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醒酒的方法

醒酒的方法

醒酒方法酒是指使人从醉酒的状态中醒过来,恢复意识或恢复自制力。

在自然状态下,人体的解酒原理就是以氧解酒,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醒酒方法”。

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关注!!!醒酒:酒精在人体代谢的一个过程,可分为自然醒酒和辅助醒酒。

自然醒酒長不在任何人为的干预下酒精在人体内的自然代谢;辅助醒酒是借助一些食品如苹果汁或大苗山的野生茶或药品如戒酒含片帮助缩短醒酒的时间和加速酒精的代谢。

灵芝用于醒酒,是比较安全的。

《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有解百毒的作用。

现代临床研究,灵芝可以清除血中毒素,对受损的肝脏细胞起修复营养的作用。

研究发现,灵芝能帮助人体快速分解出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可以快速分解人体内的酒精,能使人从醉酒S的状态中,快速的醒过来,恢复意识。

用于醒酒的家常方法有:1、蜂蜜生姜水:取新鲜生姜,切片(一般是3—5片),兑一汤匙蜂蜜,用开水冲服。

主要是缓解头痛和恶心,醒酒效果一般。

2.、苹果汁:新鲜苹果2个,切块放入果汁机搅拌。

喝酒伤脾胃,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不仅有醒酒的功效,特别是在应酬后过量饮酒造成的后发不适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醉酒的人,头部和足部的照顾需要加倍注意,特别是暖脚,晚间应酬后,睡觉前泡一下脚,注意休息。

)3、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益寿..有解毒的功效,可解酒毒。

取其汁服用即可。

4、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

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

取乌梅30g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5、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

取白茅根15〜30g水煎服,可解酒毒。

6、桑篡: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功效。

解酒时可取鲜桑莊150g捣汁饮用。

7、葛根花: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

《脾胃论》有葛花解醒(醒: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

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葛根花IOg水煎服,可解酒。

8、菊花:属发散风热类解表药,性微寒,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菊花10〜15g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等症。

9、竹茹:甘、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

竹茹10〜15g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10白扁豆:属补益脾气药,性味甘温,能健脾、化湿、消暑,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白扁豆10〜12g水煎饮服,可解酒。

11、苦参:性味苦寒,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另有止渴醒酒之效。

苦参10〜15g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12、肉豆蔻:性味辛温,属温中止涩药,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

而且可以消宿食,解酒毒,治霍乱。

取肉豆蔻10〜12g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脱腹饱胀、呕吐等症。

13、草果:辛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还有辟浊之性。

另外,还能消宿食,解酒毒。

草果Iog煎汤饮服,能解酒。

14、高良姜:性味辛、热,入脾胃经,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消食醒酒之功。

高良姜10〜15g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15、把酒平稳而缓慢地注入醒酒器,把沉淀物留在瓶底。

这个过程即醒酒(DeCanting),俗称“换瓶”。

所以,浓郁型红酒需要“换瓶”,细致型红酒则需谨慎;浅龄红酒需要“醒酒”,陈年红酒则需慎之又慎16、蜂蜜治酒后头痛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

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也不会头痛。

17、新鲜葡萄治酒后反胃和恶心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目的。

如果在喝酒前吃,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19、西瓜汁治酒后全身发热西瓜汁可以清热去火,能使酒精快速随尿液排出。

20、柚子消除口中酒气实验发现,用柚子肉蘸白糖吃,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有很好的作用。

21、芹菜汁治酒后胃肠不适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分解酒精。

22、酸奶治酒后烦躁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而且钙含量丰富,对缓解酒后烦躁特别有效。

23、香蕉治酒后心悸、胸闷酒后吃一些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酒目的。

同时,它还能消除心悸、胸闷等症状。

24、橄榄治酒后厌食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

错误方法蜂蜜治酒后头痛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長红酒引起的头痛。

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也不会头痛。

新鲜葡萄治酒后反胃和恶心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目的。

如果在喝酒前吃,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1)、西瓜汁治酒后全身发热西瓜汁可以清热去火,能使酒精快速随尿液排出。

2)、柚子消除口中酒气实验发现,用柚子肉蘸白糖吃,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有很好的作用。

3)、芹菜汁治酒后胃肠不适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分解酒精。

4)、酸奶治酒后烦躁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而且钙含量丰富,对缓解酒后烦躁特别有效。

5)、香蕉治酒后心悸、胸闷酒后吃一些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酒目的。

同时,它还能消除心悸、胸闷等症状。

6)、橄榄治酒后厌食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

1、喝浓茶一对肾脏有损害作用2、喝陈醋一一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3、喝汽水一一导致血压迅速上升4、睡觉一一造成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动脉远程缺血,严重者会造成肢体系统缺血坏死。

