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失灵论文

市场失灵论文

谈市场失灵与对策
【摘要】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但市场并非万能,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

作者认为非对称信息、经济的外部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垄断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以上原因提出解决市场失灵的对策,以期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
一、市场经济与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市场经济具有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市场信息的有效性、经济利益的刺激性等优点,此外,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

但是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它本身具有功能缺陷与不足。

“对于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其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成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这种场合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劳务。

”[1]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非对称信息造成市场失灵。

“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方和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2]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同时,由于有些信息无法在市场上交易,使得信息较多的一方可以利用优势的信息
剥削另一方。

因此市场主体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二)经济的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个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为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

外部性可分为:有利的外部性与有害的外部性。

”[3]有利的外部性是指个人的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益处,这种益处非个人特意安排的,也得不到他人的报酬。

有害的外部性是伴随着一项经济活动产生了对他人的损害,这种损害造成外部性的人并没有进行补偿,如环境污染问题。

(三)市场机制无法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造成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4]只要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

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成本,这种成本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搭便车者”。

因此,市场对于公共产品是失灵的。

(四)市场竞争导致垄断, 垄断会造成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中, 各经济利益主体为了争取自己企业利益最大化,与同行业进行自由竞争。

在竞争中,各经济利益主体为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企业间还不断进行联合和兼并,使资本迅速集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对规模经济敏感的部门, 形成了少数几家规模庞大的垄断厂商,致使市场机制调节的有效性难以发挥, 造成市场失灵。

总之,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

市场并不像传统经济学家们说得那么美好。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甚至自由企业制度的忠诚卫士也承认,市场经济不是完美无缺的”。

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市场失灵的对策
(一)非对称信息问题的解决
在买卖双方信息充分对称的情况下,社会就会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厂商和产品中去,从而实现经济效率。

然而,现实的市场质量信息是严重的不对称,结果就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逆向选择或存在动机不纯的败德行为。

“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存在,使得市场参与者和市场交易量明显减少,不仅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还可能会导致市场的完全消失。

”[5]对于非对称信息,政府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市场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不对称信息。

1、从市场信号来看,“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市场价格信号有助于克服商品和要素市场上隐藏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

另外,买者(卖者)还可以以某种方式向卖者(买者)传递产品质量信息以消除因非对称信息造成的逆向选择。

2、要克服败德行为,可以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如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

3、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行效率工资。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应当使成本尽可能降低。

但是,根据效率工资理论的新观点,高工资对企业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工人更加希望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高工资可以提高工人的效率,激励工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

(二)经济外部性的对策
市场的外部性是伴随着生产或者消费而产生的某种副作用,是市场机制容许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作出决策时可以忽视的行为结果,它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因此市场机制对市场的外部性显然无能为力。

在经济生活中,能在市场以外发挥作用的力量只能是政府。

政府可以采用税收和补贴的办法、企业合并、确定财产权和谈判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使用税收和补贴政策。

国家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应该征税,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反之,对提供有利外部性的部门实行奖励、补贴,降低私人成本。

2、企业合并方法。

把两个具有正、负外部影响的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企业外部影响的正、负两方面就会相互抵消。

3、确立财产权的办法。

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在许多情况下,有害外部性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如果财产权是完全明确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就可能不会发生某些外部性。

由于污染者为其不利的外部影响支付了代价,使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最终相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

4、拍卖污染许可证。

“拍卖污染许可证是指政府向生产者出售污染许可证。

政府可以出售向河中倾倒与产量相联系的垃圾的许可
证。

厂商为了取得污染许可权利而进行投标,出价最高者就能拿到许可证。

”[6]此外,根据厂商是最大利润追求者,政府采取拍卖污染许可证,迫使他们找到最低成本的达标技术。

(三)公共产品解决方法
对于公共物品这一问题,只能采取政府行为进行调节。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行为无需全面考察每一个人的具体要求,只要根
据社会公共利益的标准即可进行决策。

1、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

政府可以凭借其政治权力, 通过强制性征税和公共财政支出, 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以满足
公众要求, 从而有效地解决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
争性问题。

2、采用经济资助,鼓励民营公共产品。

“国家可以采取多种经济资助手段,如补助津贴、优惠贷款、无偿赠款、减免税收等来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公共产品领域。

”[7]
3、政府建立适当的管理制度并赋予市场一定的收费权,私人也可以生产和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

政府须明确界定私人对某一公共物品的产权,并且有一系列制度安排来保护产权的行使,私人有可能提供某一公共产品。

(四)对垄断的对策
市场上某些领域不可能完全排除垄断行为,如军工、航空航天和高精尖科技产业等会触及国家安全利益,在这些部门可以保留垄断。

除此以外,可视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在某些行业实行部分垄断竞
争,这都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效办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进行反垄断立法。

通过制订《反垄断法》,消除垄断造成的不良后果。

2、加强反垄断执法活动。

通过国家各级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垄断行为实施强有力执法,努力限制、打击各种垄断行为。

3、运用灵活有效的经济手段,由政府出面对垄断行为具体人实施财政、税收、外贸管制上的调节控制,降低垄断性行为和企业的影响力。

4、进一步搞活微观经济环境,扶持垄断行业、企业的竞争对手,降低垄断产品在整体经济运行中的份额。

总之,市场失灵的解决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基本理论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认真地进行研究,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成功的经验并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建立起完善而科学的市场失灵的矫正理论,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210.
[3]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221.
[4]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232.
[5]吴开超,白莹.市场失灵与市场自矫正机制[j].财经科
学,2004,5:60.
[6]张亚军.论市场失灵条件下的政府职能[j].成都行政学院学
报,2004,10,12(5).
[7]黎霞.试论市场失灵及其矫正[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5,25(5):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