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架设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全线长2.90公里,设有大南沟桥、南庄1~3号桥、坑子地1号桥5座桥梁,桥梁总长1126.68米,上部结构为混凝土预制小箱梁(长度30m和33m)。
箱梁双幅每孔8片,最大构件重115吨,总计288片。
二、施工准备目前我标段坑子地1号桥下部结构已经基本施工完毕,箱梁预制已经完成16片、各方面准备充分,满足架梁条件2.1人员安排架梁现场配备技术管理员30名,主要人员如下:现场负责:1人安全管理人员:3人(专职安全员1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3人技术工人:7人其他配合人员10人2.2机械安排现场60吨门式起重机2台;16吨门式起重机1台,架桥机1台。
可以满足架梁要求三、桥梁架设施工大桥架设安装施工方案:梁体采用两台门机装上运梁车,运梁车装车运送至安装桥跨。
梁体架设采用JQJ120-35型架桥机,将梁体安装到位。
(一)梁体架设安装程序1. 架桥机纵向就位架桥机就位时,采用自身天车及配重块平衡配重过孔。
先后顶升前支及后支油缸,使主梁底部高于架梁状态40cm,1#天车起吊中托,吊运至前跨中托安装位置,安装调整中托横移轨道,前支收缸,使主梁落于中托上,铺设运梁轨道,至此架桥机过孔已准备就绪。
将1#与2#天车置于跨中,中托作为前动力,后支纵移车作为后动力将架桥机沿桥跨推出,推出时架桥机与天车同步反向移动,中托支撑与纵移车同步同向运行,推出30m后,1#与2#天车回位至于架桥机尾部配重,架桥机再次推出致使前支准确安全就位。
整个就位过程需用25分钟。
2、安装调整前支腿架桥机纵向就位后,安装铺设前支双轨轨轨道并调整前支腿高度,前支腿左右两支腿应横向水平,将帽梁顶面横坡,用钢墩(或枕木和杂木板)将刚性横移轨道调平,并从挡墙上方通过,桥位纵向支腿外边与帽梁外边保持大于10cm的距离。
3、架梁a.前方天车起吊梁体前端,与后方轮轨式运梁车同步将梁体吊运至梁体前端在前跨1/3位置时,后方天车起吊与前方天车同步将梁体吊运至桥垮位置,前后两天车吊钩同步缓缓下落,至梁底距帽梁顶面10~15cm是停止落钩。
b.架桥机整机横移,将梁体安装就位,就位的过程中天车可前后左右微调使梁体准确就位。
当架设边梁时架桥机整机横移至架设边梁一侧中托横移车中心至边梁中心外侧25cm位置时停车,启动天车横移使边梁准确就位。
4.公路箱梁架设工艺流程架桥机过孔后,用运梁车运梁至架桥机尾部----2#运梁车与1#天车同步喂梁至1/3架设桥跨----1#天车与2#天车同步继续喂梁至架设桥跨----1#天车与2#天车同步落梁距墩顶10厘米位置----架桥机整机横移至外边梁落梁位置----1#天车横移车与2#天车横移车同步横移至外边梁中心线位置----落梁调整位置----梁体就位----重复以上动作架设桥跨中全部梁----架桥机自动纵移过孔----敷设前后横移轨道----进行下一跨的作业。
架完后架桥机退回,拆除转场(二)梁体架设安全防护桥梁架设,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实际操作中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不得有半点马虎思想,按安全操作规程设立标牌、标志。
专人负责疏解交通。
(三) 试吊方案1.试吊目的:通过综合试吊过程中测量数据和工作检查情况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进措施和确定能否进行正式吊装工作的意见。
另外,通过加载15%重量的运行试吊,对人员上梁操作更有绝对安全保证。
2.荷载的确定:空载运行(含起重机具)。
最大吊重(100吨),采用箱梁试吊。
加载吊重用箱梁(一端100吨)加载15%,即15吨。
需配重15吨,采用加载碎石作配重加载试验。
3.检测项目:空载运行主要检测系统安装中是否有不合理的环节,如导向轮的布置是否合理,系统是否配套,天车处起重绳是否和桁架轨道枕木或其他连接发生不合理磨损,各部分的绳夹是否足够等等。
由于上述项目事关吊重运行的安全,因此空载运行时检测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1) 桁架挠度:吊重100吨,行至跨中,设计工作挠度6cm。
