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向意象——莫奈晚期作品解读开题报告 艺术学院 本科

走向意象——莫奈晚期作品解读开题报告 艺术学院 本科

研究的技术路线:
确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查找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分析——拟出论文提纲——提出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阐明自己的论点。
研究的具体方法措施:
广泛搜集资料,一是搜集其相关的代表作品,分析说明莫奈绘画语言中造型语言、色彩语言和技法语言的简约特征;二是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与莫奈相关的绘画史册、书信摘录、绘画事论等相关文献,认真去解读其艺术之特色,通过如书籍、论文、网上数据等有关内容,来分析说明莫奈晚期绘画作品的历史背景、绘画语言之特征,使研究结论建立在事实资料的基础之上。第三,选择传记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图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其晚期绘画作品中体现的意象,题目定为《走向意象——莫奈晚期作品解读》,最终的成果是形成一篇学士学位论文。
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
材料的收集:大四第一学期第三周——第一学期第十五周
初稿的写作:大四第一学期第十六周——第二学期第五周
文稿的修改:大四第二学期第六周——第一学期第十二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迟.《Monet莫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莫奈传》[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年版
选题意义:
莫奈晚期作品如日本桥、睡莲等都始于19世纪末,当时,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改变了绘画者的观看方式,并推动印象主义者丰富了绘画的语言;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又动摇着可靠的手艺传统;手工让位于机器生产,作坊让位于工厂。在那样一个视觉经验更新,艺术观念转变的机械复制的时代,绘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艺术家开始了顺应时代的新尝试,但莫奈却是那个一直画到最后的人。很遗憾,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还没有发现较为深入的针对莫奈后期绘画的研究资料,外版画册中莫奈睡莲系列的专册倒是不少。文字大多止步于对这些作品的一种抒情赞叹。即使某些语句出自莫奈之口,它们的在不同的上下文关系中呈现的语调和措辞也相当不同,这些评论很可能只是向我们流露了那些作者的个性,而非莫奈的真实语句。事实上,莫奈并不喜欢用写作表达自己;他只是常以书信与人交谈。从他写给好友乔治·克莱蒙梭的后期信函中,不难发现他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心情而非思想。史上对最后这几幅前所未有的画作表达过感想的艺术家、作家、评论家和诗人非常之多。艺术史学者曾尝试分析它的起源,却并没有就此阐明莫奈真正的成就。因此,本文结合莫奈的师承与整个创作历程,将莫奈晚期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莫奈晚期的作品,希望人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莫奈的作品。
分析说明莫奈晚期绘画作品走向意象的体现,并阐述其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象。
研究的预期目标:
在全面了解莫奈晚期作品和早期作品的根本区别以及晚期作品风格转变的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其晚期绘画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意象。最后整理出相关的资料,于2014年5月完成论文。
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
首先将莫奈的生平梳理清楚,把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筛选出来对它们的构图、色彩、笔触等一系列画面要素进行分析评断并有选择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每个阶段作品中被作者保留下来的特征以及诞生的新风格。其次,重点分析莫奈晚年风格的新变化并从文献中找出影响新风格的因素,最后归纳分析出莫奈晚期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意象。
另外其晚期的作品普遍被认为己经偏离了印象派的路线转而开始对抽象艺术进行尝试。有很多资料也显示了关于晚期作品《睡莲》对之后的抽象艺术的启发的猜想,但莫奈本人,以及他最好的朋友格夫雷和克莱蒙梭都否认睡莲绘画是抽象风格的作品。本文也认为莫奈晚期作品虽然与印象主义渐行渐远,但他并不是对抽象艺术进行的尝试,而是与其年龄的变化(包括眼睛状况)和心理上的变化有关。晚年的莫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经营花园和有关《睡莲》的创作当中。莫奈只是单纯地将睡莲池在一天中不同的光线照射下的场景呈现出来,试图给观赏者一种宁静的画面感觉。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走向意象——莫奈晚期作品解读
课题来源
其他
课题类型
理论研究型
指导教师
陈继军
姓名
孟怡芳
学院
艺术学院
专业年级
11美术学
选题的背景:
莫奈以《日出·印象》闻名于世界,作为印象派的核心代表人物被广泛地承认,至今所有美术史书仍然将他划分为印象派的一员,甚至认为印象主义真正的基石是由莫奈晚期作品奠定的,但是本文认为他晚期的绘画,尤其是陈列于橘园的八幅以睡莲为主题连续创作的大画,恰恰是他与印象主义渐行渐远的一个明证。如果说莫奈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努力是他在当时创作生涯中最为专注的时期,而且作品的形式也最丰富的话,那么莫奈晚年最后二十六年的成就则更为集中,也更为深邃,当然也更为动人。正是由于莫奈晚期作品使他从一般印象派画家中区别出来。莫奈晚期作品多了一份其他印象派画家没有的意象。
[3]罗伯特·戈东,查理·斯塔基著.吴达志译.《莫奈创作“睡莲”的一段史实》[J].美国艺术.1979年1-2月号
[4]帕坦·西尔维:《发现之旅:捕捉光与色彩的瞬间》[M],张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王才勇.《印象派与东亚美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指导教师意见:
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介绍莫奈的师承与整个创作历程,说明莫奈晚期作品与早期作品的根本区别。
2.分析莫奈晚期作品与印象主义渐行渐远的原因。
3.分析说明莫奈晚期绘画作品走向意象的体现。从史料及作品入手,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象,结合当较分析。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专业系、部意见:
专业系、部领导(签名)
年月日
二级学院审核意见:
二级学院领导(签名)
二级学院(公章)年月日
课题来源:教师科研、企业生产实际、学生自立、其他。
课题类型:理论研究型、实验研究型、技术开发型、工程设计型、应用型、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