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凉解表药PPT课件

辛凉解表药PPT课件

【用量用法】6~12g。煎服或浸酒。
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4
14
3、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长于 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举陷。常配伍升麻、黄 芪等。
4、用于疟疾。可与常山、草果等同用。
• 现代应用:制成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感冒 发热有较好的解热效果。
• 用量用法:3-9g。煎服。解热宜生用,疏 肝宜醋炒,升举阳气多蜜炙,调经宜酒炒, 骨蒸劳热宜鳖血炒。
• 注意:本品性能升发,故真阴亏损,肝阳上 亢之证忌用。
6
3、热病烦渴,阴虚消渴。——常配芦根、 天花粉或麦冬、天花粉等。 4、湿热泻痢,脾虚腹泻。——治湿热泻 痢,可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脾虚泄泻, 常配党参、白术、茯苓等。 • 现代应用:治疗与瘀血有关的心脑血管病。 (1)冠心病心绞痛;(2)高血压; (3)高血脂; (4)早期突发耳聋。 • 用法:解热透疹生津生用;止泻煨用。
2
薄荷
3
• 性能:辛,凉。归肺、肝经。
• 功效: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疏肝
• 应用: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 的发热、 微恶风寒、头痛等。——银翘散、桑菊饮。
2、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常 配伍菊花、牛蒡子等。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常配伍蝉蜕、荆 芥等。
4、肝气郁滞,胸胁胀痛。常配伍白芍、柴 胡等。
17
• 蝉科: 黑蚱
• 若虫羽 化时脱 落的皮 壳
蝉蜕
18
蝉蜕
• 来源: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后脱落的皮壳。 • 性能:甘,寒,归肺、肝经。 •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 应用:
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咽痛音哑者佳。 2、麻疹初起、风疹瘙痒。 3、风热目赤,翳障,多泪。 4、小儿急慢惊风。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一、性能特点 1、性味: 兼苦味—牛蒡子、蔓荆子、柴胡
多为辛,凉 兼甘味—菊花、葛根、升麻
部分甘、寒(质轻)—蝉退、桑叶、木贼 2、归经:多入肺、肝经 二、功用:
发 散 风 热 —— 治 外 感 风 热 表 证 及 温 病 初 起 , 邪在卫分之证
1
薄荷
•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7
桑叶
8
桑叶
• 来源: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
• 性能:甘、苦,寒。归肺、肝经。
•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 应用:
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 痛等。——桑菊饮。
2、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 等。——桑杏汤。
3、肝阳上亢,眩晕,目赤昏花。常配菊花、石决 明等。
• 用法用量:煎服,3-6g。不宜久煎,疏散、
清利、透疹宜后下。叶长于解表,梗长于
理气。
4
葛根
5
葛根
•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 性能:甘、辛,凉。归脾、胃经。 •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 应用: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治外感 表证,邪郁化热,常与柴胡、石膏等同用。 治风寒表证,项背强痛,常与麻黄、桂枝 等同用。 2、麻疹透发不畅。——与升麻、芍药同用。
15
升麻
16
升麻
【来源】毛茛科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的干燥根 茎。
【性能】辛、甘、微苦,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应用】
1、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
2、热毒所致多种病证。
3、中气下陷。
【用法】解毒发表透疹生用,升阳炙用。
【注意】喘满气促、虚阳上亢等忌用。
(2)肝火上攻 (3)肝肾阴虚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配石决明、白 芍、钩藤等。 4、疔疮肿毒。常配银花、生甘草等。
12
柴胡
13
柴胡
• 来源:伞形科柴胡、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 • 性能:苦、辛,微寒。归肝、胆、肺经。 •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清胆截疟。 • 应用:
1、少阳证,外感发热。——为少阳证要药。 常配伍黄芩、半夏等。用于外咸发热,常 配葛根、黄芩等。 2、肝气郁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 —常配伍当归、白芍等。
19
牛蒡子
20
牛蒡子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 【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应用】 1、外感风热,症见咳嗽、咯痰不爽、咽痛者佳—
—常配伍银花、桔梗等。 2、麻疹初起。为透疹要药。——常配伍薄荷、蝉
蜕等。 3、疮痈及痄腮。——常配伍连翘、板蓝根、紫花
•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煎水洗眼。蜜炙 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9
菊花
10
菊花
• 来源: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黄菊(杭菊)——长于疏散风热 菊花
白菊(滁菊、亳菊、贡菊) ——长于清肝明目
11
• 性能: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 应用:
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 —桑菊饮。 2、用于目疾:(1)肝经风热
地丁等。 【使用注意】本品具滑利之性,脾虚腹泻慎用。
21
蔓荆子
22
蔓荆子
【来源】马鞭草科灌木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 【性能】辛,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应用】
1、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可单用浸酒或与 薄荷、菊花、防风等同用。 2、目赤肿痛,目昏多泪。——配伍菊花、蝉蜕、白 蒺藜等。 此外,还可用于风湿痹痛——配防风、秦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