箱梁行至跨中时,以水准仪观测最大挠度,与设计进行比较。
(2) 动力设备工作状况:卷扬机是否运转正常?是否超载?卷扬机是否锚固牢固?离卷扬机最近的导向轮是否安装合理等?(3) 桁架各部位检测:检查桁架、横梁受力状况。
是否有变形?连接耳朵是否有变形?焊接是否有裂纹?(4) 起吊挂梁千斤绳:各千斤绳是否有不合理磨损?千斤绳捆挂处是否合理?检查钢绳是否有断丝、碾压及纽结现象?(5) 天车及起重滑轮组运转状况:天车运行轮是否运转正常?轮轴有无变形?起重滑轮组导绕是否通畅,是否会引起起重绳非正常磨损?导向轮是否合理?起重滑轮组滑轮是否运转正常?检查钢绳是否有断丝、碾压及纽结现象?(6) 牵引卷扬系统:牵引绳滑轮组导绕是否通畅?是否会引起牵引绳非正常磨损?导向轮是否合理?牵引绳滑轮组滑轮是否运转正常?检查钢绳是否有断丝、碾压及纽结现象?(7) 指挥系统:指挥语言是否统一?指令是否能正确执行?(8) 各作业组工作协调状况:作业组长是否清楚作业程序?各作业组之间协调如何?指挥和各作业组关系如何?测控人员与指挥关系如何?(9) 各卡环钢丝绳绳端固定状况:卡环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钢丝绳绳端固定绳夹数量是否足够?绳端固定处钢丝绳是否有不正常磨损?(四)箱梁安装技术要求①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熟悉《架桥操作规程》、《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等。
②复核墩位中线、高程、支座十字线、垫石标高等。
③了解桩基、盖梁、支座、桥梁跨中所允许承受的最大荷载,作为架桥施工荷载验算的依据。
④桥梁就位严格按放线对位,对位误差按规范要求,安装误差如下表:梁板安装实测项目注:板的安装按括号内的规定分评定。
四、吊装安全技术规程(一)指挥信号在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确保生产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起重往往与安装工作并行推进,有赖于几方面直接配合,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因此,依据一定的指挥信号,所有工作人员都要认真遵守“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有条不紊,是保证起重吊装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则。
本桥指挥工具采用口哨、指挥旗。
吊装指挥、测控人员、起重机、卷场机司机及其它相关人员在熟悉本桥图纸、预制箱梁编号及箱梁架设安装位置的基础上,应认真阅读本安全技术规程。
(二)索具及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A. 绳索及起重工具1、麻绳及钢丝绳(1)麻绳只能用于手拉(经过滑轮)吊起不太重的荷载,不能用于机动机构中,起吊较重的构件,断丝的麻绳不得使用。
麻绳、钢丝绳均应防止在尖锐的铁件或沿地(具有砂、石屑粗糙颗粒等)拖跑拉毛、耗损。
尤其防止钢丝绳曲折硬拉形成“扭结”,引起钢丝折断。
用钢丝绳时,必须检查有无毛刺断丝,掌握其断裂破损情况以确定是否可用,或调换新绳。
检查时带手套,以防止伤手。
关于钢丝绳断裂钢丝的报废标准参见下表。
(4).用于穿绕钢丝绳(或麻绳)的滑轮,轮子边沿不允许有破碎现象。
(5).钢丝绳须防止锈蚀,按期涂油保养,并置放于干燥处所。
使用中的钢丝绳最少每一月至一个半月涂油一次;保存时,最少每半年涂油一次。
(6).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防止钢丝绳与电焊线接触。
同时亦防止钢丝绳与供电电缆线接近,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7).钢丝绳夹数量应不少于3个,其间距A等于6-7倍钢丝绳直径;U行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段上,钢丝绳卡底版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安装时应注意,不能装反,否则固定处的强度将由正装时钢丝绳自身强度的80%--90%,降低为75%以至更低。