5、酒后洗澡一一喝酒后洗热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环,促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多,容易引起低血糖。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后洗澡易中风,宜先稍作休息。

6、吃解酒药吃药的速度赶不上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

酒喝入肠胃后,不到5分钟就能进入血管,迅速扩散到全身,酒精流经之处一一肝、胃、心脏、大脑均可造成损害。

吃“解酒药”时,酒精早已进入血液,解酒药来不及发挥作用。

即使喝完酒立即吃解酒药,药物的吸收速度远远比不上酒精扩散速度。

7、强行催吐酒要从消化道排出,具体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口,一个是肛门。

一般人喝醉酒会呕吐(或者想吐),也不要尝试去压制这种反应,因为呕吐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它在为邪气寻找出路。

此时我们要因势利导,把它吐出来。

但也有些人喝醉时,并没有想吐的感觉,这时不要强行探喉催吐,否则可能会造成贲门撕裂或急性胰腺炎。

这时候,我们可以服用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药(如吗丁蛛等)。

能促进含有酒精的食物迅速通过小肠,从而减少胃肠道对洒精的吸收。

古人论点醉酒是常常发生的事,如何醒酒,使醉酒者尽快恢复过来?如何使人彻底戒酒?在这方面,古人也有许多经验之谈。

在唐代的医书>;中引用了许多前人的古方,如:”饮酒连日醉不醒方九首”。

疗饮酒连日醉不醒方(4首),所用药物有芜菁菜,葛根,葛藤,葛根汁,菊花末,小豆叶,井中倒生草等。

据不完全统计有150多种解酒,戒酒的药方,其中解酒药方有90%,戒酒药方占10%o元代也记载了一些药方。

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关于解酒方,宋代窦萍有如下记载。

”虞宗有鳍,云可以醒酒,而不著其造作之法”。

”《醴乐志》柘浆折朝醒,言甘蔗汁治酒病也”。

”兴庆池南有草数丛,叶紫而茎赤,有醉者摘叶臭之,立醒,故谓之醉醒草'醉酒莫过于烧酒醉人者。

轻者伤身败体,重则危及性命。

宋代赵希鹊的记载:”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烫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

”清王士雄:”解酒毒,(大醉不醒),枳子煎浓汁灌;人乳和热黄酒服,外以生熟汤浸其身,则汤化为酒,而人醒矣。

”解烧酒毒,芦腹汁,青蔗浆,随灌。

绿豆研水灌,或以枳子煎浓汤灌。

大醉不醒,急用热豆腐遍体贴之,冷即易,以醒为度。

外用井水浸其发,并用故帛浸湿,贴于胸隔,仍细细灌之,至苏为度。

'‘解酒醉:饮酒大醉,冲葛粉食之即解,烧酒醉者,饮糖茶或麻油。

糯米炒焦,冲水作茶饮。

饥时米即可食。

”元代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之解醒汤:中酒后服之(东垣李明之方,妙绝。

其孙李信之传)。

白茯苓(一钱半),白豆蔻仁(半两),木香(半钱),桔红(一钱半),莲花青皮(三分),泽泻(二钱),神曲(一钱,炒黄),缩砂仁(半两),葛花(半两),猪苓(去黑皮,半钱),干生姜(二钱),白术(二钱),人参(一钱)。

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二钱半,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疾去矣,不可多食。

”饮酒不醉之方古代书籍中甚至还有所谓的”饮酒不醉”之良方。

清代无名氏之载:”饮酒欲不醉:饮酒欲不醉者,服硼砂末少许,其饮葛汤,葛丸者效迟。

七夕日釆石菖蒲,末服之,饮酒不醉。

大醉者,以冷水浸发即解。

又:饮酒先服食盐一匕,饮必倍。

又:清水漱口,饮虽多不乱;或曰:酒毒自齿入也。

上述药方是否奏效,还未验证。

当然也不可全信。

用中草药解酒醉,有独特的效果。

现代医学工作者应用传统医学中的国粹古一酒仙乐(又名解酒灵),其成分为:人参,天麻,黄连,黄柏,黄苓,葛花,葛根,枳子,元胡,麝香等二十余种中草药配伍而成经过加工炮制成为细末粉剂型。

可在饮酒前服,亦可在饮酒过程中兼服,还可以在酒后服用。

此药为天然动植物或生物制品,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对人体一般无害无毒,副作用也几乎未出现。

相关主题