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ava数据库编程

java数据库编程

求设计出能反映所有用户信息视图的总体E-R图。
人事科视图
精品课件
供应科视图
生产科视图
精品课件
总务科视图
精品课件
总体E--R图
综合后的E--R图中去掉了一些联系,又增添了一些新联系,这是允许的
精品课件
导出关系模型
• E--R图仅是现实世界的纯粹反映,与数据库具 体实现毫无关系,但它是构造数据模型的依据。 下面给出从E--R图出发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
E--R图。
• 综合局部E--R图,产生出总体E--R图。
–在综合的过程中,同名实体只能出现一次,还要去 掉不必要的联系,以便消除冗余。
• 最后说明一点:
一个系统的E--R图不是唯一的,强调不同 的侧面作出的E--R图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精品课件

• 设某企业信息系统有下列用户:人事科处理职 工档案;供应科处理采购业务;总务科处理仓 库业务;生产科处理产品业务。试根据上述要
– 完整性问题: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 原子性问题:就是事务处理,如何保证一个操作的完整性。 – 并发访问:这也是事务处理的一部分,数据库需要应对同时
异地对同一个数据操作的可能。 – 安全性问题:主要是数据库访问权限问题。
精品课件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数据库(date base):按特定方式存储在存储 媒体中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可以理解为 数据的仓库。其组织方式可支持对数据的有效 存取。现在的数据库往往由多个表(table)和 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组成的数据的集合,表是一 个由若干行、若干列组成的二维的关系结构。
精品课件
实体间的联系方式
实体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反映了实体之间的语 义关系。联系也是实体,因此它也可以有属性。 实体间联系情况比较复杂,就其联系方式来说, 我们可把它分为以下三种:
1):一对一联系(简记为1:1) 2):一对多联系(简记为1:n) 3):多对多联系(简记为m:n)
精品课件
一对一联系
• 若两个同型实体集中,一方的一个实体 唯一与另一方的一个实体相对应,则称 为1:1联系。如下图所示的婚姻关系
Java数据库编程
Linbo He
精品课件
数据库技术
• 数据库是一门研究数据管理的技术,它开始于 本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理论 体系,成为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
•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基础,任何计算机应用都 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几乎都少不了数据库的需 求。
• 随着网络的应用,远程异地的网络数据库使用 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精品课件
实体模型
• 什么是实体模型呢?
–实体联系模型又称信息模型,是客观事物 及其自然联系在人脑中所形成的概念。
• 实体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关系是什么?
–数据模型本质上是“信息模型”的数据化 表示。从实体模型到数据模型要经历三个领 域的演变过程: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
精品课件
实体与属性
这是信息世界中广泛使用的两个术语 • 实体:现实世界任何可相互区别的事物,不论是实际
存在的东西,还是概念性的东西,或是事物与事物之 间的联系,一律统称为实体。 •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属性。实体是靠属 性来描述的。 • 实体集
同一类型的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 •域
实体中的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这叫作属 性的“域”。域可以是整数、实数、字符串等 • 键(key)
又称为关键字,它是指在实体属性中,可用于区别实 体集中不同个体的那个属性或几个属性的组合。
• 原则一:对于E--R图中每个实体,都应转换为 一个关系,该关系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属性, 并应根据关系所表达的语义确定哪个属性作为 “主键”。键在关系模型中是实现联系的主要 手段
–数据模型是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数据模 型应具有数据的描述和数据联系两方面功能。
• 数据的描述就是指出:
–模型中包含那些记录类型,并对记录类型进行命名; 指明各个记录类型由那些数据构成,并对数据项进 行命名,每个数据项均需指明其数据类型和取值范 围。
• 数据间联系的描述就是指明:
–各个不同记录间所存在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 其存在形式是一个计算机文件: 如:ABC.DBF, 客户.MDB, Total.DBC,我们称之为数据库文 件或库文件。
精品课件
• 实体用表来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也用 表来表示。
• 表的列称为字段。
精品课件
数据库的概念分层
• 物理层:定义数据的存储格式。能够涉及这一 层的人是数据库软件开发者。
精品课件
一对多联系
若两个不同型的实体集中,一方一个实 体对应另一方多个实体;反之另一方一 个实体最多只与本方一个实体相对应, 称1:n联系。如下图所示:
精品课件
多对多关系
• 若两不同型实体集中,任何方一个实体 都与对方一个或多个实体相对应, 称m :n联系,如下图学生与课程的关系
精品课件
• “多对多模式”需要在A表和B表之间有 一个关联表,这个关联表也是“多对多 模式”的核心所在。根据关联表是否有 独立的业务处理需求,可将其划分为两种 细分情况。 –具备独立的业务处理需求,是一个业 务实体对象,因此它具备一些特有的 属性。 –本身不具备独立的业务处理需求,所 以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属性。
精品课件
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
精品课件
• 尽管文件系统可以解决不少问题,有些问题是文件系 统所无法解决的,如果给文件系统加上这些特性,那 么文件系统也就成为了一个数据库。
– 数据的冗余与数据不一致:重复数据多,而且对于分布式, 有可能出现数据无法同步的问题。
– 数据访问困难,数据孤立:因为数据存储没有采取同样的格 式,使得使用统一的接口访问数据变得不可能。
• 逻辑层:定义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能够 涉及这一层的人是数据库的设计者。
• 视图层:定义最终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数据的格 式。涉及这一层的是数据库客户端的开发者, 以及最终的用户。
• 这三层从上到下层层透明。用户不关心数据库 结构,数据库设计开发者不关心存储结构。
精品课件
数据模型
• 什么是数据模型?
精品课件
E--R图的画 本图素。
• 习惯上实体用"方框"表示,实体的属性用 "椭圆框"表示,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E--R的设计原则
• 针对每一用户作出该用户信息的局部E--R图,
确定该用户视图的实体、属性和联系。
–能作为属性的就不要作为实体,这样有利于简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