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点大数据平台软件操作手册

新点大数据平台软件操作手册

新点大数据平台软件操作手册一、第一章、平台建设背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会融合引发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政府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2014年,“大数据”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中央主要领导对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度重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

2015年,《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陆续颁布,2016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范政务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2017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建立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取得显著成效,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这几份重磅文件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大数据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正式确立,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必将使政府治理“如虎添翼”。

二、第二章、建设原则建设大数据平台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信息资源规划、数据共享、数据开放、融合应用。

2.1、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是政府管理、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

信息资源规划是以摸清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底数为基础,以较为明确的需求如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地理信息为导向,通过信息资源规划IRP理论体系,按照三定方案或职责清单对政府业务进行分析,划分职能、梳理职能事项,并识别事项运行所发生的信息资源,详细描述信息资源的基础属性、采集属性、共享属性、开放属性等各类属性。

2.2、数据共享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先把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做起来,以数据应用为导向,综合考虑管理难度和技术难度,通过统一规划,逐步推进的策略,形成“条线内部门共享”、“平级跨部门共享”、“跨层级和跨区域共享”的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新格局。

2.3、数据开放政府部门掌握着全社会80%的信息资源,是最大的数据保有者。

这些数据向社会开放,能有效推动政府透明化、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促进社会参与治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所以在数据共享过程的中后期,需要按照社会需求程度逐步进行数据开放。

2.4、融合应用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进行融合应用,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融合应用可以分为“融合建库”、“业务协同”、“决策分析”三个层次。

融合建库是按照统一标准及口径将政府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清洗,从而构建如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库、宏观经济库等基础数据库,为政府部门业务办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业务协同是将政府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关联起来,反映综合业务场景的全貌并能有效协同监管及服务。

决策分析是将政府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建模,从而分析数据的关联性、趋势性能为政府决策做支撑。

三、第三章、平台建设内容3.1、平台建设模块清单3.2、平台主要模块介绍3.2.1、基本功能⏹登录系统配置好浏览器后,在地址栏输入一下网址:http://IP地址:端口号/edc(进入新点大数据管理平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系统首页用各自帐号登陆系统后,进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首界面,不同的角色进入不同的系统首页,系统管理员页面如下图所示●个人中心●个人信息点击用户名字,选择“个人设置”,显示如下页面,填写修改个人基本信息后点击【确定修改】即可。

●密码修改点击“密码修改”,在右侧页面中输入原密码、新密码、确认密码后点击【确定修改】即可,则用户下次登录系统时就可以用新密码登录。

注:密码长度不少于8位,数字字母结合。

3.2.2、目录管理3.2.2.1、目录分类管理⏹目录编码模板●新增模板模板类型可选基础目录模板、主题目录模板、部门目录模板等模板,模板类型对应目录分类管理下几个基本分类;目录模板可选编码定长、编码不定长;编码定长:生成的目录分类编码长度相同示例:300000000030100000003010010000编码不定长:生成的目录分类编码长度按层级递增;示例:33013010013.2.2.1.1.1、配置段码3.2.2.1.1.1.1、标识符构成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将资源编码分为“类”、“项”、“目”、“细目”、“分隔符”、“顺序码”这些要素构成,其中“类”是一位,“目”是两位,“细目”不定长信息资源“顺序码”不定长。

前段码:由信息资源“类”(1位),信息资源“项”(2位)和信息资源“目”(3位)组成,共6位,有10个阿拉伯数字(0-9)组合而成。

中段码:由行政区划代码和部门代码组成。

后段码(顺序码):即信息资源顺序码,是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中对政务部门所管理或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的唯一标识,后段码共5位,由10个阿拉伯数字(0-9)组合而成。

段码类型:分为前段码、中段码、分隔符、顺序码;前段码、中段码:配置目录分类的编码;分隔符:配置目录分类编码与资源目录编码的分隔符,一般为“/”;顺序码:配置资源目录编码,一般为顺序码;根据排序号确定各个段码的顺序;3.2.2.1.1.2、配置分类根据排序号确定各个配置的顺序;3.2.2.1.1.3、配置类别可选择固定值、部门设置、部门代码、基础主题、自行输入、顺序码、自定义;固定值:填写一个固定值;部门设置:获取部门设置的编码,在【部门管理】-【部门设置】模块配置;部门代码:获取组织架构里的部门代码;自行输入:新增目录分类时用于手动输入;基础主题:获取配置的基础主题编码;顺序码:获取自增长的编码;自定义:填写外部方法获取编码;基础主题:需要在【数据治理】-【数据标准】-【标准代码】里设置【基础目录分类】、【主题目录分类】代码项3.2.2.1.1.4、目录树层级目录分类的层级几个如下:配置时从第二层开始,第一层属于几个基本的分类。

3.2.2.1.1.5、配置示例以部门目录模板为例。

3.2.2.1.1.5.1、新增模板模板类型选择部门目录模板,目录模板选择编码定长,保存并关闭;3.2.2.1.1.5.2、段码配置编码模板新增好后,点击列表上【配置段码】按钮,打开段码配置管理页面,点击【新增段码】按钮,打开新增段码页面,分别新增前段码、中段码、分隔符、顺序码,排序号的值越大的顺序越靠前;3.2.2.1.1.5.3、配置分类段码配好之后,点击段码配置列表上【配置分类】按钮,打开目录分类配置管理页面,点击【新增配置】,打开分类配置新增页面。

