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KV线路电容补偿实例

10KV线路电容补偿实例

怎样进行无功自动补偿怎样进行无功自动补偿一. 我国电力工业向来重视有功负荷、有功电量,轻视无功负荷和无功电量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缺电,满足有功需要都来不及,顾不上无功问题;二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有功电量才是用能源换来的,而无功不是能源;三是认为无功数量不大,或者说只有工业企业有无功,而居民生活用电没有无功问题。

无功被忘却,给电力部门造成多大的损失,造成多大的能源浪费,至今没有入确切地计算过。

最近的一些信息表明,无功问题已经开始受到重视。

无功补偿有着巨大的效益无功补偿技术适用于电力系统及各行业用电单位。

对于电力系统,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降低线损,提高末端电压,保证供电质量;对于用电企业,较大功率的用电设备,采用就地补偿装置可以取得同样的节能效果。

电力部门在近年来进行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中也强调无功的就地补偿。

无功补偿具有推广前途,我国电力系统每年线路损耗604万千瓦时,在1998年开始的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中,要求降低线损10%,如果通过无功补偿技术使线损降低2%,就可以节省电力12亿千瓦时。

而对于用电企业,据统计,全年电动机耗电量为2900亿千瓦时,线路损耗按10%计算,则由此产生的线损约为290亿千瓦时,如果全国有20%的电动机采用无功补偿技术,使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由0.85提高到0.95,则每年可以降低网损11.6亿千瓦时。

总之,无功补偿节能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若采用此技术,将获得良好的收益。

研究实例说明,由于无功负荷大,功率因数偏低会造成大量有功电能损耗,多消耗无功就会相应地多消耗有功。

无功负荷大,功率因数偏低,如果不能就地补偿,就使配电、输电和发电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降低发、输电的能力,损失极大,值得注意。

居民生活和楼字无功负荷急剧增长过去无功负荷主要在工业企业,所以只对大型工业企业在实行两部制电价的同时,实施功率因数奖惩办法,而对其他用户都没有功率因数考核。

对工业企业的功率因数奖励办法长期以来没有修改,缺乏研究分析。

一些供电企业对无功电表不重视,长期不进行校验,有些用户在无功电表上做手脚,偷漏无功电,本应当被处罚的用户,反而获得电费奖励。

工业用户对无功就地补偿缺乏积极性,致使功率因数偏低,发电、输电和配电设施不能获得充分利用,线路损失增加。

居民生活和楼字用电,在五、六十年代仅仅是指照明用电,而且照明灯具基本上都是白炽灯,功率因数接近1。

由于居民生活和楼宇的用电量很小,可以不考虑功率因数奖惩。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照明用电上推广荧光灯和节能灯,这些灯具的功率因数仅0.6;特别严重的是家用电器迅速普及,绝大多数家用电器的功率因数一般在0.7左右;只有电热水器属于电阻负荷,功率因数比较高。

节能灯虽然可以节约有功电力和电量,但节能灯消耗了大量无功电力和无功电量,在推广节能灯时,只讲节约有功,不讲多消耗无功,不采取补偿措施是不妥当的。

由于居民生活和楼字用电中大量使用家用电器,用电量的比重急剧增长,仅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重已经达到12%,如果包括商业、宾馆、写字楼等楼字用电,估计用电比重可达30%左右。

这么大的用电量的功率因数严重偏低,对电力部门的经济发供电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国目前农村居民的家用电器的普及率还不高,随着农村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和楼宇的用电量还会有所提高。

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居民生活用电的比重可达30%-40%,加上楼宇用电可以超过50%,我国也必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国应当重视居民生活和楼宇的无功用电问题。

重视无功负荷问题提倡无功就地补偿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中心节能最佳实践的案例告诉我们,无功也是一种资源,进行无功补偿可以达到节能,降低视在功率,提高电压合格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电力工业正在由粗放的数量型向集约的质量型转变,重视无功负荷问题。

提倡无功就地补偿应当成为这个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来考虑。

l、要建立起无功也是资源,要像节约有功一样来节约无功的观念。

要向用户宣传节约无功的重要意义,自觉进行无功补偿;要提高供电企业职工对无功的认识,要像节约有功一样来注意节约无功,要像重视有功电能表的校验一样来重视无功计量装置的校验工作。

电力部门要重新研究无功计价问题,是继续采用功率因数奖惩办法,还是采取其他计价措施。

2、要修订家用电器的节能标准。

感性负荷的家用电器不仅要有节约有功的标准,也应当有节约无功的标准,或者对各类家用电器的功率因数作出规定,要求家用电器制造商对各种家用电器的无功负荷进行补偿。

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产业和民用用电量大幅度增加新增用电负荷中,整流和变频设备所占的比例增加,无功负荷电流和谐波电流增大供电系统损耗,谐波电流还可能引起通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故障。

在供电系统中,装设动态无功补偿和适当的滤波装置,是减少系统损耗,提高电能质量的有效措施。

传统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又称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是采用模拟量或微电脑功率因数检测,通过中间继电器(或固态继电器)接通接触器、控制补偿电容器投入或切除。