钢丝绳夹的数量2、滑车(1).滑车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滑车轴和吊钩滚珠轴承座的润滑,润滑采用工业凡士林和软甘油。
(2).对使用的滑车,应首先检查该滑车的允许吊重量(起重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实际吊装所应有的安全负荷。
当未标明滑车吨位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负荷。
(3).使用滑车起重时,禁止用手接触攀抓正在行动中的钢丝绳索。
十分必要时,也只能用撬棍接触钢丝绳,并不得硬撬,严防弹出伤人。
(4).应注意钢丝绳的牵引方向和导向滑轮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由于钢丝绳脱出轮槽被卡住发生事故。
(5).多轮滑车的起重量是由各轮平均负荷的,不能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滑轮承担全部荷载。
(6).滑车滑轮直径和卷绕钢丝绳的卷筒直径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30倍。
(7).链式滑车(即神仙葫芦或手拉葫芦)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并确认:刹车无故障,螺杆轴头上有开口销或铆钉,滑轮或链条没有损坏,链子无扭转部分,机械转动部分正常,且转动部分已经上油润滑,方可使用。
3、卷扬机:(1).设置绞车的卷筒轴线应与卷绕钢丝绳的方向垂直。
在设置最近一个导向(转向)滑车的中心线应与绞车卷筒中心线垂直。
其两者之间的距离(即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车中心线的距离)应在L≥20S(S为卷筒长度)范围内,其最小极限距离亦不宜小于L=15m。
(2).正在使用中的绞车,如发现钢丝绳卷绕于卷筒上的方向不正,必须在停车后方可校正。
(3).绞车卷筒上最少要卷绕钢丝绳一圈半以上,其它提升机械的卷筒也同样要求。
(4).不允许使用被折断后连接起来的钢丝绳,以防事故发生。
(5).供应电动绞车电动机的电源线,必须采用外包绝缘材料的绝缘导线,如橡胶线或塑料线。
(6).电动绞车断电后,应拆去导线,因导线有可能仍然带电。
当有保留导线的必要时,即使是时间很短也应切断电源,而导线端部应作绝缘处理,并将其挂在离地面或地板不少于2.5m的高度处。
(7).绞车使用前必须可靠地予以固定,以防受力后翻倾和开车后产生事故。
锚固必须牢靠、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开始升起重物时就随时观察绞车锚碇有无走动现象,压重是否安全,经过初吊离地试验后,观察各部位均正常时,方可起吊。
4.千斤顶:(1)使用千斤顶时,须完全掌握千斤顶的顶升能力及性能,且对所使用的千斤顶经检查无故障或受损情况后,方可使用,以防顶重过程中产生事故。
(2)齿杆式或螺旋式千斤顶的齿磨损20%时,禁止使用。
(3)液压式千斤顶在气温低于00C时,里面的工作液体应使用油或凝固点较低的混合液体(水和甘油的化合物或其他化合物)。
在平时一般使用锭子油时冬季不存在这一问题。
(4)使用千斤顶顶升重物时,必须同时以木垫支撑,尤其当使用两只千斤顶交替顶升时,支垫更不可忽视,以防事故。
(5)须注意液压千斤顶活塞容许的顶升高度,防止顶升过程中超过容许高度,引起事故。
(6)禁止在高压输油(任何液体)管路有折裂、破损或连接不妥的情况下举重。
高压管路的检查和安装,以及连接不慎,都会形成严重事故。
B. 起重机的安全操作1.系缆式桅杆起重机以及简易的桅杆起重机构(如单柱桅杆、人字桅杆之类),均必须在使用前妥善系结好缆风绳,并经检查其锚碇确实可靠,方可吊重。
2.起重机的技术检验,是确保机械技术性能的重要环节。
其内容包括:检查各种安全预防设备的动作;各种零件、部位的紧固程度;起重机轨道;电气及机械零件、链条、绳索、吊升装置的磨损情况,以及检查电线接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