●前段码根据标识符构成,此处配置类别选择固定值,配置描述(编码构成展示用)填前段码,目录树层级选择第二层;●中段码根据标识符构成,此处需要新增2个分类配置,目录树层级分别选择第二层和第三次,配置类别全部选择部门设置;第二层部门设置:第三层部门设置:分隔符新增1个分类配置,配置类别选择固定值,长度填1,配置明细填“/”顺序码新增1个分类配置,配置类别选择顺序码,根据标识符构成,长度填5。

3.2.2.1.1.5.4、查看编码模板配置好后,会展示编码构成。

点击模板列表上预览按钮,可查看生成的编码情况;点击生成部门目录树,即可初始化部门目录分类;目录分类管理目录分类管理可对目录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点击【新增分类】,填写上级分类、目录分类名称等相关属性,点击【提交审核】即可发起工作流提交审核给管理员,如下图所示。

新增分类上级分类除资源目录分类不可选,其他可自行选择。

选择一级目录后,目录类别为对应项,如选择”基础目录”,新增完后目录类别对应为项;二级目录对应目,如选择”人口基本信息”,新增完成后目录类别对应为目;以此类推三级目录对应细目等等。

目录分类名称必填项,如果不填,会有红色警告,也不能够保存、新建或提交审核。

排序号和目录分类摘要可自定义填写,非必填项。

信息填写完善后点击【保存并关闭】或【保存并新建】按钮,目录分类列表显示新增的分类记录,状态显示为未提交。

点击【操作】按钮进行提交审核,进入审核流程;或勾选多条未提交的目录,点击【提交审核】,可批量进入审核流程。

在提交审核页面,勾选目录分类点击【删除选定】可进行删除。

提交审核后目录状态显示为待审批。

管理员审批通过后,目录状态显示为已审批。

可对已审批的目录分类进行授权。

授权牵头部门点击授权牵头部门,可将目录授权给所选部门(系统管理员可以将目录分类授权给所有部门,普通部门只可将目录分类授权给下级部门)。

勾选授权部门后,被授权部门及其上级部门管理员登录后,有权限在该目录分类下进行基础或主题目录分类配置,且有权限审核关联该目录分类的关联待办。

牵头部门有权限在该目录分类下引入本部门目录以及该目录分类参与部门下的目录。

该功能仅针对基础主题目录分类。

授权参与部门点击授权参与部门,可将目录授权给所选部门(系统管理员可以将目录分类授权给所有部门,普通部门只可将目录分类授权给下级部门)。

勾选授权部门后,被授权部门管理员只能将本部门的目录关联到本部门有参与权限的基础或主题目录分类下。

该功能仅针对基础主题目录分类。

授权管理部门点击授权管理部门,可将目录授权给所选部门(系统管理员可以将目录分类授权给所有部门,普通部门只可将目录分类授权给下级部门)。

管理部门授权页面勾选授权部门后,被授权部门管理员及领导有权限在该目录分类下进行部门目录分类配置和目录配置操作。

该功能仅针对主题目录分类。

3.2.2.2、部门目录管理3.2.2.2.1、目录编制“目录编制”页面展示的新增、导入的未提交状态的目录信息,此模块上可新增目录、导入目录、引用目录、删除目录、批量提交以及修改目录,如图所示。

●【新增目录】1选择三级以下目录分类后可新增目录,先填写信息资源目录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共享属性、开放属性等内容,置灰部分不可编辑,如图所示:信息资源目录维护字段说明:基本信息基础/主题信息分类(可选)以基础信息为例,基础信息分类列表源自“目录分类管理”模块被授权为牵头部门的目录分类。

共享属性共享类型(必选)资源目录注册选择无条件共享或者有条件共享,可在共享门户对该资源进行查看、申请、收藏、订阅等操作;选择不予共享不可申请,只可收藏与查看。

有条件共享的资源,在共享门户上资源申请需通过资源发布部门管理员审核;无条件共享的资源,在共享门户上进行资源申请时只需通过系统管理员审核;不予共享的资源,资源依旧出现在资源目录平台上,但依照政府要求写明原因,不挂载数据,在共享门户上不会出现该资源目录。

开放属性是否向社会开放(必选)选择向社会开放,资源审核通过后会在开放门户上显示。

选择不向社会开放,资源审核通过后不会在开放门户上显示。

2上述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到“信息项维护”页面,进行信息项目维护:操作按钮说明:【添加信息项】:手动添加信息项,填写信息项说明、信息项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等基础字段信息;【引用信息项】:选择当前部门对应的数据源中的数据表,可直接引用数据表中的现有字段作为信息项,若原信息项列表有数据,选择后原有信息项数据全部被引用表中信息项数据覆盖;【删除选定】:选项对信息项列表中的数据,可进行删除;【数据字典】:给字符串类型信息项配置数据字典,注册库表资源录入数据时通过下拉框选择已配置的代码项数据;【上一步】:回到“信息资源目录维护”页面;【暂存】:对当前填写的信息进行保存;【提交审核】:确认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审核】,进入信息流程流转中;3信息项维护页面完善信息后点击【提交审核】进入资源目录流程处理页面:④若新增目录页面若选择了基础信息分类,目录编制审核流程结束后,被授权的牵头部门还需在“目录关联管理”-“目录关联审核”-“基础目录审核”模块中进入目录关联审核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