第二阶段为消费中心型,其特点是以销定产,买方市场,卖方风险;c、第三阶段为动态均衡型,其特点是满足顾客需要和创造顾客需要相互作用,形成双重的市场运行轨迹。
7、市场观念: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
市场观念是企业运营思想的中心。
市场观念是逐渐发展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a、第壹阶段为生产中心型,其特点是以产定销,卖方市场,买方风险;b、第二阶段为消费中心型,其特点是以销定产,买方市场,卖方风险;c、第三阶段为动态均衡型,其特点是满足顾客需要和创造顾客需要相互作用,形成双重的市场运行轨迹。
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壹是要铲除长期以来的以产定销、生产中心论思想;二是树立以创造性运营去创造顾客需要的新思想;三是树立大市场观念,即全球市场壹体化观念。
8、系统原理及整分合原则(1)系统原理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要素按壹定结构相互联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世界上的壹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皆为系统。
为了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必须对管理问题进行细致、系统的分析,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具有如下3个基本特征:①目的性。
②整体性。
指系统内各要素围绕共同目标(目的)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1+1>2。
③层次性。
层次性是系统原理的壹个重要概念。
任何复杂系统都有壹定的层次结构。
(2)整分合原则系统原理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在实践中,可具体化为若干个相应的管理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整分合原则。
整体把握、科学分解、合理分工、组织综合,即为整分合的主要含义。
9、企业总体环境,实际上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宏观环境。
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因素。
(1)政治法律因素是指对企业运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的作用和影响的政治力量,同时也包括对企业运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和法规等。
具体来说,它涉及社会制定、政治结构、政府的政策倾向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
(2)经济因素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因为它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物品、货币、能源以及信息等方面的交换活动。
(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影响企业运营宏观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茶叶结构和战略均势。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营具有特殊的意义。
他是人们的价值观、思想、态度、社会行为等的综合体。
(5)自然(生态)因素我国的茶叶命名多以地方特色突显,正反映了茶叶的自然地理特性。
如何在运营过程中利用这种地域特性是我国茶叶企业需要考虑的壹个重要问题。
10、企业的内部环境中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制结构(或称简单结构)它是从高层管理层到最低层管理层按垂直系统建立的组织形态;职能制结构是按专业分工设置管理部门,下级既听从相关部门的指挥,也直接接受直线领导的命令;事业部制结构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具有多种产品或者服务于多个不同市场的企业;集团制结构企业集团是由若干法人企业联合组成的企业群体。
这些独立企业之间往往具有不同产品和市场,但共享集团总部的财务资源,相当于壹个接受集团计划的事业部。
11、企业资源:企业资源泛指企业在从事生产运营活动或提供服务所需的人力、资金、物质、组织管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和条件。
分析企业资源条件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营销能力2、财务能力3、研究开发能力4、生产制造能力5、人员资源能力12、环境扫描法(PEST法)主要是检查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机会、威胁)的壹个结构,用于发现政治(P)、经济(E)、社会(S)或技术(T)领域的显著变化。
操作步骤是:第壹、收集信息。
第二、修改信息清单。
第三、进行关键因素分析。
①先确定关键因素;②对关键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以推想出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13、企业运营战略是企业在对其所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资源去开发存在的机会,减少面临的威胁,且取得所期望的成果的行动方针,是长期的、全局性的整体规划。
严格的说,企业运营战略必须处理企业始终面临的四方面的问题,即企业运营战略四要素的问题:1、运营领域;(企业如何应对变化的环境?)2、资源配置;(如何分配企业有限的资源?)3、竞争优势:(企业的各业务方面如何参和竞争?)4、协同作用。
(如何管理好个职能领域和部门?)14、茶叶企业的生产系统是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5、PDCA管理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程序,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
这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发明的,因此也称之为戴明循环。
这四个阶段大体可分为八个步骤。
PDCA循环管理的特点:(1)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组成壹个大圈。
(2)每个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且都成为企业大循环中的小循环。
(3)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