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等国务院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因此,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提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现状;企业
国际资本市场必须大力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审计控制,单纯依赖外部审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
例如,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严重冲击了美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
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成因分析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丝毫不逊于外部审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行为越加国际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具备了一定数量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它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企业内部审计在认识、地位、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内部审计职责定位模糊,内部审计人员对内审工作认识不足。
内部审计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配合外部审计人员工作,又要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
这种身份上的矛盾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进而造成其对内部审计职责不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因资源被严重浪费而大打折扣。
目前,企业大多存在着重视生产经营轻视内部深层次管理的弊端,管理意识不到位,这也极大地限制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
例如,有些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机构调整时,撤并了内审机构,调走了内审人员,削弱了对企业财务的内部监管;有的企业只是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财务监督部门,或令其从属于某个职能部门(如财务部、纪检监察部),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影响,难以获得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形成切实有效的审计建议。
另外,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对其工作性质、内容等的认识有待提高,进而影响内审职能的充分发挥。
有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思想,仅靠一知半解的财经法律法规知识要求企业依自己的意愿办事,把自己摆在国家监督者的地位,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无非是协助领导者用以掩饰群众、应付检查,这样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其次,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削弱了内部审计决策的质量。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和他们所审计的活动保持独立,这样才能做出公正、无偏见的判断。
所以,内部审计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具备充分独立性有关。
然而,经验证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主要源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以及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质。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与时俱进,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高效完成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仅决定了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必须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拔及后续教育工作,使之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高审计人员自身道德素养。
内部审计职业特性要求其从业人员运用一定的执业判断。
因此,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将审计风险在最低限度的最根本保障。
第二,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后续教育工作。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在职培训,根据科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除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外还应具备生产、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并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部分企业已摆脱了手工记账方式,而采用计算机处理业务;随着会计工具的发展也势必导致审计工具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变化,审计人员必须尽快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以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完成更多的审计任务。
第三,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强,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务必要强化风险意识,及时甄别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以便防患于未然。
第四,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关注意识对内部审计结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点在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在方案制订阶段,应根据被审计阶段的基本情况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测评,恰当评价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程度;在实施阶段中,保持高度的职业关注,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来控制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在当今国际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一体化程度加剧的现实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不断加剧,这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内涵式发展的能力,也就是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改善管理、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对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南论坛,2007,(7).
[2]吴萧.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索[J].审计研究,2002,(10).
[3]王新峰.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