存在的主要问题:(1)合闸涌流大,可达到100In(In 为补偿电容器额定电流);顶端∙回复 ∙引用巴黎铁塔级别: 论坛版主作者资料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UID: 117546精华: 10发帖: 291威望: 218 点电量: 4117 度宣传单: 0 点好评度: 209 点在线时间: 12(小时)注册时间: 2008-05-20 最后登录: 2009-06-09 1楼 发表于: 2009-05-26 13:25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2)断开弧光大;(3)补偿电容器及接触器易损坏; (4)对供电系统及周围电气设备干扰大。

因此,传统的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只适用于无功负荷较稳定的变电所使用。

经实际调查,无功负荷经常变化的各个产业及民用变电所,使用的传统的低压动态无 功补偿装置,一年后90%以上不好用,改为手动控制接触器固定补偿。

使供电系统损耗增加。

另外,传统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不能滤波,也不能分相补偿,不能适应多种用电负荷对无功补偿的要求。

新型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采用微电脑全数字控制,通过交流无触点电子开关投切补偿电容器,全部无触点化。

无合闸涌流、无断电弧光。

可实现低压滤波和分相补偿。

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数字显示,代替传统指针式仪表。

有通讯接口,与智能化低压电器设备配套,可实现远程监控或遥控。

有保护和报警功能,调试、维护更方便。

新型的与传统的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性能与价格比较。

从以上比较表可知,新型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的各项技术性能,都优于传统的补偿装置。

相同的功能价格只差20%。

但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长期节能效果好。

因此,新型补偿装置是传统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的更新换代产品。

而且技术上已经成熟,有5年以上的实际运行经验。

在高压(10KV、6KV)无功补偿方面,我国目前普遍采用高压电容器固定补偿。

很多变电所,为了解决无功负荷变化时,补偿容量也能变化的问题,将高压补偿电容器分为2-3组,用真空断路器人工控制。

原来设想:重负荷时,补偿电容器全部投入;轻负荷时,切除1-2组补偿电容器。

实际使用证明,用人工控制真空断路器,投切高压补偿电容器,会产生很大的合闸涌流和电压闪变,甚至引起系统振荡。

不敢经常操作。

实际还是固定补偿,常出现重负荷时欠补偿,轻负荷时过补偿,增加了供电系统损耗,增大了电压波动范围。

新型高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采用微电脑全数字控制,全部无接点化,不产生谐波,无合闸涌流,可有效减小电压闪变和防止系统振荡,并可实现分相补偿。

可与高压滤波装置组成滤波和动态补偿成套装置。

有通讯接口,便于实现远程监控或遥控。

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适合中、小型变电所使用(补偿容量数百至数万kvar)。

能减少电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

1.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1)减少线路的有功损失:当电流通过线路时,其有功功率损耗为:△P=3I R 2 ×10 -3 或△P=3×(P/UcosΦ) ×R 2×10 -3式中△P--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kWI--线路通过的电流AR--线路每相电阻Ω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kW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kvarcosΦ--线路负荷的功率因数;由上式可知,有功功率损失和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

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大量降低线损。

当功率因数由0.6提高到0.8时,铜损下降将近一半。

(2)改善用户电压质量:线路电压损失的公式为:△U=(PR+QX)/U×10 -3式中△U--线路电压损失kVU--线路电压kVP--线路有功负荷kWQ--线路无功负荷kvarX--线路感抗ΩR--线路电阻Ω由上式可以看出,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少线路输送的无功负荷,则电压损失莫玌将下降。

(3)减小系统元件的容量,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视在功率S=P/cosΦ,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功率因数在输送同样的有功功率情况下,设备安装容量可以减少,节约了投资。

如设备安装容量不变则可增大有功功率输送量。

安装电容器提高输送有功功率所得的效益,可按下式确定:△P/Q=(cosΦ2 -cosΦ1 )/cosΦ2 (tgΦ1 -tgΦ2 )式中△P--有功功率的增加量Q--达到△P所需要的无功功率cosΦ1 、cosΦ2 --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如果cosΦ由0.8提高到0.95,每kvar电容器节约配电线路上的变压器及其它设备安装容量约为0.38kVA。

而网络上每kVA安装容量的造价为每kvar电容器价格的几十倍以上。

2 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做法及分配方案(1)无功补偿的做法:将低压自愈式电容器装设在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处,随变压器同时投切,直接补偿变压器本身消耗的无功及补偿部分感性负载所需的无功。

(2)分配方案:①补偿容量的选择:补偿容量由电力负荷及补偿前和要求补偿提高后的功率因数值决定。

计算公式如下:Q bch =P pj (tgΦ1 -tgΦ2 )或Q bch =P pj (1-tgΦ2 /tgΦ1)式中Q bch --所需的补偿容量kvarP&nb顶端∙回复∙引用巴黎铁塔2楼发表于: 2009-05-26 13:25级别: 论坛版主作者资料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UID: 117546精华: 10发帖: 291威望: 218 点电量: 4117 度宣传单: 0 点好评度: 209 点在线时间: 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5-20 最后登录: 2009-06-09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sp;pj --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有功负荷kWQ pj --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无功负荷kvar tg Φ 1 --补偿前的功率因数cos Φ 1 的正切值 tg Φ 2 --补偿后要求达到的功数因数cos Φ 2 的正切值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 cos Φ 2 值的确定必须适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