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0KV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220KV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3.6 试验分工
√ 序号
试验项目
1 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
2 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测量
3 极性检查
4 变比检查
5 励磁特性曲线
6 主绝缘及电容型套管末屏对地的 tg及电容量测量 7 交流耐压试验 8 局部放电测试
4 试验程序
作业人员
4.1 开工
√ 序号


1 作业负责人全面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与工作票一致,是否 与现场设备相符
验变压器的电压输出高压端接至待检
路;试验时应先去磁, 然后将电压逐渐升至
二次绕组的一端,待检二次绕组另一 励磁特性曲线的饱和
端通过电流表(或毫安表,视量程需 点即可停止,如果该
5
要)接地、试验变压器的高压尾接地, 绕组励磁特性的饱和
接好测量用 PT、电压表,缓慢升压, 电压高于 2kV,则现场
同时读出并记录各测量点的电压、电
9 开始试验前,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说明在试验区应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 4 页 共 12 页
试验过程应有人监护并呼唱,试验人员在试验过程中注意力应高度集中,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 10
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试验 11 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将加压设备的调压器回零,然后断开电源侧刀闸,并在试品和加压设备的输出端放电接地 12 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应拆除试验临时接地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 13 试验应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遇雷雨大风等天气应停止试验
电流表编号
主绝缘 耐压前
第 11 页 共 12 页
PT 编号
测量仪器编号 耐压后
末屏对地(必要时) 测量电压:2kV
U1,计算 U2/U1 的值,判断是否与铭牌
上该绕组的额定电流比(I1n/I2n)相符
励 磁 特 性 各二次绕组分别进行;待检 CT 一次及 试验时待检 CT 一次及 与同类型 CT 励磁特性曲线、制造厂
曲线
所有二次绕组均开路,将调压器或试 所 有 二 次 绕 组 均 开 的特性曲线比较,应无明显差异
1S
2S
3S
第 10 页 共 12 页
极性检查 变比检查
励磁 特性
介损与电容量
4S
5S
6S
7S
8S
1S
2S
3S
4S
5S
6S
7S
8S
1S
2S
3S
4S
5S
6S
7S
8S
电压表编号
测量仪器型号 出厂值 C(nF)
电压
电流(A) 电压(V) 电流(A) 电压(V) 电流(A) 电压(V) 电流(A) 电压(V) 电流(A) 电压(V)
试验时所施加的电压 一般应在 2kV 截止,
流值。试验时记录点的选择应便于计 避免二次绕组绝缘承
算饱和点、便于与出厂数据进行比较, 受过高电压
一般不应少于 5 个记录点
主 绝 缘 及 测量电容型 CT 的主绝缘时,二次绕组、 拆末屏接地线时要注 主绝缘 20℃时的 tg值不大于 0.7%
电 容 型 套 外壳等应接地,末屏(或专用测量端 意 不 要 转 动 末 屏 结 末屏对地的 tg不大于 2%;
0.5 级
1 级以上
1 作业时 有登高作业时
3.4 危险点分析
√ 序号


1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不戴安全帽,不穿绝缘鞋可能会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2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可能会发生走错间隔及与带电设备保持距离不够情况
3 试验现场不设安全围栏,会使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场地,造成触电
要求,能正确分析试验结果
3 熟悉现场安全作业要求,并经《安规》考试合格
责任人
第 2 页 共 12 页
备注 备注
3.3 仪器仪表和工具
√ 序号
名称
1
温湿度计
2
兆欧表
3 双臂直流电阻电桥
4
介损测试仪
5 局部放电试验电源
局部放电测试仪 6
7 调压器 8 升流器 9 交流电流表 10 测量用 CT、 11 交流电压表 12 交流毫伏表 13 毫安表 14 指针式毫伏表 15 电压测量装置 16 导、地线 17 电池 18 梯子 19 安全带
电压降至局放测量电压停留 30s 进行 试验电源背景噪声水
局放测量
平是否低于标准对被
试品规定的视在放电
量的 50%,确定异常放
电的原因后,重新进
行试验
责任人签字
4.3 竣工
第 8 页 共 12 页
√ 序号


1 拆除试验临时电源接线
2 检查被试设备上无遗留工器具和试验用导地线
3 将被试设备的一、二次接线恢复正常
不应继续运行。
电容型 CT 的主绝缘电容量与出厂
值相对差别超过5%时应查明原因
交流耐压 试验
一般采用 50Hz 交流耐压 60s,一次绕 组交流耐压值为 356kV,二次绕组之间 及对地交流耐压 2kV(可用 2500V 兆欧 表代替)
1.试验时应记录环境 温度,相对湿度超过 80%时不应进行本试 验
4
路,待检 CT 一次绕组串入升流回路; 时,其余所有二次绕
同时用测量用 CT 和交流电流表测量加 组均应短路、不得开
在一次绕组的电流 I1、用另一块交流 路。
责任人签字
第 6 页 共 12 页
√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试验标准
电流表测量待检二次绕组的电流 I2, 计算 I1/I2 的值,判断是否与铭牌上该 绕组的额定电流比(I1n/I2n)相符。 方法 2:电压法
4 清点工具, 清理试验现场,拆除安全围栏
5 向运行人员报告被试设备试验结果
6 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5 试验总结
序号 1 试验结果
2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试验总结
6 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优 符合性
良 评估内容
优 可操作性
良 存在问题 改进意见
7 附录
可操作项 不可操作项
修改项 遗漏项
第 9 页 共 12 页
根据待检 CT 的额定电 流和升流器的升流能 力选择量程合适的测 量用 CT 和电流表。
待检 CT 一次及所有二次绕组均开路, 方法 2:
将调压器输出接至待检二次绕组端 二次绕组所施加的电
子,缓慢升压,同时用交流电压表测 压不宜过高,防止 CT
量所加二次绕组的电压 U2、用交流毫 铁心饱和 伏表测量一次绕组的开路感应电压
3.5 安全措施
√ 序号


1 进入试验现场,试验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鞋
2 现场试验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3 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拦或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有专人监护,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场地
4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应对试品充分放电;
5 在现场进行试验工作时,根据带电设备的电压等级,试验人员应注意保持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安规》中规定的 距离
6 试验器具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试验仪器与设备的接线应牢固可靠
7 工作中如需使用梯子等登高工具时,应做好防止瓷件损坏和人员高空摔跌的安全措施
8 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用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双极刀闸,并有可靠的过载保护装置
无内外绝缘闪络或击穿 耐压试验后宜进行局部放电测试、 还应重复进行主绝缘的介损/电容 量测量,耐压前后应无明显变化
7
2.升压时应呼唱
3.变更试验接线应断
开电源
4.油 CT 试验前应保
证静置时间大于 48h
局 部 放 电 局部 放电 试验可 结 合耐 压 试 验 进 同交流耐压试验
局部放电允许水平为:

则使用单臂直流电阻电桥。
绕 组 及 末 测量一次绕组时,各二次绕组、末屏、 测量二次绕组绝缘电 绕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值的
屏 的 绝 缘 外壳应接地;测量二次绕组时非被试 阻时非被试绕组及端 60%。电容型 CT 的末屏对地的绝阻
电阻测量
绕组(或末屏)、外壳应接地; 测量末
子应接地。 测量完毕应充分放电
测量
量末屏对地的 tg,测量电压 2kV
态,避免运行中 CT 二 额定电压下的测量。当 tg随温度
次绕组及末屏开路。 升高明显变化,或试验电压由 10kV
责任人签字
第 7 页 共 12 页
√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试验标准
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
度、湿度
升到 Um/ 3 ,tg增量超过0.3%时
管 末 屏 对 子)接测量仪信号端子,采用正接线 构;测量完成后恢复 当 tg与出厂值比较有明显变化或
6 地 的 tg 测量,测量电压 10kV。
末屏接地及二次绕组 接近上述限值时,应综合分析 tg
及 电 容 量 当末屏对地绝阻低于 1000M时应测 各端子的正确连接状 与温度、电压的关系,必要时进行
编号:Q/×××
××变电站 220kV××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范本)
编写: 审核: 批准: 试验负责人: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供 电 公 司×××
第 1 页 共 12 页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22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试验现场交接试验。
极与 CT 一次绕组的 L2 端相连,从一 3
次绕组 L1 端引一根电线,用它在电池
正极进行突然连通动作,此时指针式
直流毫伏表的指针应随之摆动,若向
正方向摆动则表明被检二次绕组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